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力量 传递温暖大爱

▲陈铭乐准备为病人输液。 陈铭乐 驰援武汉战“疫”创造生命奇迹 面对疫情,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护师陈铭乐主动请缨,自愿申请加入武汉抗疫战场中,成为佛山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62天。从寒风白雪到春暖花开,陈铭乐日复一日地奔波于医院和酒店之间,以实际行动践行医护人员的初心和使命,消除患者心灵和身体的病痛。 2020年2月8日,陈铭乐被安排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医学科支援,负责护理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 在病区,他每时每刻都要高度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情况,为病人做各种治疗。在每天至少连续6个小时的“战斗”中,陈铭乐努力克服心理上、生理上的不适,和时间拼速度、与死神抢时间,不屈不挠地与病魔较量,与战友们并肩作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魏梅(左)指导同事开展工作。 魏梅 加紧恢复产能量产“肺炎一号方” 面对疫情,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第一党支部党员干部魏梅积极响应号召,全力做好药品生产供应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运行。 2020年1月31日,在接到协助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申报医院制剂并负责配制“肺炎一号方”的通知后,作为公司应急防控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的魏梅主动担当,靠前指挥,冲锋在前,迅速组织技术、质量、生产及市场等相关人员,成立了联合攻关小组,确保公司工作有谋划、人员有管控、物资有保障、生产有秩序、防控药品及时满足市场需求。 “三天三夜的奋战让我们深感过程的艰辛,但得知获得制剂备案审批的一瞬间,成就感满满。”魏梅自豪地说,“肺炎一号方”先后用于广东省和湖北省多家定点医疗机构的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的医治,并取得明显疗效。

▲邹伯海雨中为过往车主测量体温。 邹伯海 坚守抗疫一线诠释奉献精神 2020年2月3日傍晚,天空下着淅沥小雨,里水镇文化志愿者邹伯海在广佛高速沙涌出口开展检疫工作。 当天进入里水的车辆比以往要多,在里水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也陆续返回里水。邹伯海需要分门别类地核对清楚是否有来自疫情发生地的车辆或人员,按相关规定作必要登记和处理。 “当前是非常时期,我必须践行志愿者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在邹伯海看来,志愿者不只是一个身份,更是一种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邓崇玲(右)为出入居民测量体温。 邓崇玲 主动参与值守努力回馈社会 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午执勤的和顺社区防疫队员常常吃不上热饭、得不到午休。得知这一情况后,和顺社区巾帼志愿服务队队员邓崇玲主动站出来,要求调整志愿服务时间,主动承担起11时到17时的执勤任务。 邓崇玲面对的,是持续6个小时的值守,期间不眠不休,但她毫不介意。“没有什么能比防疫队员吃上热饭更重要。”邓崇玲说。 然而,今年45岁的邓崇玲,工作生活也并不闲暇,甚至充满辛酸。丈夫的早逝,让邓崇玲不得不以单身母亲的身份,独自养大两个女儿。幸运的是,邓崇玲得到里水政府部门、社会爱心人士的援助,生活终于稳定下来。 为了回馈社会,2018年1月起,邓崇玲积极投身到社会志愿服务中。疫情期间,邓崇玲主动站了出来,奔波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以前在我身处困难时是政府在帮助我,我心存感激,现在我也想为他人做点事。”邓崇玲说。

▲刘睿。 刘睿 守好小区 “家门”当居民“守护神” 自疫情发生以来,作为里水镇时代糖果一期悦园小区临时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的刘睿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为居民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针对过年期间物业公司人手不足等问题,刘睿依托“楼长制”机制,短时间内组织发动了一批党员、退伍军人和热心业主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小区的两个入口进行测量体温、发放口罩等工作,同时排查进入小区车辆和人员以及在监控室全面监控小区内情况。 在刘睿的带领下,悦园小区防疫工作实行24小时“三班倒”制度,守住小区大门、各楼楼门、居民家门“三道门”。同时,刘睿还安排物业人员对电梯、主要出入口实行每天消毒处理,对电梯按键张贴防护膜等。

▲刘辉开展线上教学工作。 刘辉 消除学生懈怠情绪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疫情期间,师生采取了上网课的形式“见面”。刚开始,里水中心小学的学生觉得网课新鲜有趣,学习积极性很高,中午前就能提交完作业。但两周后,逐渐有学生迟交作业。 “孩子们不能出去玩、睡大觉,眼睛痛心情烦;家长们每天被信息轰炸,还不时被追问作业,一定也不胜其烦。大家的苦和累,老师感同身受……”这是里水中心小学510班的语文老师刘辉给班里学生写的一封信中的内容。 怎么应对懈怠情绪?刘辉与科任老师想了很多办法:把原来的录播改为直播录播相结合、实行激励性机制给予适当奖励、群内表扬表现优异学生树立正能量……用情沟通,用心理解,慢慢消除学生焦躁懈怠情绪,让学生慢慢恢复回校上课的学习状态。 刘辉说,担心学生不背书,就一大早在线上守着;担心学生不看视频,就想方设法跟大家一起听微课。从早到晚守在线上,为的就是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

▲姚健荣(左)在执勤点为市民测量体温。 姚健荣 舍小家为大家夫妻同心抗疫 “妈妈,今年不能陪您共享欢乐了,我俩还在阵地上战斗,非常时期,望您能理解,为您做的蛋糕在冰箱里放着,在这里祝您节日快乐。”2020年2月3日晚,里水综合行政执法办队员姚健荣发出了这条朋友圈。 在这个寒风冷雨的夜晚,姚健荣本可以坐在温暖的家中,为年迈的母亲庆祝生日,一家人围坐家中共聚天伦。然而还未来得及跟母亲吃顿晚饭,姚健荣已匆匆赶往抗疫一线,迎着冷雨为路面过往车辆人员测量体温。 此外,姚健荣的妻子也参与到抗疫一线工作中,她是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的一名医护人员,需要在发热门诊与疫情作斗争。“作为退役军人、党员,我们必须走在前面,为人民健康安全保驾护航!”姚健荣说。

▲吴志宏骑车送饭到里水公交枢纽总站。 吴志宏 每天义务送餐温暖一线司机 疫情期间,许多公交车驾驶员舍小家顾大家,勇于担当,坚守一线,广州公交集团二汽佛广集团里沥分公司里07线公交车长吴志宏就是其中一员。每天一大早,开始营运任务前,吴志宏都会对车厢进行消毒,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还提醒广大乘客做好安全防范,为乘客测量体温,劝导没佩戴口罩的人员不得乘车。 “饭来喽,大家赶紧吃饭,还热着的。”中午时分,吴志宏骑着自行车把一箱热腾腾的饭菜送到里水公交枢纽总站,分发给他的同事。连日来,吴志宏不仅坚守抗疫一线,还主动为同事送餐。 “我是一名党员,我要多做点。不但要坚守岗位,还要照顾好我的同事们。”吴志宏说。

▲黄惠芳(左)把糖水送到党群综合志愿服务岗。 黄惠芳 组建“炊事班”送去“百家饭”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牢记党员身份,看到工作人员日夜操劳,我心里过意不去,所以力所能及的事我能做就做。”里水镇大石社区89岁老党员黄惠芳说。 疫情期间,这位有着61年党龄的长者不仅自掏腰包购买爱心物资送给抗疫一线工作人员,还带领20多名社区居民组成“炊事班”,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送去可口饭菜。 黄惠芳这份“炊事员”志愿工作,一做就是两个多月。“我是社区的一份子,更是一名有着61年党龄的老党员,为抗击疫情出一分力,为社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我的责任。”黄惠芳说。

▲高家安(右)在闸口值守,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黄爱英(左一)为值守人员送上糖水。 抗疫夫妻档 一个打头阵一个做后勤 自2020年1月23日起,里水镇鹤峰村党委书记高家安多次紧急召集班子成员及各经济社长开会,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行及时部署。 关闸口、守路口、摸查人员数据、做好宣传、隔离疫情发生地返回人员……在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高家安与各社长严阵以待,每天都奔走在一线。 眼看丈夫每天都在忙碌,高家安的妻子黄爱英主动包办家务,希望能为丈夫分担压力。从村里设闸值岗那天起,她就每天煲糖水送给值守人员,为他们鼓劲。黄爱英还带着一双儿女参与疫情防控,成为了村里最美的“逆行者”代表。
若问2020年的关键词是什么,那一定是“疫情”。疫情期间,里水各界人士勇敢地站出来,冲在抗疫一线,他们不计个人利益,舍己为人,定格了许多动人的瞬间。本期《梦里水乡观察》为大家盘点里水镇2020年疫情期间的感人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文//珠江时报记者邓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