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考察组点赞尖东社区治理新模式
桂城推动23个城市社区实现“创熟”全覆盖,形成三级治理体系

■市视察组到尖东社区交流视察。
作为桂城街道第一批推行“楼长制”的试点单位,近年来,尖东社区以创建“熟人社区”为抓手,探索出了一条居民参与协商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5月27日,尖东社区又迎来一个考察组的考察交流。
尖东社区分享
“创熟”经验
5月26日,南海召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推进会,部署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根据《南海区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方案》,南海将高位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用3年时间初步建成现代化的社会治理组织体系、治理体系、“五治”体系和特色体系“四个体系”,全力将南海打造成为和谐共融、有为善治、宜居宜业的活力之城,以蓬勃活力彰显城市竞争力。
近日,为加强城市社区治理组织建设,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佛山市政协常委、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张建辉带队,区政协、区组织部、区政法委、区民政局及桂城街道的代表一行20多人组成考察组,来到尖东社区,实地考察尖东社区楼长项目建设情况。
作为桂城街道第一批推行“楼长制”的试点单位,尖东社区党支部坚持以创建“熟人社区”为抓手,致力打造“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社区文化建设方针,着力组建以热心居民为核心的街坊会、楼长志愿服务队,对小区实行自我管理,带领小区住户共同参与小区建设,协商解决小区问题,探索社区居民参与协商共治的治理模式。
“有创熟必然有治理,无创熟治理从何谈起!”尖东社区党支部书记吴镇华为调研团介绍尖东经验时,特别强调了创建“熟人社区”工作模式给尖东社区在社区治理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工作成效。他指出,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街坊会、楼长团队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以柔性的的方式,更能在居民之间营造良好的、亲近的氛围,特别是在邻里纠纷的调解中,以情感动容的处理方式更容易促进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楼长代表分享感受
座谈过程中,张建辉向参会的楼长代表提出疑问:“你们来自哪里?为什么愿意当一名楼长呢?”
尖东街坊会骨干、楼长小组长任淑华回答道:“我是浙江舟山的,来桂城几年了。说句实话,从单位退休,随孩子来到陌生的城市生活,我是很失落的,总觉得和社会脱节了。当邻里推荐我成为一名楼长的时候,在社区居委的培育和带领下,我常常参加社区的入户宣传、文艺表演、团建培训、便民服务,觉得幸福感、获得感满满,心里很温暖。我觉得自己是有组织的孩子,挺好的!”
而作为尖东第一批5名楼长之一,许北娣感触最深。“社区找到我当楼长的时候,我心里不太乐意的,当志愿者可以,但是,当楼长责任太大了。经过社区吴书记多次的动员,我成为了一名尖东楼长,并开始了长达7年多的楼长志愿服务。上传下达,设摊便民、为居民排忧解难等,楼长这个团队慢慢深入居民的人心,我也找到了发挥自己余热的平台了。”
开启创熟工作“2.0版本”
座谈会上,桂城街道总工会主席、社区党工委书记张雪琴介绍了桂城23个城市社区的“创熟”工作情况及工作成效。“面对新时期的社区治理要求,桂城街道社区党工委提出‘党建引领创新服务,创熟推动小区善治’的小区综合治理工作思路,由社区党委实施,通过党建为引领,创建‘熟人社区’为抓手,以发展楼栋关爱文化为切入点,让党员主动参与带动居民的形式,培育公共意识和志愿服务精神。随着近10年创熟工作的探索和发展,桂城23个城市社区实现了创熟工作全覆盖,并形成了街道层面的‘创熟课题组’——社区层面的创熟专干、创熟助理——居民层面的街坊会、楼长的三级治理体系。”
张雪琴表示,桂城现有楼长1500多名,其中党员楼长占比三分之一。“尖东社区是桂城街道推广创熟工作表现尤为突出的。”张雪琴说,目前,桂城已选定夏东、平东、夏南一等农村社区作为试点,尝试将创熟工作复制和推广,开启创熟工作“2.0版本”。
多方会谈交流后,张建辉表示:“现阶段,社区治理已经是国家层面的部署、是党委层面的工作计划。通过尖东社区的实地走访调研,我对桂城街道提出的创建熟人社区的创新举措有了更深的认识,大量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城人,通过创熟的融合,实现了邻里之间的融合非常珍贵。我相信尖东社区为了社区的管理和治理,做了大量的工作,楼长的选拔、培育的积极探索,都值得我们学习。把好的创熟经验总结、推广,未来的3年、5年,社区治理大有作为。”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黄佩雯通讯员黄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