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担当 甘奉献 善作为
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里水大爱

小区物业携手党群综合志愿服务队,筑牢小区防守一线。

▲ICU护长樊宇丹为即将出发的丈夫梁达权整理绶带。

志愿者查看居民出入证。

党群综合志愿服务队为小区居民登记出入证。

邓崇玲查看居民出入证。
疫情发展至今,在抗疫一线涌现了很多感动人心的故事,有即使受了委屈也坚守做好防控的一线值守员;有积极当防疫志愿者,用细心换来社区安心的单亲母亲;有把老公和兄弟姐妹送去武汉一线驰援的护士长;更有深入调解一线,帮助消费者维权的工商卫士。他们勇担当、甘奉献、善作为,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心田,温暖着人们,传递着里水大爱,谱写了一曲曲动人赞曲。
关键词
无私奉献
樊宇丹:“武汉,我把丈夫和兄弟姐妹都给了你”
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接连派出12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该院的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樊宇丹接二连三将自己的丈夫和科室的同事送到了援助队里。用她的话说,“武汉,我把丈夫和兄弟姐妹给了你,请你善待他们,疫情过后请你把他们好好地还给我。”
从1月22日起,樊宇丹负责全院的医护人员重症监护培训,全院一线防疫人员及驰援湖北的医疗队成员均由她亲自培训到位后才奔赴各个岗位。
2月初,医院接到了上级组织的命令,要求派遣一名重症医学的护士加入南海医疗队,援助湖北主要疫情发生地。
樊宇丹很快做了决定,她跟医院请示要求自己参加,而不是让带着稚嫩气的“孩子们”去面对风险。面对这个要求,医院很快驳回,因为樊宇丹作为护士长还需要在更重要的岗位发挥价值。
上级婉拒后,樊宇丹向组织推荐了同事陈铭乐。“我不能去,我就希望我最了解的铭乐去。”2月7日,陈铭乐参加了广东省驰援湖北第三批医疗队,奔赴重灾区——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
送走了陈铭乐,樊宇丹第一时间意识到这是一场残酷的战争,接下来可能会有一个又一个任务接踵而至,果不其然,2月13日凌晨2点,医院再次接到了上级的紧急任务,要求派遣11名医护人员参加新的一批驰援湖北医疗队。接到命令的时候,樊宇丹正在ICU值班,她顾不上思考其他,连忙对着这份早就准备好的名单,一个又一个打电话进行确认,时间争分夺秒。两个小时内要向市、区报送出征名单,天亮之后医院要马上进行物资等各种准备,上午就要集结完毕出征。队员们保持了24小时手机响应,接到电话后马上就答应了下来,一个又一个……联系完第八位队员的时候,樊宇丹突然接到了自己的丈夫,在医院急诊科工作的梁达权医生的电话。
“宇丹,告诉你一声,我刚已经向领导报名,这次要参加援助湖北的医疗队,现在在准备,我去了你就留下来守好科室,家里的事情也要辛苦你了!”话毕匆匆挂了电话,留下樊宇丹思绪万千。
樊宇丹不得不面对丈夫要立刻前往湖北的现实,但眼泪不能流下来。她顾不得思考更多,将接着要完成的“通知”逐一落实。天亮之后,樊宇丹在科室为每一位出征队员详细做着说明和演练,时间紧任务重,人命关天的事情尤为重要。
10点集结完毕,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的英雄们准备出发。这时樊宇丹才想起自己的丈夫,依依不舍地随队伍到白云机场送别。临行前,樊宇丹亲手为丈夫别好绶带,陪同丈夫一起提前吃了特别有意义的情人节“盒饭”。
丈夫是自己最亲的人,另外10名年轻的医生护士也是自己的战友,已然是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加上一周前送走的陈铭乐,这12位同志每一位都是樊宇丹牵挂的人啊。最终,她还是没忍住泪水,夺眶而出。
关键词
担当尽责
物业+党群综合志愿服务当好小区“守护神”
“最近上下班高峰期,人行闸口超1000人次,车辆闸口达800余车次。”合生君景湾小区的物业总经理洪建设说道,复工复产有序开展,恢复上班的小区业主渐渐多了起来,幸好小区志愿者与物业紧密配合,严密把守小区的“安全关口”。
金旗峰社区合生君景湾小区常住居民超1.2万人,他们大多在广州上班,穿梭在广佛两地。每日17:00~20:00这段时间为小区出入口高峰期。为把好出入口的防控安全关,该小区物业与小区党小组、志愿者服务队组建起一支60余人的党群综合志愿服务队,当起小区居民的“守护神”。
拥有46年党龄的代泽喜是党群综合志愿服务队的带头人。他在小区开展联防联控的前一天,就召开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会议。“开始怕得不到响应,但开完会后,已经有30余人报名了。”随后,合生君景湾40余名党员还捐款8000余元,发动小区业主捐款两万余元。“还有不少业主捐赠口罩、消毒液等物资。”代泽喜盛赞这个大家庭很温暖。
自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即使90高龄的母亲身体不好,他仍每天坚持值守。“心里难免会惦念,但是党员,在有困难的时候,就应该站出来。”而代泽喜的爱人也是党员,现在他们按照志愿者排班表,轮班站岗值守。
随着小区业主慢慢回流,小区人员一下子多了起来,为切实做好小区防控工作,合生君景湾小区在全面实行“双证”(身份证、出入证)出入管理办法。值守工作不仅强度高,工作人员还时常会受到委屈。“有些业主慢慢开始产生懈怠情绪,很多业主嫌麻烦,不配合办证。”小区党群志愿服务队成员李海燕在办理点协助出入证办理工作。虽然心里委屈,但她并没有撒手不干。“我们小区只要一个人出现情况,整个小区都可能有危险,现在不防患于未然,‘狼来了’不就晚了吗?”在办证期间,遇到不理解的业主,她先安抚业主情绪,通过讲道理,引导业主办理出入证。
在值守人员的劝导与宣传下,小区业主们对“红马甲”已十分熟悉,也开始理解他们的工作。“他们是真正的义务站岗,有些做生意的,到现在还没营业,天天坚持值守,他们是小区的守护神。‘双证’让我们倍感幸福。”小区业主陈先生点赞党群综合志愿服务队。
物业队伍与志愿队不仅严守闸口,还为居家观察业主予以心理疏导以及担当起送菜送快递的职责,共同解决其生活上的问题。同时,党员志愿者担当楼长,了解管辖楼栋业主的出入情况,重点关注疫情严重地区业主是否返乡或返回。
金旗峰社区第一书记李溢威说,疫情期间,小区物业和党群综合志愿服务队“打成一片”,通过优秀的物业管理队伍,携手党群志愿者,通过排班值守管理闸口、为观察业主解决日常所需与提供心理疏导,让物业与业主的距离走得更近,关系更加融洽。
关键词
角色转换
邓崇玲:以前大家帮过我,我也要为大家
每天上午11时,和顺社区巾帼志愿服务队队员邓崇玲都会来到防控执勤岗位,接过了防疫队员手中的测温枪。
迎接邓崇玲的,将是持续6个小时的值守,中间不眠不休,但她毫不介意。“没有什么能比防疫队员吃上热饭更重要。”邓崇玲说。
原来,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午执勤的和顺社区防疫队员常常吃不上热饭、得不到午休。得知这一情况,邓崇玲主动站出来,要求调整自己原来的志愿服务时间,主动承担起11时到17时的执勤。
然而,今年45岁的邓崇玲,工作生活也不算闲暇;作为一名单身母亲,她自己的生活也并不轻松——2011年2月,她的丈夫永远地离开了她,当时,大女儿7岁,小女儿5岁。
幸运的是,邓崇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援助。和顺社区为她申请了妇联助学金,里水政府部门、社会爱心人士也向她伸出了援手,邓崇玲和女儿们的生活终于稳定下来。
生活稳定下来的邓崇玲并没有安于现状。2018年1月起,她开始积极投身到社会志愿服务中,先后参加梦里水乡锦龙盛会、童心百合大赛、南海义工文化节等活动的志愿服务,总服务时长达到300小时。
今年春天,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邓崇玲又一次站了出来。她奔波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为出入人员监测体温、对返工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分流引导、宣传防疫知识……“以前在我身处困难时是政府在帮助我,我心存感激,现在我也想为他人做点事。”邓崇玲说。
关键词
消费维权
调解汽车质量消费纠纷保护消费者权益
疫情期间,阻隔的是病毒,阻挡不了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声音和脚步。南海区里水工商行政管理局近日成功调解一起因汽车发动机故障引起的消费纠纷,双方协商一致并现场签订和解协议。消费者黄小姐对和解协议表示满意,并为工作人员高效的调解工作点赞。
2月24日,黄小姐向里水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诉,称其在里水某4S店购买了一辆小汽车,但购车3天后开了不到200公里就出现发动机故障,向销售方提出要求出具检测报告、退车和赔偿,而销售方无法出具检测报告,双方无法达成和解协议。
对此,该局工作人员当日立即电话联系双方了解情况并积极开展调解,向投诉人普及消费维权法律知识,让其了解到消费调解须在合法的范畴内进行合理维权。工作人员亦向销售方详细解释《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规定明确了“家用汽车产品自销售者开具购车发票之日起60日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公里之内,发动机、变速器的主要零件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消费者可以选择免费更换发动机、变速器”,建议销售方把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按照汽车“三包”规定主动与投诉人协商。经工作人员耐心、专业调解,双方达成一致协议,销售方同意更换发动机,并给予适当赔偿。
为确保双方合法权益,3月3日上午,里水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南海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人员约双方进行现场调解,进一步明确并签订和解协议。在工作人员的主持下,投诉人、被投诉方和调解人员当面对协议内容、双方的权利、所涉及的文书和救济渠道等都做了确认。投诉人和被投诉方现场签订了和解协议,并签收了《投诉调解书》,消费争议最终得到圆满解决。
撰文/摄影 陈志健 潘银宜 供稿 李溢威 沈燕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