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九江酒厂有限公司高级勾调师刘新益:
坚守二十年 酿好每口酒

■刘新益(右)和同事在品基酒。

■刘新益获得“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1月12日,记者来到广东省九江酒厂有限公司(下称“九江酒厂”),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这款酒的主要原料只有大米和水,试想中国有那么多种大米,如果每一种米都酿出不同口感的酒,就能最大限度保证定制品质和个性化,保持新鲜的口感。”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九江酒厂有限公司高级勾调师刘新益拿起新产品鱼花竹系列向记者介绍。作为白酒国家级评委,他只需尝一口就能分辨出酒的香型、品类和发酵技艺等。
2020年中国酒类品牌价值200强报告显示,九江酒厂以134.5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中国米酒类品牌价值第一名。这离不开刘新益和同事申报建立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传承与努力。
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攻克难题
自2001年7月进入九江酒厂工作以来,刘新益一直从事新产品研发工作,凭着精湛技艺和专业技术,发现了很多影响白酒质量的微量成分比例关系,为九江酒厂醇产品风格定性和企业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贡献。入职20年来先后负责参与研发豉香型白酒新产品、米香型白酒新产品、兼香型白酒新产品、浓香型白酒新产品、黄酒新产品、果酒新产品、露酒新产品等二十多种新产品开发并成功上市。
刘新益与团队成员一起通过研究和技术改进,历经一年的试验,控制温度参数,克服了粤宴基酒杂醇油控制难题,根据一年四季温度不同控制不同酒曲、糖化和发酵温度参数,使粤宴酒品质有了质的飞跃,对酒体香味的呈现和酒体品质起到重大作用。
“整个酿酒过程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工艺,可能大家看起来很简单,其实里面反应变量非常多,像我们米香型白酒目前测算技术有600多种化合物,反应、催化、微生物代谢,那些物质就有600多种。”刘新益说,“不是说换个包装就是新品了,我们会做出其他香型的酒,和原来的风格与工艺完全不同。”就像是花了十几年研发与完善的“粤宴”,研发团队要想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与习惯,就要从源头上改变工艺。
白酒酿造工艺虽是一项传统工艺,但坚守陈旧思维只能逐步消耗品牌价值。在刘新益看来,工匠精神传承下来的不仅是“每天品酒过百次”的经验与坚持,更要在传承上不断创新,更符合时代的需求,“匠人代代相传,每一代人都有所进步。”
注重技艺传承培养非遗传承人
刘新益从事白酒钻研酿造技艺近二十年,成果丰硕,屡获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奖励,积累了丰富的白酒酿造技艺教学、生产、传承与创新、研发方面的经验。
为了在更高的平台上实现自身酿造技艺的升华,实现浓香型白酒酿造技能的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传承,2013年,刘新益和全国劳动模范崔汉彬申报、建设成立了“崔汉彬刘新益劳模创新工作室”。
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以来,一直以建设一流培养基地,吸纳一流的师资队伍,构建一流的培养模式,培养一流的技能人才为目标,刘新益和同事制定了培训学员奖励方案和工作制度,方便学员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了培训资源共享。
经过几年的发展,九江酒厂先后培养出1位全国劳模、1位广东省劳模、3位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1位南海区劳模,“崔汉斌刘新益劳模创新工作室”也改名为“九江酒厂劳模创新工作室”。
2020年中国酒类品牌价值200强报告显示,九江酒厂以134.5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中国米酒类品牌价值第一名。这离不开九江酒厂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传承与努力。
作为九江双蒸第十七代非遗传承人,刘新益始终坚定不渝地把理想信念定格在酿酒事业上,深钻业务、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无私奉献,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炽热的激情投入工作,用忠诚与精湛技术精心培育出了一批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工作扎实、创新意识强的复合型人才。
文/珠江时报记者何万里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