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打卡里水多了一张红色文化名片
里水镇北沙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被评为“佛山优秀红色文化名片”

■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

■北沙村双拥公园。
珠江时报讯(记者/陈志健摄影报道)近日,里水镇北沙沈村的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被评为“佛山优秀红色文化名片”。这里有感人的革命故事,感受浓厚的红色文化魅力,邀您前来打卡,体验里水“爱国基地红色北沙”的文化底蕴。
2019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北沙村作为里水首批打造的12个品牌村居之一,以革命老区的历史底蕴为核心,被赋予了“爱国基地红色北沙”的品牌,打造一个集游览、参观、体验、互动、学习的广东省最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革命文化示范区。
在该示范区内,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经过了保护性的修葺,目前作为史迹展览馆全新对外开放。展馆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分为序章、党的诞生、隐蔽战线、革命成果和走进新时代五个篇章,以珍贵的藏品和历史文字资料,展示1946年至1949年,中共南三花工委以里水镇北沙沈村为根据地,开展地下革命斗争的光荣事迹。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更好传承北沙的红色精神,里水还在旧址旁建设了双拥公园,引领市民了解里水英雄人物英勇不屈的事迹,激发人们崇尚英雄的情怀。走进双拥公园的复兴大道,市民可穿越历史,重温革命岁月,在三味园里忆苦思甜。大道两边种满了英雄树,左边竖立的一块块展牌,上面刻录着中共南三花工委历史发展的重要时刻。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里水镇以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为基础,打造了一条“不忘初心红色之旅”游览线路,让党史学习教育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效衔接。
历史知识知多D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掠夺胜利果实,对南(海)三(水)地区进行反复“清剿”,南海县党组织受到破坏,被迫暂停活动。中共广州市委派党员沈少刚回到家乡里水北沙沈村,在沈玉文书塾办学,利用教师身份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
1946年2月,广州市委派杜路到南海任特派员,恢复南海、三水和花县西部地区的党组织,发展革命力量。
杜路时为中共南海县特派员,与时任三水县特派员陈启锐,还有众多同受上级委派的中共党员一道,用教师身份为掩护,以沈少刚任校长的南海里水北沙沈村小学(也就是现在所在的玉文沈公书塾)为秘密据点,开展了大量的革命工作。
为加强对南海、三水和花县地区地下党组织的领导,1949年5月,中共南(海)三(水)花(县)工作委员会成立,工委机关设在南海里水北沙沈村。
中共南三花工委组建南三花人民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组织和发动群众建立农会、妇女会等团体,开展反“三征”斗争;潜入敌人营垒,对敌统战策反;展开宣传攻势,为解放南三花地区做好思想和舆论准备。
1949年10月中旬,花县、广州、南海、三水陆续解放,同年12月,南海、三水、花县分别成立了县委。至此,中共南三花工委完成其历史使命,宣告撤销。
打卡攻略
地点里水双拥公园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
开放信息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开放时间:9:00~17:00
(逢周一闭馆)预约电话:0757-85605022
参观须知
参观人员必须先通过粤省事微信小程序进行健康申报,粤康码显示为“绿码”及核酸检测为“阴性”状态下可进馆参观。
所有进馆人员均需佩戴口罩,主动配合体温测量和安全检查,参观过程中与他人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有发热(体温≥37.3℃)、咳嗽等症状的游客不能进入。
团体参观需提前三天致电0757—85605022进行预约。
费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