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19年11月2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379212677

    • “九江龙”夺双冠

    第01版:379212678

    • 践行初心使命 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01版:379212679

    • “渔耕粤韵”文化节23日晚举行闭幕式

    第01版:379212680

    • 上西先锋经济社荒地“变身”美公园

    第01版:379212681

    • 骗子冒充“警察”骗走女子48万

    第01版:379212682

    • 做好六点预防流感

    第02版:重点

    • 深入一线视察 点赞优秀做法
    • 紧抓重点区域 确保安全作业
    • 企业存安全隐患被责令停电整顿

    第03版:378512663

    • 践行初心使命 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04版:379812692

    •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致力解决民生问题

    第05版:379712690

    • 创新活动载体 让主题教育入脑入心

    第05版:379712691

    • 扎实推动主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第06版:379012674

    • 如何推动九江发展?党群齐献“好点子”

    第07版:379912693

    • 向世界再出发

    第08版:378712669

    • 三代人为国赞歌

    第08版:378712670

    • 绿水青山 如影相随

    第09版:378812671

    • 九江,我的家

    第10版:379512686

    • 五台天缘

    第10版:379512687

    • 舞动新时代

    第11版:社区视窗

    • 打造特色路线 品味敦根庭院之美
    • 严查消防隐患 保障辖区安全

    第12版:多彩社区

    • 九江两支龙舟队夺赛事冠军
    • “渔耕粤韵”文化节获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第13版:十年百万图

    • 荒地变公园 村民又多个休闲好去处
    • 拆旧建新增学位 为九江引人才

    第14版:平安九江

    • 警惕 骗子冒充“银行职员”、“警察” 骗走女子 48万元
    • 再婚不是变更抚养关系的法定事由

    第15版:大声公

    • 邀您体验“看得见的安全”

    第16版:健康九江

    • 严防占道经营,保障道路畅行
    • 焚烧垃圾危害健康执法人员速灭火
    • 烧烤店冒烟 城管劝阻
    • 嗨! 九江公信 诚邀九江街坊齐报料
    • 预防流感,接种疫苗最有效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14:平安九江

警惕 骗子冒充“银行职员”、“警察” 骗走女子 48万元

2019年11月20日

    20万元、1.5万元、10万元、8万元、2.5万元、2万元、4万元共计48万元,在“银行职员”、“警察”轮流“恐吓”下,九江女子小罗被骗48万元,目前案件还在侦查当中。

    11月12日下午3时许,小罗手机接到一条短信,短信称小罗在某某银行申请了贷款,而小罗当时认为这是垃圾短信,随手便删除了。直到下午6时许,小罗又接到一位自称是“银行职员”的电话,称其正在申请贷款,小罗当即否认,但对方仍不依不饶,称需要其和当地公安机关进行沟通证明贷款不是其本人申请。

    说着对方马上将电话转接过去,有一位自称是某地派出所的民警“李警官”让小罗添加QQ进行沟通。“李警官”使用QQ语音功能与小罗对话,声称小罗的手机会被人监听,于是挂断电话使用短信发送了一个网址给小罗。“李警官”解释说该网址是一个检测监听黑客去向的软件。彷徨的小罗糊里糊涂地按照对方要求操作,点击链接安装查监听软件,果然查询到有人盗用小罗的身份资料实施诈骗。为了查证小罗的清白,“李警官”要求小罗把银行卡号码等资料告诉对方。随后又提供给小罗一个网址,让其登录该网站上并输入银行卡账号资料,还要查询其名下所有的信用情况,指令小罗下载多款借贷软件,把所有的借贷额度提取出来,转入对方指定的“安全账户”里面。短短几个小时内,小罗在不同借贷软件和银行卡信用额度中分别提取和贷款共计48万元。随后小罗发现自己被拉黑,意识到被骗的小罗马上报警。

    民警提醒广大群众,如接到“公检法”或“银行职员”等此类电话,请提高警惕!需要转账汇款,请直接挂断电话;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交出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资料;一旦发现被骗,请保留截图等相关证据,第一时间报警。

    相关链接

    信用卡提额

    骗术揭秘 犯罪分子利用受害人对快捷支付与银行相关业务知识的缺乏,谎称可以提高信用卡额度。获取受害人的信任后,再诱导受害人提供手机验证码,以骗取钱财。

    应对策略 不要轻信网上的中介机构,信用卡提额是累积而来的,无法直接提高。一定要通过正规流程办理提额手续,银行会通过评估系统确认额度的。

    虚假通缉令

    骗术揭秘 犯罪分子通过制作虚假刑事逮捕公文或法律通知书,骗取受害人信任,利用受害人急于撇清涉及案件的紧张心理,引导受害人通过转账来证明清白,从而骗取

    钱财。

    应对策略 公安机关绝对不会让公民个人上网查询通缉令、逮捕令,公民个人也绝对无法登陆公安专网。公安机关绝对不存在“核查账户”,也绝对不会让公民转账汇款到私人账号。遇到这种骗术,一定不要相信。

    无抵押贷款

    骗术揭秘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消息,以“月息低,无需担保”为诱饵,称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一旦受害人信以为真,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要求转账。

    应对策略 建议同学们通过银行等正规途径办理贷款业务,贷款时需先给保证金或者利息的,一般为骗子。

    撰文/沈芝强 供稿 朱明菲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