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双拥公园 红色文旅打卡地

■里水双拥公园。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中共南三花工委历史展览馆展出的里水革命历史。

■中共南三花工委史迹展览馆。

■双拥实践基地。

▲北沙村民在公园里享受悠闲时光。

■双拥公园内的特色雕塑。

■军民团结彰显双拥情怀。

■里水革命故事介绍。

在里水,既有着城市的便利,又能享有田园的风光。有一种幸运,叫我住在里水。
南部的里水河、北部的金溪河,流经大片田野,贯穿城乡。城嵌在乡中,乡比城更美,里水是一座开满鲜花、充满岭南水乡风情的小镇。2012年,里水启动公园化战略,至今54个点缀在里水版图上的公园也如珍珠般串起了里水40个村(社区),里水人在家门口享受着诗意般的生活。
从本期起,本报开设“有‘园’来相会”栏目,陆续推出里水特色公园巡礼,带大家走进街坊家门口的美丽公园。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里水镇北沙村以革命老区的历史底蕴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切入点,打造了一个集游览、参观、体验、互动、学习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里水双拥公园。
“激荡岁月难忘足音铿锵,铁骨铮铮铸造忠诚本色”。2019年,北沙村作为里水首批打造的12个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居之一,以革命老区的历史底蕴为核心,被赋予了“爱国基地红色北沙”品牌。
热烈的木棉树、闪耀的五星、醒目的丰碑……这里都能看到。双拥公园以红色主体要素,引领人们了解里水英雄人物英勇不屈的事迹,激发人们崇尚英雄的情怀。且以此为载体,在进一步宣传拥军政策和措施的同时,也让市民深切感受到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位于公园入口的是历史丰碑墙,以北沙村传统建筑元素——青瓦片打造的具有历史记忆的文化景观墙。走在复兴大道上,两边种满了英雄树,左边竖立的一块块旧展牌,上面刻录着南三花工委历史发展的重要时刻,右边的英雄林则有水坑、地道、林地等空间,还原了革命战争时期工委地下活动的艰苦行军场景。
公园以中共南三花工委光辉历程为主线,通过党建文化、革命文化、双拥文化与新时代设计美学相结合的形式,营造多个爱党爱国、军地合力、军民同心的教育场景,发挥着弘扬革命精神,引领新时代党建教育的重要作用。
公园内还建有“三昧园”,也是“双拥实践基地”,由里水驻军92216部队、里水退役军人服务中心、里水退伍军人成长促进会,以军民合作形式来共同耕种菜地。在这里可以回忆过去工委革命先辈艰苦岁月,忆苦思甜,不忘初心。
在公园一旁,中共南三花旧址前的连排废旧小村屋目前已成为能穿越历史光阴的红色展馆,穿过小路就是焕然一新的中共南三花工委史迹展览馆,在传统的岭南建筑里,蕴藏着中共南海组织革命人士艰苦的革命事迹。北沙村的红色历史就像是一本厚重的书,需要我们细细品读,里水双拥公园是一个让人获益良多的学习之地。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