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 点亮幸福生活
回顾2020年里水民生大事件

■里水河流域治理启动。通讯员/邓广德摄

■“基层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控体系”试点项目正式启动。

■志愿者指导市民开展垃圾分类。(资料图片)

■南海双语实验学校正式启用。

■广佛里智慧慢城配套小学效果图。

■大冲科技生态工业园改造项目,计划打造成为以“新型生物医药+高端技术制造”为主题的新型产业社区。(效果图)
南海双语实验学校启用,新增4800个学位;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启动三甲创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装开业……一件件民生实事与里水人生活息息相关。回顾2020年,里水民生大事件真不少,迎来了展翅腾飞的机遇,抓住机遇高质量发展,迈着坚实的步伐稳步向前。
1
里水每件垃圾都有了“归宿”
2020年5月13日,里水发布了《里水镇城乡垃圾大类分流减量工作“1+6”实施方案(2020-2021年)》,在2020年底前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农资及农业生产废弃物及医疗垃圾六大类城乡垃圾的分流处理体系,禁止各大类垃圾混入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确保各大类垃圾能有效分类收运处理。
至2021年,里水将继续实施第二批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居(即金利、汤村、小布、北沙、宏岗、里水、河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创建工作,并以示范点创建为基础,逐步将垃圾分类好的做法和模式扩大至全镇范围,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2 启动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020年5月30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正式挂牌“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并启动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里水四年,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依托南方医科大学与政府的优势资源,以“全科医学+”医共体的建设为抓手,推动医院“医、卫、健、科、教、管”等六方面工作齐头并进,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显著提升,医院于2019年1月顺利通过三级综合医院认定。里水镇一直把打造“健康里水”作为发展战略目标,希望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政府将继续加大投入,助力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3
渣土车辆有了专属二维码
建筑渣土处置乱象是城市管理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如何管理渣土运输车一直困扰着城市管理者。里水镇综合行政执法办通过研发小程序“码车”,城管队员扫描渣土运输车上的二维码即能清楚掌握该车辆相关信息,包括车牌、车型、车辆有否办理准运卡、运输公司信息、运输公司有否办理《建筑垃圾处置证》(运输)等,同时亦可以通过小程序查询到该车辆司机信息、车辆是否被处罚过、处罚次数等,将极大方便执法人员对渣土车辆的管理,为执法工作带来便利。
4
全面启动里水河流域治理
2020年6月2日,里水镇全面启动里水河流域治理,吹响保护母亲河的冲锋号,将全镇一盘棋,坚持“四源共治,流域治理”的方向,确保2020年基本消除里水镇内黑臭水体,重点河涌水质达标,截污全覆盖。除了一系列治水大计做优做活水文章,里水还智力打造最美生态景观带,开启灯光夜游等旅游项目,打造广佛跨界名副其实的岭南水乡、梦里水乡,争创水环境治理+水文化相融合的示范样本。
5
广佛里智慧慢城配套小学奠基
2020年6月28日,广佛里智慧慢城配套小学举行奠基仪式。该校为楼盘配建公办小学,占地约2.2万平方米,参考省一级标准学校设计,规划有30个班、200米环形跑道及现代化教学楼,计划于2022
年9月正式开学。学校通过建筑的围合,形成四个不同氛围的广场空间;首层架空,空间互相渗透,最大化利用景观资源;体育运动空间与教学楼和生活区分开,动静分区,互不打扰。
6
织密织牢基层疫情防控网格
2020年6月29日,全国首个基层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控体系试点项目启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里水举行,防控网络将全面覆盖里水社区门诊,系统性升级社区门诊院感防控装备,提升社区门诊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对疫情的遏断与处理能力,进一步织密织牢基层疫情防控网格。本项目将积极探索“政府牵头+院士团队+专业公司”的发展模式,在南海打造全国“基层医疗体系抗疫”样板工程,推动里水建设绿色健康小镇,助力国家整体防疫防控建设。
7
大冲科技生态工业园(一期)拆迁启动
2020年7月10日,里水举行大冲科技生态工业园(一期)拆迁启动暨指挥部开放仪式。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打造成为以“新型生物医药+高端技术制造”为主题的新型产业社区,为里水空间格局再造、产业集聚再造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改造前,大冲社区集体年收入1500万元~2000万元,改造后,大冲经联社和其他10个村民小组将获得8.3亿元货币补偿,外加竞得人代建24.2万平方米的集体物业(出租30年),5年后村集体收入起步为6000万元/年,租金增幅为每5年递增10%,且村民就业去向更高端,工作生活环境更优质,相比“一锤子买卖”,高端制造业能为村民带来可增长且持续性的收益。
8
40辆社会治理综合用车“入列”村(社区)
2020年7月16日,里水召开治安防控工作会议暨村(社区)社会治理综合用车交车仪式,40辆村(社区)社会治理综合用车被领回了各村(社区)。目前已全部投入村(社区)运作,这批巡逻车作为村(社区)社会治理综合用车,将进一步加强村(社区)信访维稳、治安防范应急响应速度,加大街面见警率,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9
里水建成垃圾分类试点41个
2017年末,南海区试点推行生活垃圾源头细分工作,截至目前,里水建成垃圾分类试点41个。自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以来,里水居民的支持度和参与度日益提升,其中新兴社区试点区域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超七成。2020年底里水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农资及农业生产废弃物及医疗垃圾六大类城乡垃圾的分流处理体系,确保各大类垃圾能有效分类收运处理,夯实里水乡村振兴基础。
10
南海双语实验学校正式启用
学校占地面积230亩,办学规模125个班,提供约4800个优质学位……仅一年,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金沙洲片区崛起了一群地标式建筑,这是广佛市民盼了多年的高端实验学校——九年一贯制南海双语实验学校。
2020年8月31日,由南海区、里水镇两级投资9.4亿元联手打造的南海双语实验学校正式启用,并迎来了第一届新生。作为南海区教育品牌重点项目、里水镇教育龙头工程,该校不仅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引领城市格局,更将依托南海教师发展中心,组成南海教育综合体,链接更多资源培养人才,助力南海区高质量发展。
11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装开业
2020年12月1日,里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装开业,居住和顺片区的群众可得到更优质的基层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卫服务。目前,该服务中心拥有1个本部及19站点。里水投入近2000万元对中心本部、宏岗、金旗峰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站点进行改造提升,初步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以及全科医学+医共体的服务模式。该服务中心在原有的全科门诊基础上,增设预防接种科、儿童保健科、孕产妇保健科、中医馆、康复科等,未来还将开设口腔科,为和顺片区的居民提供优质、方便、可及的公共卫生服务。
12
里水多措并举整治摩电
2020年,里水将摩电整治纳入政府重点工作,从制度保障、资金人力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确保推动整治工作常态化、机制化和规范化,取得了明显的整治成效。目前全镇备案的74个电动自行车经营单位中已有49个单位取得带牌销售资格。里水镇已建成2条电动自行车专用车道和5个电动自行车待行区,目前仍有10个信号灯交叉路口电动自行车待行区正在建设中,预计近期将竣工并投入使用。
文/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图/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