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北社区多了群治理“小能手”
桂城叠北社区小候鸟驿站项目动员儿童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助推乡村振兴

■安全小讲师分析入户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

■叠北社区儿童深入出租屋开展居家安全隐患排查。
近年来,桂城叠北社区涌现了一群社区治理“小能手”,他们或担当安全小讲师,宣传防溺水等安全知识;或担当小记者,推动社区河涌整治;或担当爱心小职员,协助社工开展服务……
这是在“关爱桂城”建设督导委员会指导下,桂城街道妇联、叠北社区居委会共同主办的叠北社区小候鸟驿站项目,以社区0至14岁各阶段儿童及其家庭需求为服务目标,围绕保障儿童安全、提升家庭幸福力、生态文明建设“三大宗旨”,通过社会工作的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手法,为约3万个叠北社区儿童及家庭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服务。项目以儿童力量为基础,通过“童心六力”模式,动员家庭及社区其他力量共同关注社区,并做出相关行动。
发挥“童心六力”动员多方力量关注社区
2021年,在儿童安全服务方面,项目除了基础的儿童及家庭的安全教育服务外,还搭建儿童安全学校的框架,期望能够对以往的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提升,并通过主动学习提高参与者的安全知识掌握能力。在家庭教育方面,重点推进0~3岁的婴幼儿家庭服务及4~6岁的亲子阅读服务。在生态文明服务方面,主要以儿童为基础推动社区其他力量参与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以社区河涌保护、社区环境卫生的关注为主。
2021上半年,项目培育了9名安全小讲师,他们学习防溺水等安全知识,并自主策划和设计课件为其他儿童授课,同时通过社区服务进行宣传。此外,项目上半年链接千禾社区基金会城市支教的项目资源,为社区10名亲子义工提供持续的阅读推广培训及书袋供她们外出服务,在一个季度内亲子义工共开展20场亲子推广服务,400多人次受益。叠北小记者还通过走访社区居民、商户、村委成员、社区委员等,关注社区河涌整治进度及垃圾分类状态,并思考儿童的社区行动方案。
项目的服务模式是以儿童力量为基础,通过“童心六力”模式,动员家庭及社区其他力量共同关注社区,并做出相关行动。“童心六力”包括儿童党建力、儿童联合力、儿童创造力、儿童辅助力、儿童内驱力、儿童影响力。在2021年上半年的服务中,儿童安全小讲师、小记者及爱心小职员等服务均稳定推进,如安全小讲师针对今年溺水事件高发的情况进行防溺水知识宣讲、小记者关注社区河涌整治进度、爱心小职员在疫情防控中协助社工开展服务等。
小记者参与社区治理助力推动乡村振兴
叠北社区虽是农村社区,但流动人口至少占六成。叠北小候鸟驿站社工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发现,社区内较多儿童对社区的了解甚少,他们不关注社区的历史,也不关注社区的环境。
为此,项目社工于2015年开始推行叠北社区小候鸟驿站项目“叠北小记者”品牌服务。前期,项目主要引导儿童走访和了解社区,找出社区现存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近两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结合叠北社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问题,项目社工与叠北小记者开始关注河涌历史和河涌整治。2021年上半年,小记者与老党员一同走访了解社区成长故事及与河涌的故事,同时通过走访,了解河涌整治及垃圾分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把收集到的意见反馈给社区相关负责人。透过持续的走访、观察、提问和思考,小记者们对后续的行动也有了初步的想法。
通过一系列行动,小记者们认为,可从引导居民改变行为习惯及加强宣传两方面入手,推动河涌整治。他们呼吁,社区居民要共同爱护河涌和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文/珠江时报记者丁当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