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医南海医院呼吸内科医疗团队在科主任陈嘉馨带领下诊疗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十年每日查房 遵循“三心”治好病人

■省医南海医院呼吸内科医护人员。通讯员供图

■疫情期间,省医南海医院呼吸内科“全副武装”上阵。
十年沐风栉雨,十年奋斗拼搏。最近,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下称“省医南海医院”)呼吸内科迎来了十周岁生日。回首十年历程,该科室从医生3人发展到8人,病床数量翻了一倍多,诊疗水平不断提升。
在科主任陈嘉馨的带领下,省医南海医院呼吸内科形成了一个团结、坚强、有力的医疗团队。陈嘉馨的做法,也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年轻医生养成爱岗敬业、以病人为中心的职业素养。
如“侦探”般认真诊治每一个病人
“病人有感冒发烧,首先来看的肯定是呼吸内科。可以说,很多病甚至是很多传染病都和我们相关,如登革热、流感,甚至是现在的新冠疫情。虽然我们也会害怕,但是为了人民健康,我们必须坚守。”陈嘉馨告诉记者,呼吸内科好比守在人民健康前线的“战士”,医务人员能做的就是做好防护,全力“应战”。
过去十年,虽然没有许多“惊天动地”的治疗病例,但在陈嘉馨眼中,用心、细心、耐心地治好每一个病人,都会收获巨大的成就感。“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而不自知,找我看发烧感冒和咳嗽的女孩。”陈嘉馨回忆道,这名女子反复发烧一个多月,到许多医院看病都诊断是肺炎。
在陈嘉馨建议下,这名女子进行了多次免疫检查,最终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个病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
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早期、轻型和不典型的病例日渐增多,确实较难诊断。”陈嘉馨表示,这名女子反复发烧的表现并不寻常,本着不放弃任何一个病人的理念,她坚持对这名女子进行观察。幸好发现还在早期,这名女子肾功能等还是正常的,只需适当持续控制,就可以提高后续生存率。
陈嘉馨比喻自己的呼吸内科团队就像“侦探”一样,需要在患者感冒发烧咳嗽等表象中,不断诊断分析找出病灶所在。前几年,一位咳嗽了两年多的婆婆来省医南海医院呼吸内科看病。经影像学检查发现她肺部有一片结节影,在大多数人都怀疑婆婆是肺炎的时候,陈嘉馨持保留意见,建议婆婆行支气管镜检查,最后竟然在婆婆肺部结节影处发现了一个田螺!“婆婆可能是以前吃田螺的时候,不小心把田螺吸入肺部,才会导致多年不能缓
解的刺激性咳嗽。”陈嘉馨表示,这种异物吸入肺部是很危险的,普通的抗炎治疗是治标不治本,必须要把异物取出体外,症状才能缓解。
毫无保留传授经验培育“孩子”成才
一个科室的成功,离不开强而有力的团队。“这十年我最自豪的是,我所培养的每一名医生,都坚定地留下来了,并团结一致‘愈战愈勇’。”陈嘉馨表示,当年呼吸内科是从普通内科中分离出来的,她首先培养了两名本地医生,像“妈妈”培育“孩子”成才一样,从理论知识到临床操作技巧都毫无保留地“手把手”传授经验。
“陈嘉馨主任这十年来每日必查房,在对每一位病人都有足够的了解后,再指导管床医生如何诊治病人,这点让人十分敬佩和感动,一名‘新手’医生能遇上这样一位‘恩师’科主任确是一件幸福且幸运的事情。”省医南海医院呼吸内科骨干、副主任医师张志海说。
另外,如何团结团队齐心一致十年如一,也是一个“难题”。呼吸科业务骨干、主治医师谭慧锋表示,科主任不一定要是科内医术最高超的,但一定要是最能团结人心的,因为只有这样一位服众的“领头羊”,团队才能强大。“陈主任在科里从不会摆架子,大家有压力时她做听倾诉的‘知心姐姐’;大家有怨气时她还愿意做‘出气筒’;大家有矛盾时她做‘调解员’……”
省医南海医院呼吸内科成立十年,从一个“人丁单薄”的队伍发展成“一呼百应”的团队,科室氛围积极向上、团结一致、健康和谐,工作中互相帮扶,遇到疑难病例大家互相讨论,群策群力。相信他们也将携手共进,开启下一个认真诊疗、水平不断提升的十年。
文/珠江时报记者邹韵斯通讯员陈倩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