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潮社区水口经济社社长邓灿辉:
出租土地引项目 腰包鼓了村民乐

■流潮社区水口经济社社长邓灿辉。

■怀德公园里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南海花卉博览园里打造了一条兰花街。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流潮社区是里水的明星社区,潺潺河水从村庄两侧萦绕而过,居民多是“近水人家”。这里以农业为主,拥有大片的花木场、鱼塘,更可贵的是,这里还保留了一个面积较大的山体公园。
在社区众多经济社中,水口经济社较为突出,这里道路铺设沥青路,到处是绿油油的田地。近年来,水口经济社配合流潮社区通过集约土地,大力发展现代观光农业,慢慢聚拢人气,环境提升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综合发展再上新台阶。
昔日撂荒农保田今成致富“农宝田”
流潮80%的土地都是农保区,农保田现有千余亩,以前是租给花农种植或者本地人自留开发。五年前,流潮社区集约土地1400多亩,打造南海花卉博览园(下称“花博园”),该园区以花卉主题旅游为带动,旨在打造成为中国第一的花卉园艺产业集群中心和梦里水乡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核心部分。
花博园大部分土地都是租赁水口经济社,水口经济社社长邓灿辉深知,流潮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居环境好,要因地制宜提升产业的“含金量”。建设初期,不少村民对集约土地的做法持不同意见,担心会影响租金收入,为了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邓灿辉通过对上级政策进行研读、消化,与村民代表认真沟通,一个个做村民思想工作,跟他们讲明利好以及发展方向,不同意的村民最终被打动,南海花卉博览园的项目加快推进。
“流潮从里广路一出就到了广州,住在五羊新城的同事到这里只要40多分钟车程。”花博园的项目建设方广东花博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赵海平说,流潮社区位于里水镇的东南面,东南西三面被珠江支流所环抱,距离广州市也只有五公里的距离,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可谓是广州的“后花园”,这也是花博园项目落户流朝社区的主要原因。
引进花博园以后,水口经济社村民的分红每人每年增收2000元~3000元不等。
花博园于2016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短短一个春节期间,就吸引20多万游客前来参观,几年时间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全国观赏鱼和花卉行业极具影响力的集散中心。目前引进了近一百家大型兰花生产销售企业,企业建设温室和园区自建智能温室超过40万平方米,年产蝴蝶兰近600万枝,占全国总产量约10%。过去撂荒的农保田,如今成为农民致富的“农宝田”。
不搞工业建公园环境建设注重前瞻性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周朝的孝子郯子怎样冒着生命危险,想方设法得到鹿乳来奉养亲人。父母长辈养育我们不容易,所以你也要孝敬老人,知道吗?”在南海第三个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园——位于水口经济社的怀德公园培德亭里,来自湖南益阳的龚任青正给三岁的女儿悠悠讲解亭中“鹿乳奉亲”壁画的寓意。
怀德公园,前身是水口公园,2003年建成,占地约40亩,放在当时的南海也是为数不多的大型公园。为何不搞工业,而去搞公园建设?当时不少村民都有这样的困惑,邓灿辉认为,环境意识要有前瞻性,村民良好的居住环境更重要。
到了2012年,里水推行公园化战略,水口公园扩建至占地60多亩。2017年,适逢里水镇美丽文明村居建设,邓灿辉配合将水口公园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变成如今的怀德公园。
担任社长十多年,邓灿辉时刻心系经济社发展,为村民谋福祉,多措并举,为里水镇美丽文明乡村建设添砖加瓦。2020年,水口经济社积极响应镇政府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新建水口村生态停车场及环境改造项目落地、完善村道沥青化建设,同时对整个水口经济社社内“三清理”后的地块进行环境美化,改造面积约5000平方米。
如今,水口大道沥青路已完成,村民出入环境更好;“三清理”后的地块被硬底化,规划成停车场,新增车位100多个。邓灿辉还在此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身先士卒,坚守一线,组织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从下午3时忙碌到晚上11时,只为守牢村民的健康底线。
文/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