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镶﹃鲜花﹄骑行慢生活
桂城慢行系统及提升工程完成城市景观改造

■改造提升后的桂城更美了。

■斑马线上的大红“鲜花”惹人注目。

■市民可以悠闲地骑行在彩色绿道上。 通讯员供图

相信很多市民都发现南海大道上发生了一些新变化:路上的彩色绿道“鲜花镶嵌”,市民休闲骑行更添逸趣;新建的彩色廊架下市民三三两两正在休憩,到了夜晚,廊架投下的海洋动物等影像令人惊艳……随着桂城慢行系统及提升工程的完工,绚丽璀璨的城市景观令市民称赞不已。
桂城中心城区慢行系统
完善及提升工程
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新建公交站及地铁站接驳连廊,彩色绿道建设,规划人行道路口斑马线,绿化改造等,其中改造人行道约40000平方米,完善彩色绿道约13.5公里,增加小品及廊架20多处。
一期工程
范围包括千灯湖片区。
二期工程
南海区政府周边(一期)及区政府周边(二期)。
三期工程
南海大道以西,完成海三路部分人行道以及南海广场门口人行道铺装、完善廊架电气部分安装。
节点改造成公园,从小处展现城市温度
城市节点绿地对城区来说,既能提升颜值,又能为群众提供休憩场所。在海五路和南海大道交叉处,有一小而美的节点公园在4月底新建成,成为市民短暂休息的场所。
桂城市政管理处项目负责人张工介绍,这里原先只是一处杂草丛生的地方,通过对公园内地面铺装、公园椅等进行改造,现在这个小小的节点公园焕然一新。平时,彩色的座椅常常坐满了休息的市民,花坛中装上的彩色夜灯,在夜晚中发出亮眼的光,为路过的市民带来一丝温暖。诚然,这块巴掌大的场地通过改造提升被赋予新的价值,成为人们参与的活动空间,细小之处展现了桂城城市的温度。
顺着南海大道北走去,长长的彩色绿道让骑行的市民不自觉地就顺着它慢慢前行,彩色花、大手牵小手、爱心等图案为单调的绿道增添了不少色彩。一路上还新建成了彩色廊架,在夜晚还会投下各色图案的影像,如那鱼儿在海洋中游玩的图案就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眼睛;底下的木制座椅还可供市民休息,让市民偶尔体验一下慢生活。
据了解,桂城在今年4月底就已完善彩色绿道约13.5公里,增加小品及廊架20多处。
千灯湖片区颜值飙升,吸引市民打卡
巨型“龙船”绘画、花海桂城立体灯柱、时尚大气的景观廊架……这是桂城中心城区慢行系统完善及提升工程中有关千灯湖片区的改造提升内容,已于2018年底就完成了,当时一完工就吸引不少市民打卡拍照。
人行道上,画上了色彩斑斓的“龙船竞渡”,彰显了桂城人拼搏奋斗精神,四方车流的斑马线上“龙船”身影也无处不在;公园旁,波浪形的景观走廊设计感十足,也可以为市民遮挡风雨;千灯湖边,花卉形状的立体灯柱伫立,夜晚“千灯树”开,斑斓夺目,照亮了市民回家的路;更别说还有创意景观小品、花基坐凳等装点了城市景观的面容。
据介绍,千灯湖片区的改造提升范围东至桂澜路,南至海三路,西至南海大道,北至海八路,总投资约3400万元,绿道长度为15公里;还有特色斑马线、连廊、节点改造、港湾式停靠站改造、公共自行车停车小品等。工程主要分为路面铺装、景观廊架、城市家具、景观照明四部分进行,加强了现有绿道与公交站的连廊接驳,提升与路口的绿道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改造中融入了千灯湖和南海特色岭南文化元素,提升了桂城的品牌形象,而且通过完善慢行系统的配套设施,改善非机动车与公交、地铁、商业中心等接驳环境,实现公共交通与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的无缝对接,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理念,较好地打造了绿色低碳出行环境。
自2017年开始,桂城就启动了慢行系统改造和提升工程,分为三期不断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新建公交站及地铁站接驳连廊、建设彩色绿道、规划人行道路口斑马线、绿化改造等,其中千灯湖片区已于2018年底完工、区府周边(一期)及区府周边(二期)两项工程于2019年8月完工。由于疫情影响,剩下的南海大道以西、海三路部分人行道以及南海广场门口人行道铺装等工程则于今年4月全部完工。
文/珠江时报记者方婷通讯员张绍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