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宜居品质持续提升
九江将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全速建设“南海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

■航拍九江城区。九江镇将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全速建设“南海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

■水南社区村中公园。九江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九江龙舟文化活动活跃,是“广东传统龙舟特色镇”。
地区生产总值从104.40亿元增长至149.65亿元,年均增长6.4%,工商税收总额从11.40亿元增长至20.15亿元,年均增长15.3%,落实投资项目75个,投资总额达280亿元……这五年来,九江镇始终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提速,宜居品质持续提升,社会大局和谐有序,实事好事落地有声,全镇综合实力得到显著增强,连续5年上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排名闯入前50位。
“一年接着一年干,一棒接着一棒跑。”9月29日,在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九江镇党委副书记罗淮东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九江要以西江北江般不舍昼夜、奔腾不息的昂扬斗志和进取精神,以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地、城乡融合发展先锋、生态宜居典范、和谐幸福儒乡为目标定位,全速建设“南海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
五年成绩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镇前五十
关键词 产业升级
从“九江制造”迈向“九江智造”
“儒林湾地处西江上的重要湾区段落,是南海区‘七湖两湾一站一园’中‘两湾’之一,也是建设南海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重要载体。”九江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邓伟航向前来视察的人大代表介绍,九江目前及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目前总体定位与发展思路已经明晰。
儒林湾总规划面积约60平方公里,提出“西江定格局、龙头聚湾区、一脊振九江”三大战略构想,衍生“以江载城打造湾区平台、开放互联推进区域合作、搭建两大万亩产业平台、构筑融合发展示范城区、构筑西江生态文旅带、营造岭南田园滨江城”六条战略纲领。
其中临港国际产业社区项目是儒林湾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九江镇重要的产业载体。临港国际产业社区在全区首创“区镇联动、征租结合”的开发模式,成功整理超3800亩的连片土地,实现由金属材料市场到千亩级产业平台的“华丽转身”。
正是借助临港国际产业社区项目载体的打造,九江“招大商、大招商”结出硕果,五年累计落实投资项目75个,投资总额达280亿元。特别是奥地利安德里茨智能制造、美国联合矿产耐火材料等一批优质项目顺利落户临港国际产业社区,让“九江制造”坚定迈向“九江智造”。
临港国际产业社区等产业载体的打造仅是九江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提速的一个缩影。
五年来,九江持续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九江酒厂、粤海汽车等9家龙头企业被认定为南海区“腾云计划”重点扶持企业,必得福、承安铜业、伽蓝洁具等15家重点企业竞相开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其中,林氏木业率先带动传统家具产业“触网升级”。
九江还着力释放科技创新强劲动能,全镇投入工业技改资金超52亿元,涌现制造业“隐形冠军”14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2家增至83家,省、市、区三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共69家。
同时,九江不断扩大现代水产养殖业优势,获批创建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九江鱼花产业园,成功获评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目前,九江年均鱼苗孵化量达1000亿尾,约占全国产量的10%,其中加州鲈鱼苗年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60%,让九江成为全国水产养殖业版图上不可或缺的一块。
此外,五年持续发力,九江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加速构建。医卫用产业厚积薄发,成功搭建以美国贝里、日本东丽、必得福为代表的“全球第一、亚洲第一、全国十强”的医卫用新材料三级梯队,美洁、美登等优质企业抢滩进驻。
关键词 宜居品质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五年间,九江聚焦城乡融合发展,宜居品质得到了持续提升。以西桥社区为例,通过社区发动各级主体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工作,在佛山市2021年第二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检查中获全市第三名。
除了西桥社区获得嘉奖外,烟南、水南、下东等5个村居成功跻身佛山市美丽文明村居,璜矶社区更是获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五年来,九江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清三拆三整治”成效斐然,“厕所革命”深入推进,“田头棚”整治提升立竿见影,“大市政”改革实现镇域保洁全覆盖,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城乡公共空间全面优化提质,“四小园”建设因地制宜、亮点纷呈,“美丽源林”城乡道路改造提升项目高效推进、广受好评。
与此同时,九江城市魅力也日益彰显,以“一城两带”(大正新城、江滨文旅带和沙龙路商贸带)引领城市建设,儒林湾建设实现精彩开局,酒镇大道、南畔路相继通车,洛浦路等主干道完成提升改造,镇域交通“动脉”愈发畅顺。此外,南国酒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大正新城“城市客厅”功能不断增强,源林文旅总部项目启动建设,城市新地标呼之欲出,城市活力日益迸发。
关键词 民生实事
让每件实事好事落地有声
在全区率先实现公办中小学校“智慧黑板”全覆盖,新(改、扩)建幼儿园4所、小学3所,新增学位1800个,超10亿元打造的九年一贯制南海德胜学校正式投用,九江医院医技大楼、11个村(居)的社区幸福院建成投用,新增保障性住房143套,完成202间公房修缮改造……一组组数据,书写着幸福温暖的九江民生答卷,凸显着全面小康的成色。
一直以来,九江镇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聚焦民生福祉,让实事好事落地有声。五年来,出台的每一项政策都浸润着民生情怀,推出的每一项措施都见证着民生温度,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此外,九江不断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镇委党校、党史馆、佛山首艘“红色渡船”及2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投入使用。涌现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梁耀池家庭、黎娜卿家庭,“全国优秀农民工”朱丽平,“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潘健章等一批全国先进典型,以及“广东乡村振兴先进个人”关杰初等乡贤达士。
五年来,九江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接收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共计3.62亿元,围绕重点民生领域,设立九江慈善会仁爱医疗、儒林教育和关爱长者等专项基金,“乐善九江”精神熠熠生辉。
关键词 社会善治
为全区基层善治提供“九江样板”
改造道路沿线铁棚、统一规划停车场、清运建筑生活垃圾、美化清理院落、全面铺开智感安防小区建设……在敦根社区,人大代表饶有兴致地听着九江镇党委副书记吴兆强讲述敦根社区开展“五治融合”社会治理模式以来的变化。
所谓“五治融合”是指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等“五治”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当中。近年来,九江以敦根社区为试点,积极开展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致力打造村(居)“五治融合”社会治理模式,有力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取得阶段性成效。
敦根“五治”融合治理模式,为全区基层善治创新提供“九江样板”。九江更成为佛山市唯一一个荣获“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称号的镇(街)。
九江在社会善治方面还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九江坚持以改革创新破解治理难点,农村股权成功实现“确权到户”,“三大平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财务监管平台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权(股份)管理交易平台)建设成为全区典范;全区首创“智慧流管”系统,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成功探索“三调入所”矛盾化解模式,发案数连续5年实现全区镇(街)最少,九江派出所获评“全国一级公安派出所”。全镇27个村(居)实现公共法律平台全覆盖,获评“佛山市依法治市工作先进单位”,成为全区“安全感”最高的镇街之一。
此外,九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赢得决定性胜利,共破获涉黑涉恶案件87宗,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3600多万元,社会大局更加安定有序、人民群众更加安居乐业。
五年成绩单
2016年~2020年
主要经济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从104.40亿元增长至149.65亿元,年均增长6.4%
工商税收总额从11.40亿元增长至20.15亿元,年均增长15.3%
五年累计落实投资项目75个,投资总额达280亿元
连续5年上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排名闯入前50名
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提速
传统产业赋能升级
九江酒厂、粤海汽车等9家龙头企业被认定为区“腾云计划”重点扶持企业,必得福、承安铜业、伽蓝洁具等15家重点企业竞相开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全镇涌现制造业“隐形冠军”14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83家,省、市、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共69家。
获批创建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获评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
年均鱼苗孵化量达1000亿尾,成功打造“中国淡水鱼苗之乡”“中国加州鲈之乡”。
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医卫用产业成功搭建“全球第一、亚洲第一、全国十强”的医卫用新材料三级梯队。
“招大商、大招商”结出硕果,日本东丽高新聚化、黑田汽车零部件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奥地利安德里茨智能制造等一批优质项目顺利落户,“九江制造”坚定迈向“九江智造”。
村改攻坚战全面打响
累计拆除整理低效土地6613亩,为产业发展腾出了广阔空间。
全区首创“区镇联动、征租结合”的开发模式,成功整理超3800亩的连片土地。
创新“国资统筹、跨镇联动”的开发模式,完成拆除地上建(构)筑物635亩。
聚焦城乡融合发展·宜居品质持续提升
城市魅力日益彰显
“一城两带”引领城市建设,儒林湾建设实现精彩开局,城市活力日益迸发。
酒镇大道等主要干道完成提升改造,镇域交通“动脉”愈发畅顺。
新建截污管网377公里,全面完成黑臭水体整治,“一河两岸”再现生态美景。
全力创建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新增绿化面积近2750亩。
探花公园、国风园对外开放,北江外滩公园雕塑闪亮揭幕,市民群众畅享“绿色福祉”。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三清三拆三整治”成效斐然,“厕所革命”深入推进,“田头棚”整治提升立竿见影。
“大市政”改革实现镇域保洁全覆盖,成功打造5个佛山市美丽文明村居。
城乡公共空间全面优化提质,“四小园”建设因地制宜、亮点纷呈。
“美丽源林”城乡道路改造提升项目高效推进、广受好评。
璜矶获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现代特色生态小镇魅力绽放。
聚焦基层善治·社会大局和谐有序
农村股权成功实现“确权到户”,“三大平台”建设成为全区典范。
成功探索敦根“五治”融合治理模式,为全区基层
善治创新提供“九江样板”。
成为佛山市唯一一个荣获“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
示范乡镇”称号的镇(街)。
五年累计查处违法建(构)筑物超300万平方米。
综合运用“4+1+N”联合执法机制,全面化解各类安全风险,获评“广东省安全社区”。
九江镇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建成投用,有效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全区首创“智慧流管”系统,智感安防小区建设全面铺开,升级改造超4400个高清监控视频。
成功探索“三调入所”矛盾化解模式,发案数连续5年实现全区镇(街)最少。
全镇27个村(居)实现公共法律平台全覆盖,获评“佛山市依法治市工作先进单位”,成为全区“安全感”最高的镇街之一。
共破获涉黑涉恶案件87宗,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3600多万元。
聚焦民生福祉·实事好事落地有声
九江颐养院获评广东省四星级养老机构;九江医院医技大楼、11个村(居)的社区幸福院建成投用,“健康九江”建设效果显著。
全区率先实现公办中小学校“智慧黑板”全覆盖,新(改、扩)建幼儿园4所、小学3所,新增学位1800个,中考上线率蝉联南海区“十七连冠”,“儒乡教育”品牌越擦越亮。
新增保障性住房143套,完成202间公房修缮改造,帮助百姓实现“宜居安居梦”。
九江镇委党校、党史馆、佛山首艘“红色渡船”及2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投入使用。
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潘健章等一批全国先进典型,以及“广东乡村振兴先进个人”关杰初等乡贤达士。
九江龙舟队扬威海内外,参与组建广东代表队征战第十四届全运会,参赛的六个项目均夺金;九江镇荣获“广东传统龙舟特色镇”称号。
五年接收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共计3.62亿元,“乐善九江”精神熠熠生辉。
聚焦效能提升·政府建设全面加强
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实施项目经理制,镇、村两级行政服务中心办件量超63万件。
强化对人大议案的监督跟办,共办理各类议案、建议和意见36件,代表满意率100%。
高效完成镇体制改革和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基层治理根基不断夯实。
镇、村、社三级人才培养计划稳步实施,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激发。
财政绩效管理不断加强,“三公”经费有效削减。
制定出台“一把手”权力清单和村(居)基层小微权力清单,基层权力运行更加规范。
工青妇、拥军优属、侨务、统计、老干及关工委等工作取得亮眼成绩。
展望未来
确定4个目标定位全速建设“南海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
/总体要求
/建成“南海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
展望未来五年,九江镇提出以建成“南海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为总体要求,以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地、城乡融合发展先锋、生态宜居典范、和谐幸福儒乡为目标定位,努力打造“智造九江、品质九江、美丽九江、善治九江”。
/目标1/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地
九江将继续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紧扣南海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部署和“两业融合”发展试点,立足九江实际,发挥九江所长,统筹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目标2/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先锋
九江将抢抓南海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窗口期”,坚持系统思维,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全面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争取在城乡融合发展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目标3/打造生态宜居典范
九江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扣南海区赋予九江“西部生态示范带”的区域定位,巩固生态本底优势,统筹推进文旅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高九江生态吸引力和文化软实力,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目标4/打造和谐幸福儒乡
九江将继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代表声音
儒林中学校长黄海青:
在九江教育系统工作了20多年的我,特别关注九江教育发展。未来几年,政府将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增加更多优质学位,特别提到要扎实推进九江镇初级中学和华光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可以预见,九江教育的整体布局会更加优化,区域教育竞争力会更强。相信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九江经济社会将取得更好的发展。
沙头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叶志刚: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将加大对城区老旧小区的改造力度,致力做好人居环境工作,我作为一名城镇社区的党委书记,对政府所提及的内容非常满意,我将结合自身工作,做好项目监督和跟进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
佛山市英儒启航技术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坚强: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科技赋能,让九江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我希望可以借助技术孵化器平台,发挥南海博士直通车服务站和广东省技术成果转化中心的资源优势,结合九江产业发展,为九江引入并培育高端人才团队,助力九江高质量发展。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何万里文/图珠江时报记者何万里沈芝强朱明菲通讯员吴淑玲刘颖君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