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泳安全隐患大,今年佛山 110共接报溺水警情14起
游泳记得选择这些正规泳池

九江持证游泳池名单
警方提醒
广大家长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子女不要到野外河涌、池塘、水库等没有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可选择去有保护措施的正规游泳场馆游泳。
游泳“六不准”要牢记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不要去九江这些野泳黑点
●真龙物流园路口桥下河流
●沙头南海中学分校对出河流闸口
●沙头北江大堤人字水闸至北村段
●北村五约村高速公路桥底河段
●沙口自来水厂到望海观音庙西江段
●西江铜鼓滩段
●沙咀四闸河涌段
●镇南对开西江边
炎炎夏日,游泳成为许多市民的消暑方式,一些大胆的游泳爱好者,甚至喜欢在野外水域过把瘾。但野泳有风险,下水要谨慎。
截至6月23日,今年佛山110共接报溺水警情14起,全部为野泳溺水,其中成功救援9人,另有5人溺亡,年龄在18岁至39岁之间。
母女带泳圈野泳险溺水
6月26日9时许,佛山110接到群众报警称,在高明荷城灵龟塔公园对出河涌,有2人因野泳被困河中无法上岸,情况十分危急。
接报后,在佛山110的指令下,佛山市公安局高明分局荷城派出所民警及巡警仅用时3分钟便赶到现场。
到场后民警发现,被困河中的两人都带了游泳圈,在距离岸边20米左右的位置,正沿着下游漂去,水面上还有明显的回旋涡流。
民警立即开展紧急救援,最终,两人被顺利推回岸边。据了解,两人为母女关系,当天天气炎热,在灵龟塔附近玩耍时,母亲赖女士一时兴起,就带着10岁的女儿下水游玩。
尽管套有游泳圈,可是她们很快就被水流带离岸边十几米,虽然赖女士使劲地向着岸边游,但也只能看着自己和女儿被急流越带越远。无奈之下,只能向岸边群众大声呼救。
所幸,由于民警救援及时,母女两人身体并无大碍。
男子野泳溺水死亡
幸运并非一直跟随着野泳者,今年以来已有5人溺亡。5月4日18时许,佛山110接报,在禅城区南庄吉利万科城对出河道,一男子野泳溺水,急需救援。
接报后,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马上指派民警到场搜救,并联动消防和医院等相关部门前往救援。然而,因河道水流湍急有暗流,且夜晚无灯光视线受限,蛙人全力寻找,仍未找到溺水者。
5月6日9时许,有群众在南庄醒群江边发现一名溺亡男子,经调查,证实该男子正是4日晚上因野泳溺水失踪的关某。
发现有人溺水请拨打110
夏季,特别是进入“龙舟水”时节后,河水水位上涨,水流不仅浑浊且湍急,在部分河道区域更有可能形成漩涡、暗流,过往船只形成的波浪也会对游泳者造成伤害。
很多人以为只要会游泳,在水里就很安全。实际上,在水库、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游泳,可能会被水草缠住脚、碎石划破脚,或者陷入淤泥中,进而发生意外。而且一旦腿部抽筋、身体疲劳等,也可能导致溺水。
6月22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特发布2020年第3号预警严防溺水。预警提醒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学校务必引以为戒,认真落实防溺水工作各项要求,尽最大努力防止此类事件发生。
如果市民见到有人溺水,切不可贸然去救,应大声向周围群众求助,尽快拨打110。若条件允许,通知附近的专业水上救生人员或消防人员,并寻找附近的竹竿或绳索等物品,递给淹溺者,不要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
文/珠江时报记者沈芝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