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装神器 黑水不乱流
桂城智能拍门装置上线,实时遥测遥控雨污管网,污水治理痛点得到解决
珠江时报讯(记者/曾蓉通讯员/欧东儿)河涌为什么时清时黑?大雨时水浸街怎么办?这些难题多年来困扰着我们的生活。现在,一样“隐藏”在河涌的“神器”将很好地缓解以上困境,那就是智能拍门。记者从桂城生态监督管理所获悉,已在马基涌、三圣河、环秀涌、高桥西涌、旧公路坑涌、叠滘等河涌安装智能拍门装置,在一定程度实现拍门不再漏黑水。
雨污混流问题多难度大
目前,桂城大部分区域采用的是雨污混流制的管网,即雨水和污水都会合流进入排水管网,管网重建难度非常大,所以仍需采用拍门装置解决“晴天截污雨天排涝”的问题。
拍门安装在通往河涌排水管道的尾端,单向排水,并防止河涌水倒灌,拍门平时是关闭的,启闭力来自水源压力,不需人工操作,当门内的水压大于拍门外侧压力,就会开启。拍门标高,相等于一个水位线,水位到达一定高度,拍门就会开启。
正常情况下,在管道水位较低、没有超过拍门底高的时候,污水正常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如果拍门底高偏低,有时尽管是晴天,污水也会冲开拍门,黑水流入河涌,成为河涌水的污染源。
那能不能把拍门底高调高,那拍门就不容易开了?答案是不可以的,因为水管除了截污还要承担排涝的功能。下雨的时候,雨水流进雨污合流的排水系统内,管的压力会骤增,水体不能及时从拍门流出,就会从其他井口涌出,造成内涝,即水浸街现象。为了平衡多方利弊,拍门的底高位于一个既不会引起内涝,又不会随意泄水的高度,当管网的水位到达一定高度后,拍门才会开启,将雨水泄到河涌里,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智能化解决治水痛点
为了时刻监测拍门是否正常运作,避免其在晴天时将污水流出河涌,桂城采用了智能拍门装置,杜绝了拍门漏水的情况,维护站工作人员可通过视频监控、气象数据收集等方式,对每一个拍门进行控制。
“利用实时自动化控制、信息化技术制造的智能拍门装置,可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动态调整控制策略。”桂城生态监督管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桂城已在马基涌、三圣河、环秀涌、高桥西涌、旧公路坑涌、叠滘等河涌安装智能拍门装置。智能化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了拍门漏水的问题,结合数字运维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了运维效率,节省运营成本;通过智能化管控,可以纠正复杂城市管网的标高缺陷;结合大数据分析,可以分析市民的排水习惯,为社会治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