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7月01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340711333

    • 担当防控主力军 筑牢安全保障网

    第01版:340711334

    • 让党员志愿服务 推动桂城社会治理现代化

    第02版:关爱桂城

    • 以特色志愿服务 写城市大爱篇章

    第03版:文化

    • 火了 叠滘龙船﹃扒﹄上央视

    第04版:教育

    • 怡海小学预计明年9月投用
    • 永安路将打造全新文化创意走廊

    第05版:文明新风

    • 桂城街坊晒出与粽子的

    第06版:左邻右里

    • 半页感谢信 讲述三年情
    • 好男儿,快来报名当兵去!
    • 在职党员进社区 传播红色正能量

    第07版:生活服务

    • 家里有伊蚊?该清积水了!
    • 祖孙齐学习 隔代同成长
    • 党员自费出国深造学习,应如何处理党组织关系?

    第08版:视觉

    • 打卡千灯湖 叹夏日美景
    • 外卖小哥的爱情
    • 茶基村,一本没打开的绿皮书
    • 贺岭南木棉诗会成立
    • 夏日风雨
    • 雨后风光
    • 六月龙舟水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07:生活服务

家里有伊蚊?该清积水了!

桂城街道卫计局提醒:夏季高温多雨,市民要勤倒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

2020年07月01日

■文翰社区与第三方监测公司入户做布雷图指数测试。通讯员供图

近段时间桂城天气高温多雨,是蚊虫孳生的“最佳时节”。不少市民都苦恼被蚊子叮咬,其中还有伊蚊的身影。近日桂城多社区陆续开展登革热防控宣传工作,街道卫计局提醒,进入登革热高发季,蚊虫叮咬是登革热传播的唯一途径,市民记得及时翻盆倒罐清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

社区开展登革热宣传

“你好,近期天气炎热,又到了登革热的高发时节,请收好这份防治宣传资料和灭蚊药。”6月27日,尖东社区党支部开展入户宣传登革热志愿活动。社区在职党员及党员志愿者穿上红马甲,顶着烈日在小区楼道里穿梭,积极地向居民们讲解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提醒他们要定期为水养植物换水,并送上灭蚊药。

此外,为了从源头上消灭蚊虫孳生地,党员志愿者们也及时清理楼道积水和堆积物,确保居住环境的整洁。而在6月23日,文翰社区与第三方监测公司入户做布雷图指数测试,工作人员走进居民家里仔细地检查水养植物,将检查数据一一记录,为后续登革热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陪同入户的社区工作人员不忘提醒居民,要及时为水养植物换水,防止蚊虫孳生。

三招有效防控登革热

“近段时间,不少市民都反映家里出现伊蚊。目前天气高温多雨,非常适合蚊虫孳生,为登革热提供了传播可能。”桂城街道卫计局相关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应及时清理家中积水,预防伊蚊孳生。登革热是一种经伊蚊(我国主要是白纹伊蚊)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目前尚无可以预防登革热的疫苗特效治疗药。人感染登革热后,严重时可致死,市民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如何有效预防登革热?该工作人员表示,一是“清”,无积水就无登革热,室内的瓶罐、厨房及浴室的积水,室外的坑洼、竹筒等积水处,都是蚊子孳生的温床。因此要疏通下水道、污水井加盖、平洼填坑、堵塞树洞、翻盘倒罐、清理废旧轮胎,清除蚊虫孳生地。二是“杀”,用电子驱蚊器、电蚊拍、光诱器等捕杀、诱杀或驱除蚊虫;在家里用蚊香、气雾剂等家庭常用化学药物来杀灭和驱避成蚊;在水池、荷花缸放养观赏鱼类,通过放养鱼类消灭蚊幼虫。三是“防”,室内安装纱门、纱窗、蚊帐。蚊子活动高峰时间(早晨7~9时或傍晚17~19时)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穿浅色的长袖衣物、涂抹驱蚊水。

桂城卫计局提醒:如市民发现出现发热、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痛、红疹等登革热症状,请及时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或医院就诊。如市民发现居住地周边蚊子比较多,或有蚊虫孳生地,请及时向社区反映,一起参与登革热防控工作。

相关链接

市民要警惕身边出现这种“花斑蚊”

白纹伊蚊是登革热的传播媒介。它咬了登革热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后,会通过叮咬他人来传播疾病。

外貌特征:中胸、背部有花纹。1 中胸背部有一条白纵条;

2 后足1~4跗节有基白环,末

节全白;

3 触须末端白色。

文/珠江时报记者黄佩雯通讯员罗建贞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