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探寻文化创新密码,全方位打造魅力名城
让更多“夜光龙狮”舞出精彩

■2月14日晚,桂城叠滘比麟堂夜光龙狮表演在千灯湖畔上演。

■锣鼓声是夜光狮子、夜光龙的出征令。

■在千灯湖举行的叠滘龙舟漂移训练表演,让市民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魅力。
今年元宵佳节,千灯湖畔流光溢彩、锣鼓齐鸣。拥有两百年传承、曾登上央视春晚的桂城叠滘比麟堂夜光龙狮亮相,在梅花桩上跟着节奏娴熟地跳跃、转身,带来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表演。
千灯绽放,光影舞动,这一场兼具时尚与传统气息的文化表演迎来了超68万人的关注。文化作为城市的软实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新的一年,桂城将打造“城市客厅典范、总部经济样板、广佛同城标杆、科创都市顶流、人才集聚高地”。
如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如何激活桂城这些有特色的、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符号,成为桂城当今思考的命题。不负众望,桂城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全方位打造魅力名城,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理念,整体提升桂城的文化魅力、商业实力和城市活力。
打造年轻时尚的醒狮文化
2月14日晚上7点半,首场桂城叠滘比麟堂夜光龙狮表演在千灯湖畔上演。比麟堂夜光龙狮表演了“闹元宵、金鼓齐鸣、醉狮、三狮献福、高台狮舞、梅花桩”6个节目,6只夜光狮子、2条夜光龙在锣鼓齐鸣中酷炫亮相。夜晚的千灯湖灯光璀璨,周边的高大楼宇光影变幻,夜光狮龙更是夺目耀眼。
在“醉狮”节目中,比麟堂的队员们将狮子“初饮”“微醉”到“烂醉”再到最终“醒酒”的几个状态演绎得惟妙惟肖、憨态可掬,现场观众掌声、欢笑声阵阵,大声直呼“好可爱”。
“以前只是在网上看过他们的视频,今天现场看,感觉比视频里还要精彩。”市民陈女士努力摸到了狮头,希望新的一年能“蹭着福气”吉祥如意。
此外,活动现场还准备了幸福娃娃、钥匙扣、折扇、背包、抱枕等文创产品,并通过“南海桂城”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现场直播,线上线下联动为观众送福送吉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灯光狮闹元宵活动由新华网客户端、新京报客户端、视频号、微博、快手等11大平台联动直播,累计观看、点赞人次超68万人次。其中,新华网客户端观看人数高达56.5万。
在桂城叠滘里走出的比麟堂,前身是一家由热心乡绅筹资的小私塾,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近年来,比麟堂醒狮队频频出圈,不仅上过央视大舞台,更与明星乐队合作,创新的表现手法让传统文化靠近年轻人,从而走进千万家。
在2019年央视春晚主会场,比麟堂醒狮队联合国内多个艺术团和舞蹈学院,为全国观众奉献精彩舞蹈《百狮报喜贺新年》。在1月22日“当燃2021”佛山千灯湖音乐节线上liveshow中,比麟堂醒狮队与知名原创乐队“九连真人”同台演出《莫欺少年穷》,方言摇滚与醒狮文化两种文化符号相结合,碰撞出一往无前、恣意昂扬的闯劲,线上观众纷纷点赞打call。
1月25日,在小年夜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桂城比麟堂醒狮队再度火出圈,在河南卫视小年夜晚会上“打头阵”,为全国人民送出庆贺出场即点燃现场气氛,节目融合了武术、民乐等元素,打造更独特年轻时尚的醒狮人设,令节目具有极高文化内涵和观赏性,展现出多姿的岭南特色。如今,比麟堂又以夜光龙狮的形式回到千灯湖畔,为大家呈上一场动感十足的盛宴。
“现今社会日新月异变化万千,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新颖、思维广阔、追求多姿多彩,我们也要跟上年轻人的步伐。”南海比麟堂总堂现任掌门人钟道仁说,“我们不单单思考让龙狮文化更靠近年轻人,我们也期望传统龙狮文化更迎合社会发展的步伐,让龙狮技艺深入民心,让更多人以多角度多观感去了解龙狮、欣赏龙狮。”
让叠滘龙船划向更大舞台
在桂城叠滘走出来的不仅只有比麟堂,还有一个享誉全球的龙船漂移。春节前夕,叠滘龙船也走出叠滘,在千灯湖上演“速度与激情”,与幸福桂城热气球交相辉映,为市民带来梦幻又刺激的视觉盛宴。
作为叠滘的一张名片,叠滘龙船竞渡兴起于明清时期。上世纪50年代起龙船巡游成为叠滘端午的“必备节目”,后来随着龙船比赛的兴起,逐渐演变至如今的叠滘龙船漂移赛。叠滘龙船的名头不断打响,2017年入选佛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0年6月,叠滘龙船纪录片《扒龙船》在央视总台农业农村频道展播,再一次让全国领略叠滘龙船的魅力。
这次叠滘龙船训练的展示,是叠滘龙船走出叠滘、迈向千灯湖的新体验。“千灯湖整体环境很好,水清岸绿,心情大好,在这里训练,可以给市民展示叠滘龙船漂移这一文化名片。”叠北社区党委书记庞朝汉说,未来他们还将继续挖掘新人,传承传统文化,让叠滘龙船划向更大的舞台。
作为传统文化,比麟堂舞狮队和叠滘龙船在相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相继亮相千灯湖,这并非巧合。桂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曹莉敏透露,今年桂城街道将围绕“千灯湖活力提升”,打造水上休闲项目,不仅常态化开展叠滘龙船漂移表演,还将启动游船项目与水上氢能游船餐厅,让市民一边欣赏城市美景,一边品尝美食,“既可以聊生活,又可以谈商务,为市民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
除了千灯湖水上休闲项目外,桂城街道未来将对千灯湖公园整体设施、设计细节进行优化,打造更贴近群众的活动、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让千灯湖更有温度、更有艺术观赏性。同时,通过提质开展千灯湖音乐节、户外影像嘉年华、户外定向越野、公共艺术展等大型活动,进一步提升千灯湖的品牌与活力。
城市推广也要跟着“潮”起来
在本次冬奥会中,由于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的广泛互动,让“冰墩墩”“活”起来、“火”起来,全社会关注奥运、参与奥运、支持奥运的热情被极大调动起来,对冰雪经济、冰雪文化产生积极效应;与此同时,“冰墩墩”热也成为活泼泼地讲述冬奥故事、展示中国文化的一次契机。这体现的是设计的力量、形象的力量,也是传播的力量、参与的力量。
反观桂城的夜光舞狮和叠滘龙船漂移千灯湖,瞬间刷爆朋友圈,引来不少人的关注,关于其身上的故事就这样缓缓被传播开来。中国并非只有一个“冰墩墩”,桂城也并不是只有这两项传统文化。传统形象如何别开生面、让人眼前一亮,新形象如何扎稳脚跟、深入人心,文化形象在不同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蕴藏怎样的沟通密码,这些问题都等待回答。可以肯定的是,形象迭出的创作与创新给讲述桂城故事带来蓬勃活力。
在1月28日举办的桂城街道2021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上,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岑灼雄表示,要让桂城的出彩之处真正出彩、成功出圈,城市推广也要“潮”起来,才能吸引更多关注和目光,要用全媒体思维和手段传播桂城城市形象,充分释放“一城千面”的多样化,持续擦亮“文化之城”“美食之城”“博物馆之城”“涂鸦之城”“网红之城”“商贸交流中心”等城市名片。
去年7月,《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文化体育旅游发展工作五年计划(2021—2025年)》正式发布。计划提出,到2025年,要将桂城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镇街中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计划还提出,充分利用城市公园资源禀赋和特色场景,引入更加国际化、更有都市味、更具“青和力”的文化项目,着力音乐、影像、美食、美术、运动等领域,五年内举办超过50场大型品牌活动。树立优秀传统文化品牌,举办桂城(叠滘)水乡文化节、粤剧艺术节、桂城龙舟赛、传统南狮争霸赛等文化活动,挖掘岭南水乡、三山曲艺、龙狮竞赛等传统文化魅力的底层逻辑,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弘扬本土优秀传统文化。
文以载道,文以兴城。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灵魂,桂城还将以文化赋能产业,全力促进文化产业多元发展,凸显“近者悦,远者来”的城市文化价值,充分利用玉器、电竞、汽车、影视产业聚集区的优势,推动文化产业精准招商,打造推动经济发展、吸引人才聚集的重要极能,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
对话
让龙狮技艺深入民心
珠江时报记者:在元宵节,叠滘比麟堂夜光龙狮亮相千灯湖,备受关注,感觉现在你们在打造更独特的醒狮文化,是不是想通过这样的方法让传统文化更靠近年轻人?
钟道仁(比麟堂总堂现任掌门人):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新颖、思维广阔、追求多姿多彩,我们也要跟上年轻人的步伐。我们不单单思考让龙狮文化更靠近年轻人,我们也期望传统龙狮文化更迎合社会发展的步伐,让龙狮技艺深入民心,让更多人以多角度多观感去了解龙狮、欣赏龙狮。
珠江时报记者:作为醒狮队的掌门人,有什么新的想法去推广和弘扬醒狮文化助力建设新活力桂城?
钟道仁: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有责任去传承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因此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新科技理念,塑造更可观、更精彩的民族文化。以北京冬奥会为例,在开幕式及闭幕式中,张艺谋导演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舍弃专业演员及传统演出概念,而采用高科技手法及配合灯光、音响形式来展现,整个舞台给人一种震撼的效果,感染力极强。
早在2016年,我们受邀参与央视的拍摄就已构思LED灯光龙狮表演,最终在2018年跟一家LED灯带厂共同研发出更耐用更优质的灯带,所以在2018年12月比麟堂的200年会庆上,我们动用了10000米LED灯带打造大量灯光龙狮,效果非常好。
珠江时报记者:平时如何提高弟子的技艺?未来有什么规划?
钟道仁:近年来,比麟堂还陆续在香港、成都、广西、厦门、上海、深圳及汕尾设立分会,培训新一代青年学习新派武术套路及高难度梅花椿狮艺,不断参与社会各团体庆典及协办政府民间活动作武术及狮艺表演,并被特派为代表中国的队伍参加世界各顶级醒狮比赛,连续多年在国内、国际各大舞狮竞赛中斩获大奖。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 通讯员杜建新 图/珠江时报记者戚伟雄刘贝娜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