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主动申请建设“四小园”
里水镇文教社区以“四小园”建设为抓手,写好人居环境整治文章

■社区在居民房前屋后打造“四小园”。

■文教社区党委书记黄启良来到菜园了解情况。
近日,在里水镇文教社区联和经济社,一间红砖房外站满了居民。原来,这里经过“四小园”建设,陈旧不堪的红砖房换上了新颜,四周种满了艳丽的三角梅,活灵活现的乡村圩市还跃于墙上,勾起了居民的乡情与回忆……
自里水镇全面启动“四小园”建设以来,文教社区11个经济社掀起了一股“改造风”,党员干部、志愿者纷纷动手,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治,把一块块散乱的闲置地变成了田园、菜园、果园、公园,激发起居民动手装扮家园的热情。小家园更美,大家园更靓,居民生活环境更优、幸福感更强。
“四小园”建设助解人居环境整治难题
这两天,文教社区党委书记黄启良又来到各经济社建好或在建的“四小园”附近,和居民聊着家常,倾听他们对“四小园”建设的看法。在交流中,黄启良向居民们展示了一个个建好的田园、菜园。“书记,下次建菜园果园,也帮我家建一个吧!”绿意盎然的菜园,让不少围观的村民主动申请建设“四小园”,有的还做起了“果园计划”。
“现在社区‘四小园’建设热情十分高涨,居民们变得更加主动,也更加愿意去参与、改善周边环境。”黄启良说,自启动“四小园”建设以来,社区人居环境治理的热情更高涨了,不仅拆除了100多处鸡棚、违建棚,修复美化了村前近300处树池花基,还在各经济社建成了21个“四小园”……人人参与人居环境治理的氛围愈加浓厚。
此前,文教社区基础设施陈旧、历史欠账多,个别居民存在霸占公共区域的情况,加上流动人员多、车流量大造成秩序混乱。针对这些情况,黄启良召集社区两委干部,各经济社长、支部书记,举行“思想再解放·治理再出发”思想动员会,对此进行大讨论。之后,他们分别带队,深入走访社区大街小巷,了解、评估社区现状,及时建立整改台账,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分片分类高标准进行全域大清理,并发动和鼓励一批居民将家中闲置地建成“四小园”。
沟通、协调、清拆、改造……在文教社区,烂地闲置地被改造成整洁的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小菜园,社区生活也因此迎来了新变化:杂物全部被清走,换成了芳香扑鼻的鲜花植物;文金东小公园焕然一新,成为了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居民房前屋内多了小花园、小菜园,邻里关系进一步拉近……
整治有成效,环境大提升,让居民对社区人居环境整治有了新的认识,思想也开始从“要我做”转变为“人人都做、我也要做”。“村子现在变得干净整洁,居民自然会支持和参与。”文教社区联和经济社社长唐绍根表示,如今,居民经常自发拿着工具,浇花除草,主动维护周边环境,整个经济社的生活氛围融洽了不少。
奖惩并行帮助居民转变思想与习惯
“书记,菜园最近快收成了,后面我还计划多种几个品种……”住在红二经济社的王二开,和黄启良分享着丰收在即的喜悦。王二开曾有两块未建的宅基地,放置杂物,长年累月疏于打理,土地变得非常脏乱。在社区的帮助下,这里经过收拾清理变得焕然一新。“他们都是‘好帮手’!”王二开笑着说。
“日晒雨淋,这里经常传来异味,既不卫生,也影响村容村貌。”黄启良说,经过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这里的杂物逐一被清理,环境变干净了,他们也鼓励王姨合理利用好土地。在黄启良的建议下,王姨用竹栏将这里圈起来,并开垦土地,打造成小菜园。
“四小园”建好了,该如何做好打理和后续管养?社区将主要管养权交给居民,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带动更多居民参与。“社区在此过程中,以引导和帮助为主,让居民自己动手。”黄启良说,文教社区还对“四小园”建立了监督制度,邀请党员、居民组成监督队伍,对社区21个“四小园”后续管养情况进行分区域监督。
同时,文教社区在2021年先后制定了《文教社区“干净整洁文明户”评选方案(下称《方案》)》及《文教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居环境自治公约》(下称《公约》),详细说明了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公共秩序管理、奖惩方法,并张贴在11个经济社的公告栏公示。
“《方案》及《公约》从2022年开始实施。”黄启良介绍,接下来,文教社区将落实“门前三包”管理,以户为单位、每座房屋为单元,由党员志愿者、各经济社长、妇女代表等对其开展考察评选,每季度评出“干净整洁文明户”,并给予奖励;对于热心、支持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者,自觉履行《公约》者,社区也会给予适当奖励。相反,违反以上条例者,社区行政审批、居民福利待遇、年度股份分红等将受到影响。
黄启良说,“四小园”建设为文教社区人居环境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新活力。“内有素养,外表整洁,希望党群联动之下,文教能建设成为表里如一、像城市一样整洁的新农村。”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刘伟鹏通讯员朱嘉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