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您品读村居干部的战疫日志

■冯耀新(右一)与社区工作人员谈论防疫工作。

■岑昌木(右一)走进小区开展防疫工作。

■张钊荣(左三)介绍社区防疫工作。

■何礼华(右一)在守卡。

■区发洪在渡口检查防疫工作。
坚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靠社区;抓好社区防疫,关键在党员干部。在九江,各个社区党委书记、党员干部主动踏上疫情防控“主战场”,肩扛责任、顶住压力、靠前指挥,带领社区干部奋战疫情一线,守护百姓健康安全。
工作日志
A
“防疫工作不能等,不能被动”
姓名:冯耀新 职务:朗星社区党委书记
“虽然疫情渐趋稳定,但大家也要站好每班岗,不能有丝毫松懈,辛苦了!”21日上午8时许,冯耀新回居委会上班前,先来到社区内的疫情防控岗亭,为值岗人员加油鼓劲,这也是他近两个月以来每天的“指定动作”。
对于去年4月才担任社区党委书记的冯耀新来说,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凭借着20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对朗星社区各项事务的熟悉,让他更有底气应对挑战。“防疫工作不能等,不能被动。”他始终坚守着该信念,动员各方力量积极投入到社区防疫和复工复产工作中来。
在岗亭停留片刻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回到村委会,认真研读镇防疫指挥部每天下达的工作要求,并及时传达给防疫一线工作人员,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在他看来,作为社区书记,首先做好统筹协调工作,这不仅需明晰镇防疫指挥部各项工作要求,更要时刻掌握辖区内的最新动态。为此,每天他总不忘关注社区中各个微信工作群的最新消息,整理归纳反馈意见,针对重点问题进行跟进处理。
上午去农田看看,下午到企业走走,这也是他现时每天工作中的常态。一年之计在春,朗星社区以传统农业为主,冯耀新经常走到田头,与养殖户交谈了解他们的春耕情况。数天前,一养殖户向他反映,怀疑是由于鱼塘整治工程,导致河涌水流不畅通,进而影响了本地鱼塘养殖。得知情况后,他迅速联系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处理,让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目前,朗星有厂企56家,冯耀新已经逐一走访,尽力协助他们解决复工复产中所遇到的问题。
工作日志
B
“职责所在,一个电话随叫随到”
姓名:岑昌木 职务:沙头社区“两委”干部
20日深夜12时许,正准备入睡的岑昌木突然接到了小区物管的来电,反映一住户刚从疫情发生地回到了小区。他连忙做好个人防护,立即赶往该小区,向住户明确现时疫情返回地人员相关政策,安排后续防疫事宜。
这样不宁静的夜晚,对于他来说早已习以为常。自疫情发生后,作为村居“两委干部”的他,始终坚守一线,认真履行职责,跟进处理疫情发生地人员排查、隔离等相关工作。曾有一天深夜,他连续跟进3户从外地返回的家庭,协调做好防疫工作。
“疫情期间哪有分什么休息时间,职责所在,一个电话打过来就要随叫随到。”他说,疫情之下,没有局外人,他只是如同其他社区工作人员一样,每天竭尽所能地为防疫贡献自己的力量。
21日早上,岑昌木早早起床,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后,马上跟进另外一户刚回到沙头社区的小区住户。只见他耐心地向住户解释相关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一番劝说下,该住户最终愿意配合工作。他按照规定,将住户送至镇内集中医学观察点进行检测和后续隔离工作安排。
待安顿好住户后,他回到社区,已经接近中午12时。在短暂的采访时间里,只见他不断地接到电话,解释当前相关防疫政策,沟通联系物管小区最新动态,甚是忙碌。
随着镇内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大量外地人员回流到九江,岑昌木的日常工作就越发繁重。现时,他每天都要跟进处理十多名疫情发生地返回人员防疫工作,从早上忙到晚上。面对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他并没有任何怨言,还说:“作为社区干部、党员,我必须义无反顾,只有大家安全,才有小家幸福。”
工作日志
C
“做实社区防疫
居民才能更安全”
姓名:张钊荣 职务:上东社区党委书记
传达上级防疫精神、部署社区防疫工作、及时协调人员守好关卡、加强日常巡逻……疫情期间,上东社区党委书记张钊荣异常忙碌。
每天,他起床后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疫情情况,回到办公室后及时收阅文件,调整社区防疫工作。“社区有3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7300多名户籍人口、厂企130多家、‘三小’场所近200家。”张钊荣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做好人员密集区域防疫工作,最终觉得要在重点人员筛选、村民防疫意识提升、关卡设置等方面下手。
该社区年初时,每个经济社都有几场开灯、满月酒等大型聚众活动,张钊荣收到上级通知后,马上安排人员跟进处理,及时劝散近百场酒席,同时关闭文化楼、信仰堂等。“毕竟大家都比较熟,知道谁搞酒席,一个电话过去大家都配合。”张钊荣说。
张钊荣每天围绕工作重点,做好一盘棋统筹,及时查漏补缺,“有小组反馈人手短缺,我们还临时招了几十名治安人员加强日常巡查。”张钊荣说,在做好社区统筹工作的同时,他还每天定时巡逻关卡、上门走访等,做实社区防疫工作。
每天巡逻时,张钊荣除了解关卡情况外,还经常驾车下去巡逻,及时了解村民防疫工作,在巡逻时,他尤其关注文化楼等公共场合。“只有做实防疫工作,社区的居民才能更安全。”张钊荣说。
工作日志
D
“社区防疫要
‘硬核
’,更要人性化”
姓名:何礼华 职务:江滨社区“两委”干部
“你好,我帮你测下体温,体温正常。”3月23日,江滨社区两委干部何礼华带领卫生助手、社卫中心医生上门对新转居家医学观察的对象做测温工作。何礼华除做好该项工作外,还参与到社区关卡值守、小区卫生监管等工作。
江滨社区作为城镇社区,有近39个物业商住小区,人员较为密集,有些小区没有物业公司。作为分管卫生工作的何礼华,深知防疫工作要做好,卫生问题也是头等大事。她和其他干部经常到各居民小区了解情况,并向小区派送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指导小区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杀菌,同时做好防疫监管。
从疫情发生至今,何礼华及社
区其他同事一直奋战在一线。“在誉江华府有个居家隔离家庭的女儿,突发肠胃绞痛,浑身不舒服,我收到求助后,马上向镇相关部门寻求协助,另外迅速安排同事李日强与该对象对接,一路护送其到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就诊;还有一次,该对象女儿晚上11点多发高烧,他也护送他们去医院就诊。”何礼华回忆道。
回访隔离对象时,何礼华还特意把一些对象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和疑惑一一逐条登记,针对需要情绪疏导的对象,及时向社区社工反馈,由社工进行心理开导。“换位思考,有好多东西细节需要我们去落实。”何礼华说,社区防疫,除了硬核,更需要人性。
工作日志
E
“每日的主战场就是往返两地的渡口”
姓名:区发洪 职务:海寿村党委书记
从正月初二开始,海寿村委会根据镇政府的要求,严禁探亲人员进入海寿村,并实行非海寿村民禁止搭乘措施。“每日的主战场就是往返两地的渡口!”海寿村党委书记区发洪说,防疫工作开展以来,他和四位拍档每天轮流驻守渡口,负责渡口每日的防疫工作。为了减少村民候船可能形成的聚集,他利用岛上的环岛广播,向村民宣读当日搭乘船只的班次,提示村民搭乘船只的时间,一到搭乘时间就登船,减少人员聚集的风险。其次,在每天中午晚三个时段,进行半个钟的防疫知识宣读,向村民传达最新的防疫知识。
在复工复产方面,海寿村民多
数以鱼塘养殖为主,以往村民出售鱼,都要请人进入海寿帮忙,还要联系买家现场购买和装货。如何解决村民出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海寿村委会要求每日只允许一个鱼塘出售,并且要进行人员、车辆的报备,一切手续通过后,才能进入海寿。
为了解决村民售鱼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不必要风险,海寿村委会采取专人、专门、专船的举措加以应对。区发洪表示,以往村民出鱼,都是塘主一手完成,买方多是外省客户。现在他们派出专人负责现场销售,专门安排船只协助买家车辆搭乘进入,并且对搭乘的车辆进行全车消毒,对车辆人员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信息登记。
统筹/见习记者何美芬文/图见习记者邓泳雯沈芝强李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