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发力五大行动写好“美丽文章”

■水南社区龙一公园美景。

■敦根社区内,居民的房子外墙画上了漂亮的彩绘。

■九江各村居环境越来越好。图为水南社区。

■九江通过丰富的活动吸引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图为垃圾分类主题涂鸦活动。
2019年,九江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决议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议案》;2020年,九江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决议了《关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美丽行动计划的议案》。从去年“三清三拆三整治”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到今年“四家”美丽行动计划的推进,建设美好家园,在顶层设计方面层层加码,彰显了九江全镇上下造好人居环境的决心。
9月22日,在九江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上,与会代表审议了《关于推进九江镇农村人居环境美丽行动计划工作情况报告》。今年九江镇在前期245个经济社全部通过干净整洁经济社考评验收的基础上,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把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美丽行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纳入政府重点工作任务进行督查督办。围绕“美丽家园”“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园区”“美丽廊道”五大美丽行动,奋力写好“美丽文章”,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美丽行动计划,为九江建设美丽宜居村,贡献代表力量。
广泛宣传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走进敦根社区,干净整洁的道路映入眼帘,河涌边上坐着许多街坊,他们或在拉家常,或在下象棋,生活很是悠闲。这样的宜人美景,得益于“洁家美家”活动的开展。
“只要我手脚灵活,还能做事,就会积极参与每一场志愿活动,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身穿志愿马甲的80岁街坊李妹娟,正在为敦根社区停车场花基种花。像她这样的身影,在社区内并不罕见。
自敦根社区开展“洁家美家”活动后,总有这么一群人,她们身穿志愿马甲,拿着工具,行走在社区每个角落,为保持大街小巷的整洁而努力。她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敦根社区巾帼志愿者。
“活跃、和谐、热爱做志愿者、一家人。”敦根社区巾帼志愿队副队长李淑英用四个词来介绍他们的队伍。这支志愿队由社区内的家庭妇女自发组成,队员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30多岁,队员间年龄跨度虽大,但因为“热爱做志愿者,希望社区更加干净美丽”的信念走到了一起。
这背后离不开敦根社区人大联络站的积极宣传,该站的代表主动带头,认真清理房前屋后杂物及垃圾,清理墙体小广告,并自发组成宣传队,向居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摒弃生活陋习,提升文明素养,优化村居环境,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九江以敦根社区为试点开展“四家”行动,率先开展党建引领“领家、洁家、美家、和家”四大行动,成功创建“最美庭院”23户,“美丽庭院”和“洁净家庭”20户,从“小家”着手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以“小家”美带动“大家”美。
以敦根社区为先进典型示范,九江还着力打造“岭南文韵”与“乡村创产”相融合的“精品下西”,以及“正道烟桥、和善水南、乐善下东、诗意海寿”特色村居。现时,“1+4”示范村建设加速推进,特色精品示范村下西社区已完成整体乡村振兴规划设计及一期20个工程项目,烟南、下东、水南、海寿4个省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初步建成。
主动参与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大家一起加油,分工合作搞好市场环境卫生清洁,特别要注意清除卫生死角。”9月9日,在九江镇洛浦市场,九江镇人大代表、下西社区党委书记张仕成向身边的党员志愿者发出“号令”,组织参与卫生整治行动。他们手持大扫帚、垃圾铲等工具,清理农贸市场内的垃圾,干得热火朝天。
自九江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镇人大代表着力发挥示范作用,主动参与,从自身做起,讲文明、树新风,主动担起建设美丽家园责任,带头开展环境整治、公厕革命、村居巷道清洁行动,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人大代表走在前、干在先,广大群众紧跟上”的整治氛围。
近年来,由于供电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即“三线”)乱拉乱挂,造成线路杂乱无章、跨越缠绕、强弱电不分等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九江镇市容市貌,还制造了管线消防安全隐患。九江镇人大代表黄绍源提出建议,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九江“三线”整治模式,助力九江镇乡村振兴发展。现时,由九江城管局牵头,由黄绍源所在运营商单位开展“三线”整治,目前整治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关帝巷环境较差,希望能帮忙处理。”在今年3月,有居民反映万寿街关帝巷存在脏乱差的现象。儒林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随即组织人大代表、党员志愿者、街坊骨干共25人为关帝巷进行“微改造”。大家发挥才能美化公共空间环境,对小巷的旧墙体、窗户等重新粉刷并进行墙面彩绘,提升小巷魅力,给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同时,发挥街坊守望相助、自觉管理、居民自治的作用,对“微改造”后的关帝巷进行日常维护。
“现在路面平整了,墙面也整洁了,一出门就让人感觉心情非常舒畅。”家住万寿街关帝巷的李女士看着改造后的街道说,“以前这条路很多房屋门窗破烂,外墙脏乱,而且到处张贴着小广告,感觉非常压抑。经过改造后,小巷环境好多了,现在每天我都来这里进行晨练。”
据了解,九江牢牢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以23个村居为主体,从建设规划、环境整治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提升以及基层治理方面梳理出301个乡村振兴建设项目,总投资达2.3亿元。截至8月底,已启动项目134个,其中98个项目已完工,人居环境持续向好。
监督支持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7月15日,九江镇人大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视察暨监督座谈会;7月16日,九江镇13名区人大代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执法检查……人大代表积极发挥作用,加强对人居环境等方面的监督,督促相关单位做好人居环境工作。
7月15日,镇人大代表在梅圳大谷涌看到,河涌较之前更干净整洁,水面还有工作人员在清理垃圾。据了解,九江开展梅圳大谷涌全段11.6公里清淤、护岸工程,已完成2850米木桩护岸、50790立方米清理淤泥工作,完成总工程量的70%,预计9月全面完工。
九江计划在11个村居68个经济社建设约27座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和92公里排水管,目前项目正加快推进,8个村居38个经济社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3%。
此外,九江将城管工作向村居延伸,建立督导检查机制,“日日检、周周评、月月计”,层层传导压力,以督促改。自8月初实施以来,全覆盖检查23个村居105次,发现存在问题253宗,督促完成整改210宗,整改完成率达83%。
九江人居环境整治亮点
●烟南、下东、水南、海寿4个省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初步形成规划设计,完成一期工程项目9个,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示范带动作用显著。
●敦根社区率先开展党建引领“领家、洁家、美家、和家”四大行动,成功创建“最美庭院”23户,“美丽庭院”和“洁净家庭”20户,以“小家”美带动“大家”美。
●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率先在部分村居和公共机构试点开展,公园广场、市场周边道路、主次干道路等公共空间已增设四分类垃圾桶14组、两分类垃圾桶115套。
●牢牢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23个村居为主体,从建设规划、环境整治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提升以及基层治理方面梳理出乡村振兴建设项目301个,总投资达2.3亿元。截至8月底,已启动项目134个,其中98个项目已完工,人居环境持续向好。
●计划在年底前完成全镇137个标准化公厕的提升改造。截至8月底,已提升改造公厕10座。
●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已与238家餐饮企业签订餐厨垃圾收运协议;截至8月底,全镇共计处理生活垃圾48226.99吨、大件垃圾4101.16吨、餐厨垃圾3319.83吨、绿化垃圾279.4吨。
●计划在11个村居68个经济社建设约27座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和92公里排水管。目前8个村居38个经济社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3%。
●开展梅圳大谷涌全段11.6公里清淤、护岸工程,已完成2850米木桩护岸,50790立方米清理淤泥工作,完成总工程量的70%,预计9月全面完工。
文/珠江时报记者沈芝强朱明菲通讯员陈国杰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