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龙舟水” 里水在行动
多部门联合值守,组建信息员队伍及时应对突发灾情
珠江时报讯(记者/刘伟鹏)6月1日下午,南海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和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同时生效,南海区三防指挥部启动防汛III级应急响应。对此,里水镇应急管理办迅速行动,对相关工作进行逐一部署排查,确保里水群众的健康安全。
“6月1日下午,根据区三防指挥部启动防汛III级应急响应,我们马上根据预案同步启动防汛III级应急响应,安排了相关工作。”里水镇三防办工作人员邹基宏说,连日来,暴雨、大雨频频“光顾”里水,所幸内涝等情况并无发生。
根据里水三防办资料统计显示,在防汛III级应急响应期间,里水镇内没有出现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道路水浸等情况,这个“零伤亡、零损失”数字的背后,离不开全镇各部门“联合值守”的努力。
在防汛III级响应后,根据三防预案要求启动镇领导班子坐镇指挥、主要成员单位联合值守,时刻关注镇内交通、工地、街道易涝点等情况。同时,在里水镇党委委员李细佳、三防办主任叶欢的协调指挥下,市政、交警等部门迅速加强值班值守,分派巡查队伍对管辖区域周边进行适时巡查,保证“有状况、马上报、立刻帮”。
自机构改革以来,里水镇应急管理办已实行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时刻关注镇的各类突发事件及时响应,并时刻关注汛前镇内三防情况,组织镇三防工作各主要成员单位、各村(社区)对内涝点、易涝点等进行台账汇总。今年汛期前,里水镇副镇长梁文成等领导,还先后检查了水库、在建水利工程等情况,确保各类防汛措施落实到位。
“目前,里水灾害信息员队伍已完成组建并全面铺开。”邹基宏表示,只有及时掌握了突发灾情信息,才能更快更迅速作出反应和部署。对此,里水镇应急管理办组织镇内40个村(社区)共同成立了一支灾害信息员队伍、应急志愿服务队伍,以“AB角”互补的方式,搭建联动网格,及时了解突发状况,进一步加强部门、村镇联动。
接下来,里水镇应急管理办还计划组织一支由20名高素质队员组成、能快速反应快速调动的轻舟分队,以及由16人以上组成的防洪打桩队,进一步提升应对突发汛期、突发灾害的救援速度。
相关新闻
民警冒雨疏导交通
珠江时报讯(记者/邓施恩通讯员/李桃文何贤栋)6月2日下午,受暴雨天气影响,里水镇部分路段出现内涝现象。为防止交通堵塞,里水、和顺交警中队迅速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组织警辅人员投入抢险救援工作。
连日来的暴雨不仅为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也让路面存有积水。对此,和顺交警中队第一时间派出警辅人员到辖区积水路段处置险情。阴雨天下,民警身上的反光警示服显得格外醒目,他们冒着雨、趟着水,逐一排查积水内涝路段,及时维护被积水损毁的基础设施,清理被积水冲到路面的杂物,清除交通安全隐患。
在文教路和一环辅道路段,民警发现了多处凹陷。为确保行车安全,民警马上调动车辆运送砖块,及时填补凹陷路段。和顺交警中队民警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加大巡逻密度,强化道路的疏导能力,全力做好内涝疏导保畅工作,保障积水内涝路段的排涝工作与交通秩序,防止恶劣天气对辖区交通带来不良影响。
“环镇南路、大甘路、新兴路五星路口、里水大道朝阳路口都是我们重点排查内涝情况的路段。”里水交警中队民警介绍,最近的恶劣天气并未对里水片区造成太大影响,未发现有内涝现象,但今后仍会提前做好防护工作,排查恶劣天气可能导致的交通障碍隐患,如有发现,及时并提前向市政部门反映,并指派警辅人员到相应路段进行交通疏导工作。
Tips
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市民应如何防范应对呢?
开车
驾驶人若发觉雨太大,应立即开启示宽灯或防雾灯。降低车速,谨慎变道。发现路面积水要留意水位,一是积水是否滞漫到车厢内的地板或排气管,二是积水是否超过轮胎中线,若积水较深,超过以上两个标准,则不可强行通过。
居家
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置沙袋。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打雷时,要关好门窗,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和与屋顶相连的下水管等;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电源和电话线及电视天线等可能将雷击引入的金属导线;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走路
小心路面的井盖。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如果发现路面有漩涡、突泉时要远远绕行。留意周围是否有电线,要远离路灯杆,以防出现电路浸泡后漏电,一旦电线恰巧断落在离自己很近的地面上,先不要惊慌,更不能撒腿就跑,此时应单腿跳跃离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