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居民接种疫苗万剂次

护士为市民接种新冠疫苗作准备。

▲桂城社卫中心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组加紧布置临时接种点。

▲平洲玉器珠宝小镇管委会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

▲工作组深夜搬物资布置临时接种点。
疫苗接种不停歇,坚守岗位不打烊。近期,桂城正有序推进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工作,积极动员部署,力争做到应接尽接,以进一步在各人群中构建起免疫屏障。
从3月26日开始,桂城进入大规模全人群接种。为做好接种工作,数个接种点的医护人员日夜守岗。截至4月12日,桂城共接种新冠疫苗近9万剂次,日接种量最多近1万剂次。
不足12小时建立起院外临时接种点
在桂城现有接种点中,平洲玉器珠宝小镇管委会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是首个脱离医院场所,在社区里建立起来的临时接种点。事实上,从接到通知到正式运行,留给桂城社卫中心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组布置准备的时间不足12个小时。
“3月31日中午接到要搭建该临时接种点的任务,为确保4月1日能正式运作,我们马上开始布置场地、购置物资、安排人员等。”桂城社卫中心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组成员吴仿东表示。当日工作组人员马不停蹄地调派人员和物资,冰箱、帐篷不够的,到桂城社卫中心搬;风扇不够的,马上去买;打印机、电脑不够的,向周边企业借用;网络不通的,迅速安排人员排除故障;医护人员从桂城社卫中心各站点抽调,从省医南海医院和桂城医院借调……大家都当起了临时搬运工,逐个场室确认落实,仅11个小时,就把原本对市民开放的平东玉器街“融和家”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变成了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
3月31日晚上11时30分,原本喧闹的平东玉器街安静了下来,吴仿东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着眼前搭建的临时接种点欣然地笑了。“临时接种点内大到不同区域的分区,小到每张桌子的位置、每条指引线的粘贴等,我们都严谨按照接种程序考量,只有统筹协调好才能确保接种工作有条不紊。”他说。
如今该临时接种点内,问询区、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密切配合,各环节井然有序,工作体系完善,闭环式管理效果明显,护理人员工作职责熟练。
严谨问询登记把好疫苗接种筛查关
平东玉器街商户众多,当中有不少还和云南等地区人员有商贸来往,所以该临时接种点相比其他接种点多了问询区。
“您叫什么名字?”“最近有没有到过高风险地区?”“一周内有没有感冒发热?”……问询区护士骆春燕一遍遍地重复着这样的问题,并核查每一位前来接种人员的出行记录、量体温,筛查不符合接种条件的接种者。只有通过了筛查,接种者才可进入到登记区。从早上8时半开始,骆春燕和其他问询区的医护人员一起,开启了“站岗”模式,一天下来,她们的脚常常都麻木了,声音都变得沙哑了,但只要看到有前来接种的人,还是会前去认真落实好每一条信息的询问,确保进入临时接种点的人员都健康。
而登记区也是疫苗接种点关键区域之一,是这里的“第二道防线”。在这里,待接种者必须如实回答医护人员询问的问题,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填报自身基本信息等。
郭健敏是登记区的其中一位医生,从早上八时半开始,直到清空疫苗,她和其他医生日夜忙碌在岗位上。“一天下来,防护衣里都是湿漉漉的汗水,手套里也都湿了,有时还痒得难受。喉咙哑了,头也痛了,但大家依旧无怨无悔,毕竟我们的工作很有意义。一定要做好疫苗接种者的筛查工作,确保每一针疫苗都能落到实处。”
随着越来越多人认识到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纷纷前来接种,郭健敏及一众登记区的筛查医生忙得不可开交,她最多一天为近400位接种者录入资料。此外,郭健敏还负责疫苗库的统筹工作,她每天在临时接种点完成工作后,还要回到防保站疫苗库,加班加点清点核对疫苗数量,在系统上录入信息,常常忙到深夜才能回家。
“接种手”默契配合接种疫苗高效快速
接种新冠疫苗的郭先生说:“我这次过来平东打疫苗,感觉接种效率很高,从入门登记开始,到完成接种,几分钟就打好了,人多的时候稍微排队几分钟,15分钟内也能接种完。”
这高效的背后,离不开“接种手”的快而准。在平洲玉器珠宝小镇管委会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二楼,设置了8个接种卡位,每个卡位都有两位“接种手”默契配合。护士杨思敏就是其中一名“接种手”,她从该临时接种点运行当天起,就每天坚守在接种岗位上。在旁观察的一两分钟里,她已经完成了几瓶新冠疫苗的针筒抽吸和扫码录入动作,并依次交给一旁的同事负责注射。两人无缝对接,快速为市民接种疫苗。
“同一个流程,一天重复几百遍,哪里最累?”面对记者的提问,杨思敏说是手腕和手指。“新冠疫苗在注射前要充分摇匀,然后抽到针筒里进行排气,才能给市民接种。仅是针筒排气这个动作,我一天就要做大约170遍,手指是非常疼的。”她说,如果累了,就和旁边的同事换岗,但负责扎针的人员也是需要一系列的手部动作,局部消毒、固定注射、
推液,次数多了手腕也会吃不消,出现发抖的情况。
另外,负责接种的护理人员在注射疫苗前不仅要核对个人信息,注射后还要叮嘱每位受种者注意事项。从早到晚的接种工作,对每一名“接种手”来说,都是体力与脑力的双重考验。“在这里一坐就是一天,虽然‘腿’闲下来了,但下班回家后发现浑身上下都非常酸疼,不想动弹。”杨思敏说,每天她都会尽早休息,养精蓄锐继续投入第二天的接种工作。
在桂城各新冠疫苗接种点,有许许多多和骆春燕、郭健敏、杨思敏一样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坚守岗位,服务民众,尽心尽力守护生命,为桂城疫情防控工作默默奉献。正是有了他们的日夜努力,大规模的新冠疫苗全人群接种工作才能有序开展,才能逐步在人群中建立起免疫屏障,从而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让大家尽快回到正常生活。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邹韵斯通讯员吴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