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石肯中学
学习环境提升 新宿舍年内投用

■每间教室都有完善的教学设备,保障课堂教学。

■校园足球场。
从2023年中考开始,佛山高中的指标生名额不得限制限制性分数,而采取“名额到校、就地消化”,让很多桂城家长将关注的焦点落在了公办初中。
作为桂城的公办初中,石石肯中学紧抓发展机遇谋求再突破,补齐短板打造优质教学环境,护航学生发展。
“我曾在石石肯中学任教18年,现在重回故土,希望有新的突破。”南海名校长、石石肯中学校长范志炯说。
紧抓发展机遇谋求再突破
“名额到校、就地消化”就是指同一所初中学校符合指标生资格的考生填报同一所高中的指标生志愿后,该批考生则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序,依次被录取完指标数为止。
“那表明只要学生选好初中,保持在学校里的排名,就可以被优秀高中录取。一是将会有更多优秀生源将回流公办初中,二是公办初中的办学质量和成绩会更上一层楼。”家长徐芳有一个在读六年级的儿子,她从现在开始就提前关注中考政策了。
“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会,我们更要把握机会、增进自我、争取突破。”2021年,在南海区核心素养竞赛中,石石肯中学有1名学生获得三等奖;中考重点率、普高率也较往年有明显提升。这是石石肯中学可喜的变化,但范志炯心里的期望不止如此。
作为一名曾在桂城多个初中执教、管理的老校长,回到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他在石石肯中学重新提炼了“和文化”的顶层理念。所谓“和文化”,包含学校物质环境的和谐(和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和乐),课程设置与学生发展的和谐(和雅),课堂氛围的和谐,家庭、学校、社会合力育人的和谐(和洽)。从健康、习惯、交往、能力、修养、胸襟等多方面培养学生,为他们和美人生打好坚实基础。
投入近千万补齐老校短板
作为桂城南部唯一的公办初中,石石肯中学位于怡海学区。近年来,随着桂城不断布局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怡海片区中有怡海五小等一批高质量公办小学迅速崛起。未来,石石肯中学必将承担更重要的培育时代新人的责任。
走进石石肯中学,优美简约大气的校园环境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走进每一间课室,先进的教学设备、空调等一应俱全。目前,石石肯中学已完成的首阶段200多万元的教学设备提升计划,优化了图书馆、创客室、录播室、理化生操作考试考场等,全面升级普通教室电教平台、教师办公电脑,师生的学习和办公环境得到极大优化。
其中,学校对创客课程的投入力度尤其突出,分设3D打印、无人机、创客魔方等多专题多模块课程,让更多学生能接受创客教育,与现代科技接触交融,培育学生的创新力和创造能力。
“缺乏寄宿条件是目前学校最大的短板,但这个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范志炯说,在学校积极争取下,桂城街道投入了近900万元进行改造,崭新学生宿舍年内即可投入使用。学生宿舍有近300个床位,可供超七成学生入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将迎来质的飞跃。
培育名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回归石石肯中学已有一年多,范志炯还是觉得每天时间不够用,除了统筹学校硬件的提升,他把很多时间花在了名师培育上。于教师而言,名师不仅是一个荣誉称号,还是对其专业的认可;于学校而言,是助推教师成长的榜样,引领教研氛围的领头羊。
目前,石石肯中学已有南海区骨干校长范志炯,各级名师、名班主任、学科带头人林滨、彭锦钊、朱宋明、陈宝玉、梁洁华、任大伟、罗泳娟、谢漪丽、李娆等。“今年我们将大力鼓励支持教师申报名师称号,鼓励教师申报教育科研课题,充分发挥名师引领辐射带动效能,促进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范志炯说。
同时,石石肯中学将继续突出重视乡土文化教育,借桂城街道特色品牌学校及特色品牌项目“摘星行动”契机,深挖石石肯刺绣、舞狮、对联等文化资源,增强学生归属感,加强文化自信,让石石肯的年轻一代对家乡的传统文化遗产有更多的了解,为石石肯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曾蓉通讯员邓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