里水召开人居环境暨“四小园”建设现场会
今年至少建 600个“四小园”

■鹤峰村小而美的“四小园”。

■永和村的乡村振兴绘画。
5月27日,里水召开人居环境暨“四小园”建设现场会,组织34个村(社区)干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到狮山镇永和村、里水镇鹤峰村参观学习。会议透露,里水今年将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建成不少于600个“四小园”,平均全镇196个经济社均至少建一个小花园或小公园。
》学习先进经验
将人居环境整治落到实处
当天,参观人员先来到狮山镇永和村,看见房前屋后无杂物堆放,车辆停放整齐,村中巷道无垃圾、污水,不远处还有一幅乡村振兴的壁画颇吸人眼球。
永和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开始先从清理杂物入手,发动村干部、退伍军人、经济社社长、村民代表清拆自家棚屋,继而带动村民共同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为防止“三清理”反弹,永和村还对村里的闲置地以及高低不平的卫生角落全部用钩机钩平,再铺上水泥,以此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今年5月,在佛山市第一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检查中,永和村克服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困难,对迎检工作对标对表,通过暗检七大类40小项的考量,在全市参选的30多个村(社区)中排名第一,获市通报表扬。
随后,一行人来到里水鹤峰村,参观村内闲置地改造的“四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目前,鹤峰村内闲置地均已进行硬底化处理,摆放了石凳供居民歇息,一改往日杂草横生的面貌。
2019年起,鹤峰村每月定期组织党员、村民代表以及村社干部和工作人员开展美化村容村貌志愿服务活动,环境卫生合格率从2019年初的48%提升至当年底的95%以上,实现了长效管理。2021年7月,鹤峰村对村中闲置地进行“四小园”改造提升,共建设70个“四小园”,改造面积达4910平方米。2022年,鹤峰村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田间卫生和厂企、“三小”环境卫生整治,逐步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
“永和村和鹤峰村都很漂亮,改造不是非要大拆大建,做好基础工作也很重要。”“把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充分利用村里自有资源进行人居环境整治,这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各村(社区)干部表示,将认真学习先进村(社区)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将人居环境整治落到实处。
》推进乡村振兴
建“四小园”最高补2万元
在当天会议上,里水镇乡村振兴办对《里水镇“四小园”建设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今年,里水将全面推进“四小园”建设,鼓励群众合理设计、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危旧房拆除地、村(社区)零星地等打造“四小园”,让人居环境变得更加优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里水镇乡村振兴办副主任孔善英表示,各村(社区)“四小园”建设工作完成后,经实地考评验收合格的,将给予每个“四小园”最高2万元的补助。此外,鼓励各村(社区)打造特色精品“四小园”,对建设标准高、管养到位、有特色、有亮点、有文化内涵、建设形式多样的“四小园”,可同时申请区级奖补资金。
里水镇副镇长杜坤表示,过去几十年,里水经济发展起来,但人居环境欠账较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的农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
“前几年里水为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赋予了一村居一品牌,并串联成精品旅游线路。如今,南有梦里水乡风情游、北有岭南农业大观园格局形成。但村中环境卫生还有很多细节不到位。”杜坤要求,村(社区)干部要把“三清理”工作做到位,多想多看多思索,发动乡贤、志愿者等力量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接下来,里水将出台方案,将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与村干部绩效挂钩,并对村(社区)和经济社检查成绩排名,落实有力措施,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通讯员朱嘉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