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颜值 提气质 谋福祉
桂城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打造生活、生态、生产“三生相融”之城

■映月湖公园。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桂城BNS篮球公园。通讯员供图

■三山森林公园千日红花海盛开,游人在花间散步。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三龙湾南海片区高铁公园。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五彩斑斓的异形滑梯、鲜活的海洋动植物涂鸦,周围绿树掩映、滨水慢行道蜿蜒展开,这是上周六开放的桂城滨河景观生态廊道-佛山水道(沥桂段)南岸东段园景,吸引着大批游人前来游玩“打卡”。一河两岸、生态公园、滨水慢行道……一座环水而栖、极富诗意的新派岭南水乡正在桂城崛起。
毫无疑问,这是桂城城市品质持续提升的体现。目前,桂城正在建设的项目还包括映月新城公园绿地项目、滨河景观公园带及节点建设、中小学校新改扩建等,涉及民生、环境和产业多个领域。这些都将为桂城开拓出生态、生活、生产“三生相融”的一片新天地,为桂城全面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先行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
强力打造三大示范片区
在冬日里,驻足千灯湖木栈道沐浴阳光,饱览广厦万间;游走叠滘弯曲巷道,体验特色水乡;驰骋于联动广佛的高架桥上……恋上这座城,是因为它“三生”和谐,也因为它有着超前的发展战略。
2020年11月17日,桂城召开全面推进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大会。会议要求,各社区各部门要清晰把握桂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优势和定位,在空间再造、环境宜居、民生工程等内容上再发力,聚焦重点,持续攻坚。
作为中心城区,桂城是实验区建设的重要主战场,这是一次发展机遇,也是展现区位担当的关键时刻。早在2020年7月份,桂城就发布《南海桂城推进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行动计划(2020~2022年)》,对建设工作进行部署。
根据该行动计划,桂城将用三年时间,投入不少于1500亿元打造映月湖、千灯湖、文翰湖三大示范片区,实施五大工程,推进八大项目,其总体目标是通过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推动城、产、人、文等要素互为促进,形成党建引领有力量、产业发展有实力、社会治理有支撑、城乡形态有颜值、公共服务有温度的“桂城名片”,探索让“城市更城市,乡村更乡村”的“桂城模式”,打造大湾区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桂城样本”。
如今,三大片区建设全面加速。其中,映月片区作为桂城三大“环湖板块”中的最后一块拼图,将迈上发展快车道。桂城提出,映月新城建设将从千灯湖、文翰湖片区的发展中吸取经验,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姿态,打造一个城乡融合、城产联动、三生融合的升级版。
2021年1月7日,桂城发布“映月新城规划”,遵循河流推动城市发展的逻辑,映月新城将以水为脉,形成“一心、一带、三脉”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创造市民与公园毗邻的开放空间体系。片区大发展由此启航,大量的资本、创意、技术、人才汇聚。近期,位于映月湖片区的夏南一乡村振兴示范点、夏漖粮仓文创园、永安旧圩微改造等项目快速推进,发力城乡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区域发展态势明显。
桂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岑灼雄表示,下阶段,映月新城将释放超万亩土地,为建设高品质城乡融合以及创新项目、都市型产业、人才资源落地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首期将实现“三个超千亩”改造目标,重点突出“连片乡村振兴、连片村级工业园改造、连片旧村改造”的“三个连片”特色。
绘就社区体育公园蓝图
作为南海的城市地标,千灯湖公园不仅是城市的颜值担当,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目前,桂城千灯湖片区有千灯湖为全开敞式公园,可供市民和游客游览;南海文化中心设置了科技活动展馆、图书馆、美术展馆和城市综合档案展览馆,青少年活动、老年人活动以及文化综艺活动,设置在不同层的平台群楼层里。
为了进一步完善片区城市文化功能,桂城街道将于南海文化中心西侧规划建设海五路社区体育公园,集文娱休闲、球类运动、慢跑健身、游览观光功能于一体。公园建成后,将促使区域基础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桂城的公共环境空间,从而加强区域形象竞争力,为展示城市形象起到重要的作用。
海五路社区体育公园的规划建设,只是桂城绘就社区体育公园蓝图的缩影。早在2020年8月,《桂城街道社区体育公园建设三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20—2022年)》发布,计划三年投入专项资金11.62亿元,新建、提升、完善、配建不少于150个社区体育公园,实现“在城市游山玩水,在公园工作生活”的美好愿景,努力将桂城打造成既有烟火气,又留得住乡愁,更有高颜值的现代活力新城。
根据规划,桂城将新建一批社区体育公园,提升一批社区体育公园,配建一批社区体育公园,将完善一批社区体育公园,开放一批公益体育场馆,建立一套动态管理体系。
此外,在2020年7月30日举办的南海桂城举行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行动计划发布暨映月新城重点项目推进会上,桂城提出投入超50亿元,高标准建设63公里桂城滨河生态走廊,打造沥桂南岸公园、半月岛公园、平洲滨水公园、尖东公园等多个重要节点,串联沿岸多种文化与景观资源,打造滨江休闲长廊,为南海中心城区打造新地标和城市名片。
目前,桂城已建成各类公园180多个,慢行系统超60公里、绿道超120公里。
亮点
巨形
“醒狮
”登场BNS
篮球公园成网红地标
2020年8月8日,是全国第12个全民健身日,桂城家天下·家居广场外的BNS篮球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公园面积为3000㎡,球场地面使用丙烯酸防滑面层,配备1个标准比赛场地与6个标准半场,共设有8个篮筐。
“在如此繁华的商业中心地带建造一个大型的篮球公园,放眼全国也是非常罕有的。”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得益于周边地铁、公交车站等便捷的交通以及密集的居住小区等优势,球场每天人流量约300-400人,高峰期间同时在场人数高达200人,极大地满足周边市民对于篮球运动的需求。
从高空俯瞰,篮球公园中央一个面积约1300㎡的“醒狮”涂鸦形象格外显眼,成为独特的网红地标。“涂鸦运用全人工手绘工艺,把篮球运动与佛山传统文化相结合,更好地传递体育与传统文化。”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球场还设有3米防护栏、配备350人的固定观众席、饮料售卖点、节能LED灯、公共厕所等设施,并提供3小时免费停车优惠,方便在公园内运动的市民。未来,公园还计划增设2-3个儿童篮球场、电子投篮机、娱乐趣味投篮设施,进一步完善公园体育设施功能。
在日常维护方面,公园每天每班次不少于3人值班,负责场内设施检查维护、日常巡逻、维持秩序等工作。该公园将打造成桂城网红地标球场,除了为市民提供运动场地,还会引进青少年训练营、国内高规格活动及知名IP赛事等,吸引更多篮球爱好者汇聚。
随着怡海体育公园、Wepark玩湃社区足球公园以及桂城BNS篮球公园的落地,桂城还将继续引入、建设更多体育设施,提升建设150个社区体育公园,着力打造“15分钟体育休闲生活圈”,为市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创造更好的环境,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
党群合力美化家园一河三岸串成风景
从宽敞整洁的夏南一大道驶入,穿过小桥,看到一幅幅如油画般的乡村美景:靓丽涂鸦,木墙草顶,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繁花似锦……在闲暇的午后,还可以看到孩童嬉闹玩耍,老人在树下聊天,诠释着岁月静好。
但夏南一社区党委书记郭铭炽认为这样还不够。“以往‘城中村’被认为是城市的补丁,希望经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这个位于大城中的小村庄,能成为大家向往的地方。”这是郭铭炽的目标,也是夏南一社区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坚持乡村振兴战略不动摇的动力源泉。
自桂城街道启动乡村振兴工作后,夏南一社区紧跟步伐,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行动。2019年,夏南一社区被列入桂城街道乡村振兴首批示范社区和南海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色精品示范村,乡村振兴工作按下了“快进键”,全体干部投入“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发动村民自行清理房前屋后杂物。
杂物清理完,社区的环境也变美了。从夏平路下车,沿着小路阶梯走下,便来到了夏南一社区的高桥村龙舟文化公园,映入眼帘的是清澈的高桥涌,河涌沿着主干道蜿蜒,路口右手边则是吸睛的龙船会展馆,室内通过布设龙舟文化墙、彩绘彩画,龙舟展台等展现龙舟文化,展示村民团结奋进、致力乡村振兴的风貌。
“从前社区路边垃圾多,烂地也多,环境很差。”出门散步的居民何兆权说,此前社区召开股东代表会议,表决通过了夏南一社区自治公约,同时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发动居民自行清理房前屋后杂物。现在居民提高了环保意识,路边垃圾基本看不到了,社区环境越来越好。
下一阶段,夏南一社区还会建设1.2公里的滨河慢行系统,将文思广场、清风广场、龙船会展馆、安宁桥等核心节点串联起来,让居民和游客漫步在岭南水乡中,感受乡村振兴的魅力。
数读
1500亿元
桂城将用三年时间,投入不少于1500亿元打造映月湖、千灯湖、文翰湖三大示范片区,实施五大工程,推进八大项目;
150个
桂城发布《桂城街道社区体育公园建设三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20—2022年)》,计划三年投入专项资金11.62亿元,新建、提升、完善、配建不少于150个社区体育公园;
63公里
桂城提出投入超50亿元,高标准建设63公里桂城滨河生态走廊,打造沥桂南岸公园、半月岛公园、平洲滨水公园、尖东公园等多个重要节点;
120公里
目前,桂城已建成各类公园180多个,慢行系统超60公里、绿道超120公里。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通讯员杜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