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10月27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 企业家分享数字化转型“干货”
    • 营造浓厚氛围 守护巩卫成果
    • 一座城市的精雕细琢
    • 400多件玉雕精品 亮相平洲
    • 桂园一旧楼加装电梯
    • 榫卯之间传技艺专注木雕一辈子

    第02版:重点

    • 400多件玉雕精品等你赏
    • 10名红木雕刻高手分获金银铜奖

    第03版:重点

    • “桂城-三山快线”开通试运营
    • 向着更高的文明目标不断提升自我
    • 一周速览
    • p56

    第04版:民生

    • “37岁”旧楼加装电梯了
    • 叠北公厕焕新颜
    • 建水质净化设施雨天不怕污水流

    第05版:人物

    • 传承木雕技艺 弘扬工匠精神
    • “在我眼里没有好生差生之分”

    第06版:文明新风

    • 金婚夫妻“撒糖”传递爱与幸福
    • 大手牵小手 学习环保知识

    第07版:生活服务

    • 高风险或低免疫人群建议加强接种
    • 90分钟完成前列腺癌根治术
    • 帮扶困难社矫人员 彰显社区矫正温度
    • p54

    第08版:桂城掠影

    • 公园在身边 出门见美景
    • 我心中的英雄
    • 黄豆发芽观察记
    • 我是中学生了,感觉真棒
    • 征稿启事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05:人物

传承木雕技艺 弘扬工匠精神

桂城是南海红木家具的集发地和广式家具的发源地之一,红木艺人用心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2021年10月27日

■杨虾在专心雕刻红木。

■梁沛根走进校园推广红木文化。

南海拥有悠久的红木家具发展历史,在清朝就曾作为广作家具的一支重要力量备受皇室青睐。桂城是南海红木家具的集发地和广式家具的发源地之一,700多家红木家具企业、超万名技术工人集聚于此,红木雕刻艺术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源远流长,久负盛名。

祖上传下来的技艺,桂城人没有荒废,一代代红木艺人在传承中将这项手工工艺发扬光大,并把红木雕刻做成了致富一方的特色文化产业。今年84岁高龄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式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杨虾,以及其弟子南海区红木行业协会会长梁沛根便是典型代表,他们用几十年如一日的专心来诠释工匠精神,使得木雕技艺得到很好的传承。

故事 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式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杨虾

一尊龙福宝座倾注三年心血

笔筒、鸟笼、橱柜、书桌……在杨虾家里,一件件制作精良的红木工艺品摆放整齐。这些作品都出自杨虾之手,杨虾是南海桂城石人,也是目前广式家具生产中唯一五代相传的传人。

如今84岁高龄的他还坚持画红木家具的设计图,对红木手工雕刻技艺的热爱,让他重视对红木行业的传承,希望年轻一辈能把南海红木这个文化品牌发扬光大。

精于设计而不止于设计

“我雕刻家具的数量已经数不清了,大概有几百件吧。”杨虾表示,一件广式家具的产生起码需要几个月以上的打磨,培养一位手工制作红木家具的匠人最少需要十年。杨虾的祖辈都是红木家具的匠人,杨虾17岁跟着父亲学习红木手工雕刻技艺,成为第四代广式家具生产的传承人,直至1958年加入合作社成为“木匠”工人。退休后,在家人的支持下开始教儿子制作红木家具。如今,杨虾虽然已不再雕刻红木家具,但他还坚持设计图样,并指导儿子将其雕刻出来。

杨虾对图样设计十分严格。他认为,设计图需要将技艺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否则设计得再精美,不能把作品雕刻出来那也是废稿。杨虾指出,“一位能独立设计、雕刻一件作品的匠人需要涉及的领域是很广的,不仅精于一个工种而且需要懂得其他工种的流程,比如画图、开木料、木工、雕花、打磨、油漆等。”

因为对红木家具手工雕刻技艺的热爱与专注,杨虾雕刻出了很多闻名的“作品”,“酸枝大理石屏龙福宝座”便是其中一个代表。在广州亚运会期间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上,这个作品作为唯一的广式家具代表入选。据说,从设计到成品出来,这幅作品他就足足花了三年时间,足见一个“木匠”的热情与专注。

寄望年轻一代跟上时代潮流

如今南海对家具设计行业越来越重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质量在逐步提高,居住环境改善,如今购买红木家具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据杨虾回忆,以前只有广东广州、江苏苏州、北京、福建仙游这几个地方做红木家具,但如今红木家具已在全国各地开花。据5年前广东省家具协会统计,广东省大约有20万人在家具制造业扎根。

虽然如今红木家具遍地开花,但问题也不少。杨虾建议政府部门要监管好家具市场,净化市场环境;企业要诚信经营,追求产品质量。“如今能静下心来好好搞设计的匠人不多了,希望企业能把目光放到设计这方面,做出自己的风格。”

对如今南海红木行业的年轻人们,杨虾期望他们能把南海红木这个招牌发扬光大,每一件制作的红木家具都要做精、做靓,提升改进,还希望他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能根据现代市场的需求有一定的创新,跟上时代的潮流。

在10月20日的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五届全国家具职业技能竞赛广东南海赛区“桂城杯”开幕式现场,杨虾早早来到会场,看着年轻的选手陆续进场,他开心不已,感慨地说:“就是要多举办这样的赛事,让红木手工雕刻技艺可以得到发扬和传承。”

故事 2

佛山市广式家具技艺制作非遗传承人、南海区红木行业协会会长梁沛根

一生痴爱一行用心传承技艺

在南海桂城红木行业,梁沛根是个“灵魂”人物,他深研广式红木家具市场,用心传承雕刻技艺。建厂三十年间,培养了众多广式红木家具制作人才,为平洲乃至珠三角地区红木家具的发展和传承作出不遗余力的贡献,被业界尊称为“校长”。

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

梁沛根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接触广式家具的制作,1979年高中毕业后接管父亲在广州木雕工艺厂的工作岗位,在木雕厂内得到了很多前辈的指导和培训,聪慧好学的他,用苦行僧的毅力,全方位学习红木家具的制作流程。也是在这个时候,他遇见了恩师杨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式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技艺得到快速提升和巩固。

上世纪80年代,许多有手艺技能的匠人纷纷选择跳槽“下海”创业,梁沛根也在这样的背景下离开木雕厂,到花县(现广州花都)教徒弟。一年后回到家乡佛山平洲的平洲房管所红木家具厂担任厂长。1989年,学得一身好手艺的梁沛根创立了中南木雕工艺厂,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一直身体力行,以“传教帮”的方式,教授年轻一辈从事红木家具制作。如今,中南木雕工艺厂在2019年被评为了佛山市的广式家具技艺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

“如今的生产力提高了,原本‘开大料’是需要人力拉锯子锯开的,现在只用一台机器就能做到,但是机器雕刻始终是无法取代人工的,我一辈子就只做了一件事(手工雕刻)。”梁沛根认为,无论做什么都要“活到老,学到老”,学习红木雕刻技艺永无止境,一辈子沉浸在制作传统的红木家具这一件事上让他感到满足、愉悦。

与多方商讨成立聚集区

南海红木文化在桂城是十分有历史底蕴的。改革开放后,桂城的红木家具业得到蓬勃发展,并形成了完整产业链,在周边区域形成一定知名度。但是,红木家具行业以往有“各扫门前雪”的传统,这就导致了行业商家基本没有交流,整个行业很难形成合力,面临了发展瓶颈。

2017年,梁沛根在政府支持下牵头主导成立了南海区红木行业协会并担任会长,促进了红木行业的互动交流,并且聘请杨虾和《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第一起草人的曹新民等8位业界资深专家、学者担任协会顾问,与新会区、中山市、台山市等红木行业协会签约缔结为友好协会,南海红木也逐步走向抱团发展。

也是顺着这样的背景,梁沛根开始进一步思考如何把红木产业做强、做大,他内心也隐隐有了一个答案——南海区红木行业协会正在商讨成立聚集区,聚集区的成立能促进南海红木形成品牌效应,同时能让红木家具产业健康、长远发展。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实习生张雅琪通讯员李芳毅梁捷罗惜坤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