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村社区开展法律知识分享会活动
跳广场舞出现意外 组织者可能要担责

■参与活动的街坊合影留念。
珠江时报讯(记者/陈志健通讯员/谭筠瑶摄影报道)日前,河村社区幸福院、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联合广东人可和律师事务所开展法律知识分享会活动,向约30名河村街坊普及《民法典》中的继承法和自组织法律责任等相关法律知识。
活动中,广东人可和律师事务所律师黄颖贤对《民法典》中大家普遍关心的继承顺序、继承人宽恕制度、遗嘱、遗产管理制度、自组队伍跳广场舞的法律责任等法律常识进行讲解。街坊们均认真聆听,积极参与咨询和问答环节。
黄颖贤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和家庭拥有的财产日益增多,因继承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若无,则按照法定继承办理,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权男女平等。
而针对农村常见的组建队伍跳广场舞,黄颖贤提醒,有很多法律责任事项需要注意。例如,广场舞参与者普遍高龄,在新闻报道中不乏有老人跳广场舞时因碰撞、场地湿滑、踩到同场球类锻炼者器械等导致摔倒损伤,引起纠纷。
黄颖贤解释,此类人身损害纠纷在赔偿责任人的认定方面,因掺杂了广场舞的特质而颇具争议。有具体过错方时,根据过错责任追究责任。若没有具体的过错方或加害人,为保护弱者的权利,依公平原则在有关当事人之间分配损害,从而采用公平补偿责任进行归责,因此广场舞组织者、广场舞场地提供者都将承担一定的补偿义务。
黄颖贤建议,广场舞组织者可为全员购买团体险,宣传安全知识,做好地点选择和沟通工作,避免与他人发生纠纷,并准备好应急的药品。万一发生事故,要先固定相关证据(可以录音录像),再与对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找有关部门沟通解决;如沟通不成,则可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公正裁决。
听完律师的解答,街坊们大赞本次活动干货满满。“这些法律知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非常有用,希望以后能多开展此类活动。”街坊校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