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 他们是九江最美“逆行者”

■坚守在防控前线的医护人员。

■陈茂池在防控一线排查陈茂池在防控一线排查。。

■网格员协助村居检测进入村居人员体温。

■关嘉碧通过电脑查阅出租屋信息。

■共森洪在入户排查。

■曾浩昌在回收废弃口罩。
2020年以一个不寻常的春节作为开篇,一场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迅速打响。当我们在家中安逸地刷朋友圈、抖音,感叹着足不出户的无聊时,却有一群最美逆行者,义无反顾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坚守各自岗位,用心用力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期,让我们一起走近奋战在一线的各个典型人物。
医护人员迅速响应坚守防疫﹃最前线﹄
救死扶伤是每一位医者的天职,越是艰难的时刻,越需要挺身而出。在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全体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守护九江居民健康。
1月23日当晚,医院连续接诊了两个具有新冠肺炎关症状的患者。当时,正在吃年夜饭的急诊科医生曾醒东接到通知立马赶回医院。回到医院,他先到发热门诊,按照之前培训的流程做好充足的防护,继而诊疗、请会诊等,直到最后排除了这两位有相关症状的患者,一切有条不紊。
其实,当晚很多一线的医护人员如同曾醒东一样临时被召集回,奋战到深夜。“虽然吃饭时,很多的饭菜已经凉了,但大家都毫无怨言。“疫情面前,作为医务人员,大家就是保卫国家的‘战士’,不能畏惧,不能退缩,大家定必全力以赴保护我们的家园,抵抗病毒!”曾醒东说。
而该医院ICU医生区永定自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后,作为中共党员的他,为了周边群众的健康,出于自己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积极投身在最前线工作,主动报名调任发热门诊工作。
还有,原急诊科护理组组长马亚清现成为了急诊预检分诊处值班护士。原本计划春节回茂名过年的她,听到疫情爆发后,主动放弃过年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机会,取消休假回医院上班。“虽然过年不能回家,父母会有些失望,但是家什么时候都能回,这场无硝烟的战役,更需要我们!”马亚清相信,这场“战疫”,必定会打赢。
医院医务科李杰华主任表示,从疫情发生开始,医院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1月19日起,医院开始动员全院医务人员(除已回家的人员外),全部取消休假,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并且向全院发出“若有战、召必回”的动员,全院医务人员积极响应,已回家的同事纷纷提前结束休假回院。
在1月26日发出预备志愿者队伍救援队征集号召,在短短一天时间内,共有15名医务人员报名参加预备志愿队,表达了为了人民的健康、疫情的防控,无惧冲上第一战线的决心。
60岁民警争着上前线只为早日打赢这场战﹃疫﹄
“大家都很辛苦,不能因为我快退休,身体不佳,就有借口不值勤。”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60岁的“老兵”,九江交警中队民警陈茂池毫不犹豫地披挂上阵,迅速投入到了抗疫一线,为防控疫情做贡献。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南海公安分局全体民警辅警取消休假,按照上级部署,九江交警中队在辖区设置了三个联合检疫检查站,实行24小时值守,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检疫检查。
根据安排,即将退休的陈茂池可以不参加九江交警中队的日常值班,但看到其他同志都舍小家全程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知道中队警力短缺,他马上向上级反映,强烈要求安排他加入战斗,与其他同事一起到检疫检查站执勤。
然而,九江交警中队考虑到他年龄确实偏大、又是即将退休了,原本不打算答应他去检查站,或只安排他在白天执勤,但陈茂池坚持要求说:“我知道大家都很辛苦,希望多了我一个就能减轻一点工作量,为了早日打赢这场战‘疫’,我能顶得住!”就这样,60岁的他,上了检疫抗疫第一线。
熟悉陈茂池的人都知道,前些年他患过血小板方面的疾病,曾经住院治疗过一段时间,身体欠佳。但他一工作起来就忘记了他的“病”、忘记了他的身体和年龄。在抗击疫情工作中,他始终坚持着这份本色,这份共产党员和“老兵”的本色。
根据检疫检查站的勤务安排,每个检疫检查站分为四班,每班需要执勤6个小时,期间,必须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检”。指挥拦截车辆、检测人员身份和体温、耐心解释说明、录入信息资料,一上岗,就需要连续6个小时不停地来回走动,一点也马虎不得,工作强度很大,对于年轻人来说还好,但对于60岁的“老兵”陈茂池来说,这不仅仅需要坚持,还需要坚强的毅力。陈茂池硬是像“小伙子”一样坚持下来了,还出色地完成了每次检疫检查任务,执勤期间,他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没有出过一次纰漏。
陈茂池说,自己马上就要退休了,就要脱下这身警服,要把疫情防控阻击战当作一次决战,不能给自己的从警生涯留下遗憾。
党员网格员值班守一线不值班就做后勤
协助社区入户摸底排查、为居家隔离对象提供代购服务、巡查公共场所劝散聚众人群……连日来,九江镇26个社区233名网格巡查员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守护市民安全。
1月24日晚,本是阖家团圆、充满欢乐的徐夕夜,正在岗亭轮值的九江镇英明社区网格巡查员廖锦明、关冠杰却不禁紧张了起来,只因他们收到了群众反映,社区内一名疫情发生地人员正连夜赶回英明。
“我们必须要及时找到那名人员,避免他与辖区市民接触,以防疫情在村居蔓延。”廖锦明说,得知信息后,他们提高警惕,认真排查进入村居的车辆和人员,仔细核对身份信息。
他们在岗亭周边找到了该名来自疫情发生地人员后,立即致电村委报告情况,并陪同他回到村委进行测量体温、检查资料、验证身份等流程。后续,英明社区也对该名人员进行隔离,及时阻断了其与辖区市民的接触,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作为一名党员,在这种特殊时期就应该坚守在防疫一线,更加认真细致好本职工作,保障群众健康。”廖锦明说,他从1月22日开始参与防疫工作,协助村居开展社区开展排查、摸底工作,每天工作十二三个小时。在非值班时间,他还主动参与到后勤工作中,为值守人员送饭、送水。
同是英明社区的网格巡查员,关亮兴则化身“外卖小哥”,为居家隔离的人员购置生活所需品并送货上门。“我和隔离对象都加了微信,他们有需求的话,直接在微信上告知我就可以。”连日来,他还每天两次协助护士为被隔离人员测量体温,检查中积极宣传防疫工作,做好人员心理疏导工作。
据悉,为进一步做好九江镇疫情防控工作,1月26日,九江镇政务办根据镇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立即动员全镇233名网格员全员参与防疫阻击战,所有网格员结束休假协助社区开展排查、摸底工作,成为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的逆行者中的一员。
流管员怀孕五个月逐户排查出租屋七百多间
“妈妈!妈妈!”女儿稚嫩的叫声让正准备出门上班的关嘉碧愣了一下,眼眶顿时湿润,她向女儿挥挥手便匆匆赶往江滨流管站。疫情就是命令,从大年初二(1月26日)起,接到疫情防控工作任务的她就和全体同事一样,取消休假,匆匆告别家人,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她就是九江镇流管局网格专管员关嘉碧。
社区防控,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一到江滨流管站,关嘉碧便马不停蹄地忙了起来,她要和同事深入到每一户出租屋,开展全面摸排。
“新年好啊!”与出租屋主打交道,也讲究技巧。每当去到自己管辖的网格出租屋,在进行简短的春节拜年后,关嘉碧便巧妙地话锋一转直入“抗疫”主题,逐一排查每幢房屋的居住人员情况。
“哪个房间有人居住?房间里住的是哪个省份的人?在哪个单位工作?”在详细询问的同时,她的眼睛紧盯着流管系统,手指在居住人员花名册上逐一比对。“‘三合一’的审核方式,对摸排居住人员信息更准确,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关嘉碧说。每每询问完后,她都不忘向出租屋主和住户们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叮嘱出租屋主落实管理主体责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初二整整一天忙碌完,关嘉碧已经对其管辖的网格内的714个房间完成了逐一排查。其实,连日来坚守一线的她还是一位怀孕五个月的妈妈,但她始终不放松、不退缩。她说:“抗疫面前,我们都应该坚守工作岗位,为全镇防疫工作出一份力量。”
据了解,关嘉碧所在的江滨流管站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始终做到不缓报、不漏报和不瞒报,每天提供准确实时的流动人员大数据信息,为九江镇疫情防控工作筑牢根基。事实上,关嘉碧也是近期在抗疫阻击战中辛勤付出的九江镇全体流管人的一个缩影。在严峻的疫情防控中,九江镇流管局的每一位队员都不畏艰辛、勇挑重但,始终冲在防疫最前线。
儿子才出生五天他放弃陪产假赶回前线
2月3日,九江城管局执法人员区森洪正在忙碌地参加儒林社区的入户排查,对辖区内居民开展全面入户排查和登记造册,积极关爱留守人员,做好回流人员自行隔离劝导。
2012年,区森洪成为九江城管局一名执法人员,这些年工作中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是同事们眼中的“老实人”。疫情防疫攻坚战打响之时,他正在里家陪伴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我在单位微信群里得知我们城管局因抽调了一部分人员到去儒林社区协助入户排查,防疫工作任务很重,人员紧缺,所以我就跟局领导联系,放弃休假回来上班。”1月23日,区森洪在医院迎来了可爱的儿子,1月27日才将妻儿从医院接回家,听到单位参加防疫工作人手不足,立即响应号召,告别妻儿,主动请缨加入到疫情战斗一线,积极参加市容管控和违规销售活禽等违法行为查处工作中去,更主动报名参加协助儒林社区开展的全面入户排查工作。
到岗之后,区森洪就立即投入到防疫工作的战斗中,起早贪黑,从未有半点松懈。身在一线虽然很苦很累,但是他从不抱怨,他说:“城管局和家里的妻儿永远是我坚强的后盾。”
“我爱人对我的工作非常支持,她也是我们城管局的一名执法人员,明白我们的职责所在,更以我为荣,鼓励我做好儿子的榜样。”在此之前,区森洪和他的爱人刚刚双双荣获2019年度九江城管局优秀执法人员称号。
他是﹃美容师﹄,更是群众的﹃守护者﹄
“高佬,过来喝杯水先,一会再扫了。”面对街坊热情的招待,九江镇环卫工人陈建祥摇了下手,道声谢谢后,继续埋头苦干。
不怕苦不怕累,只想为防控疫情出点力。陈建祥做环卫工人已有8年。在疫情发生后,他率先表态,听从组织安排,并安排好人员配合其他组做好卫生工作,有时候人员不足时,他还去帮忙消毒、扫地、清理下水道。
“在这特殊时期,虽然我不是一名党员,但我要按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服从组织安排,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陈建祥如是说,放松心态就好,其实疫情没那可怕,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带领同事做好镇内卫生,疾病也会少一些。
疫情发生后,口罩的使用量急增,为了做好后续的工作,九江市政部门在各城镇社区设置了数十个口罩回收点,并安排了专人专职清理。曾浩昌就负责这项工作,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出门,沿途清理口罩。“我要在3个小时内完成这项工作,每天重复2次。”曾浩昌说,疫情当前,刻不容缓,“我们环卫人,一声号令,都挺身而出,始终奋战在防控一线。疫情不止,人员不散!”一路上笔者发现他没有喝过水,原来,他为了赶时间,中途都不敢上厕所和洗手喝水,怕耽误时间,“要把废弃口罩拿去给九江医院做后续清理工作。”
“一天最多可以清理4公斤口罩,最少也有2公斤。”九江镇市政工作人员介绍,自从加大了对废弃口罩回收点的宣传力度后,市民的意识越来越强,都会主动将用过的口罩投入专用的口罩回收桶。
如同陈建祥、曾浩昌一样,九江有着数百名环卫工人,他们默默地做着最脏最苦的活,是一座城市的“美容师”,美化九江这个城镇。然而,疫情开始后,他们身上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城市“美容师”转变到群众“守护者”。
统筹/邓泳雯撰文/邓泳雯沈芝强供稿梁平区玉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