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善政智治,减繁增效”观察体验活动在桂城举行
瞄准“减繁智治”零距离服务群众

■工作人员帮助市民办理相关业务。 珠江时报记者/黄永程摄
1月5日,南海“善政智治,减繁增效”观察体验活动在桂城街道行政服务中心举行,由两代表一委员、工程建设项目体验官、政务服务监督员、普通企业、市民代表等组成的观察体验团参加了本次活动。
一直以来,桂城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全力搭建一套高效响应、贴心解决群众诉求的工作体系,通过减少审批、跑动、过程之繁,实现政务服务零距离。这场全区企业和市民关注的体验活动选在桂城,可以说是对桂城多年智治探索的肯定与认可。
这里是全省标杆把“改革创新”刻进DNA
观察体验团首先来到桂城街道行政服务中心的智能大厅,这里设有网办辅导区、企业服务室、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和验收办公室、国际人才服务室等,还配置了支持“智能办”“远程办”“网上办”3种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模式,可实现线上办事项超1000多项的“智能柜台”。
这里是“广东省标杆政务服务中心”。“标杆”两个字背后,意味着建设标准化、服务规范化、办事便利化和应用数智化等全方位的高标准、高水平。
2022年累计接待办事群众约100万人次,办理业务超65万件;建成区内首个24小时自助服务区、创新提供“云客服”;各社区行政服务中心共办理业务50万件,总业务量约占全区总数的三分之一,连续多年位居全区第一。
作为全区智运平台试点镇街,桂城智运平台2022年共受理工单9.5万宗,同比增111.5%,位列全市镇街之首,在一季度及上半年的“一网统管”智慧城市运行管理绩效排名上,均排名全区镇街第一。
桂城街道的“无人机服务平台”,早已为南海区构建“天上看、空中拍、地上巡”的“空天地”一体化治理体系作出积极探索。二期项目将扩展服务范围至桂城全域,建设8个无人机机库、增加9个AI识别算法和多个部门业务场景无人机服务等内容,更好地通过智能化、信息化赋能各部门业务,为各部门解决实际业务问题,提高桂城街道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
强大高效政务服务助力南海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南海区第十四届党代会第二次会议进一步明确,制造业是南海安身立命之本,要把制造业当家作为一把手工程,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聚集,壮大“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让南海制造基业长青。
在新一年第一个工作日,桂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余辉就表态:“现在是全力以赴拼经济的时候,作为中心城区,桂城将坚决落实制造业当家这一总体要求,顺应科创都市化趋势,推动产业进城、工业上楼,打造佛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
无论是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打造现代产业高地,还是推动企业做强做大,都需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靠前服务企业,其背后必然要有强大高效的政务服务作支撑。
一直以来,桂城行政服务中心以简政放权、创新服务模式为抓手,开展企业开办联办改革,将以往企业从设立到开业所需的多项手续压缩至1个环节,为更多市场主体汇聚桂城提供便利,此项改革获评2022年南海政务服务最佳案例。
该中心还组建了一支帮办代办服务队伍,主要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人才及所有工程项目提供免费的一对一代办服务。目前,已为安齿生物、希荻微电子、启明光大等超过100家企业提供“贴身式”代办服务,涉及投资金额100多亿元,助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
围绕“减繁智治”目标为人民谋福利找便利
据介绍,“益晒你”企业服务中心的水电气联办专窗,让市民办事有更好的体验。除了联办专窗,桂城联合区级力量组建代办服务队伍、开设“疑难事项”等特色窗口、推行办理结果包邮服务、延长全街道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下午对外服务时间等实现便利化服务;通过持续深化相对集中审批改革、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大力实施“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以及率先实现开办企业“一次过”来推行集约化改革,不断满足企业群众的办事需求。
佛山市政协委员钟义现场竖起了大拇指:“今天感触良多,通过参观了解到政府在一网通办、审批代办等方面做了那么多工作,全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全力支持企业、项目发展。”
坚持人民至上,民心是最大政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是最根本路径、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人民是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接下来,桂城将继续围绕“减繁智治”的目标,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和治理能力,继续做好群众的服务员、企业的辅导员、社会的守护员,为人民谋福利找便利。
文/珠江时报记者曾蓉
通讯员陈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