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朋友打疫苗,很重要!

■符合条件的长者进行新冠疫苗接种。
接种疫苗、做好个人防护是新冠肺炎防控的有效措施。为何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应注意什么?下面逐一为你解答: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否可以预防重症和死亡?
新冠病毒是一个新病毒,全人群易感,而在易感人群当中,最脆弱的就是老人。因为老年人免疫功能相对于年轻人要弱一些,而且大多有各种基础疾病,一旦发生感染,重症和死亡风险是非常高的。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于预防重症、预防死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换句话说,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于降低老人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是有效的。目前,新冠病毒疫苗只有年龄下限要求,没有年龄上限的规定。
老年人是否有必要接种加强针?
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和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更需要主动寻求疫苗的保护,尽快完成全程基础免疫接种、完成基础免疫接种6个月后进行加强免疫接种,以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相关研究显示,老年人接种加强免疫针后,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后导致重症率和死亡的风险可降低90%以上。
老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否安全?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接种中国新冠病毒疫苗的老人已达数亿剂次,最高的年龄,海外是106岁,国内也是106岁。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老年人发生不良反应率略低于年轻人,所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老年人来讲是安全的。如果没有疫苗的绝对禁忌症,建议尽快主动接种疫苗。
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有哪些禁忌症?
60岁以上老年人只要没有禁忌、不是延缓接种对象,就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不能接种或不能马上接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对新冠病毒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眼中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有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另外,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只要不是出现身体状态特别不稳定的情况,是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目前,里水镇各疫苗接种点均配置有医护人员,为意向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老年人提供健康评估服务。
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应注意什么?
提前了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流程和疫苗相关的知识,提前预约,避免老年人在现场过多等待,引起疲劳、紧张的情况。在接种过程中,建议老年人由家属陪伴做好接种工作,防止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最后,老年人在现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之后需留观30分钟。接种后,建议保持生活处于平稳状态,个别受种者会出现发热、乏力、头疼、全身酸疼等一般反应,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置。
如遇较重不适、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尽快联系接种单位或医生,及时就医。
老年人很少出门,或住得偏远,要接种疫苗吗?
有的老年人可能觉得在家里待着,很少出门,或者在边远的农村,也不去外地,因此感染风险应该是很小的。
这种想法是欠妥的,目前部分地区输入的变异病毒传染性很强,因为它传播更快,隐匿性更强的特点,一些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甚至还存在无症状感染者,老年人即使在家不出门、不出村或居住偏远,家庭成员有在外工作、学习、与他人接触机会较多的情况等,依然存在感染的风险。
因此,为避免给老年人带来生命威胁,给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负担,老年人也应主动尽快做到“应接尽接”,保护自身同时也是保护他人。
由于身体原因无法接种疫苗的人群,该如何做好防护?
一是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密闭空间,减少与陌生人或外来人员的密切接触。
二是与陌生人接触或去室内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主动佩戴好口罩。
三是继续保持手部卫生,包括勤洗手或手消毒,尽量不用手触摸眼、鼻、口等部位。
四是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天气情况允许下,每天要定期打开门窗通风,让空气流动。
五是无法接种疫苗人群的家人或工作人员也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尤其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果发现健康码、行程卡出现异常,要主动及时报备,并尽量不再接触该人群。
倡议
符合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条件但没有接种的3岁以上人群,要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没有全程接种的要尽快补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符合加强针接种条件、已到规定间隔时间(6个月)的群体,要尽快接种加强针。
此外,广大市民要主动做好个人防护,包括戴口罩、保持手部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自觉不聚集、不聚餐,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场所。养老院等老年人聚集场所,要严格按照防疫规定,将各项管理落实到位。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刘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