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19年08月04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F01版:封面

    • 习近平总书记七月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汇编
    • 学习园地

    第A02版:大家事

    • 率先打造百公里乡村振兴示范带
    •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定不移举全省之力强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三龙湾南海片区开启 5G新时代

    第A03版:党旗红

    • “新”祝学子创佳绩“正”赞家长好家风
    • 让党组织在农村“唱主角”
    • 每月一学

    第A04版:大家事

    • 南商教育基金领奖代表名单
    • 打造教育品牌南海推出这些新举措
    • p37

    第A05版:大家事

    • 市民关注
    • 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 推进“截污到户、雨污分流”是件大好事

    第A06版:大家事

    • 十年百万图:全区超七成项目完成整治
    • 工业设计巨头洛可可为南企打造“爆款”产品

    第A07版:搵偈倾

    • 南海政协好声音 九大建议助振兴
    • 大沥加强整治 提升城市颜值
    • 西樵儒溪村:绘就绿色生态画卷

    第A08版:大声公

    • 查治零漏网 “两违”零增长
    • 整治涉黑涉恶三类突出问题严打“套路贷”等新型犯罪
    • 若发现下列行为或线索要及时举报!
    • 退役军人可享十项公证服务

    第A09版:大声公

    • 快打开这个安全锦囊 快乐过暑假
    • 2019年 1-6月南海区安全生产严重违法行为公告

    第A10版:有着数

    • 南海区启动评选第二批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
    • 港科大创业大赛南海企业夺冠
    • 企业可申请专利快速预审
    • 佛山 PC端24小时智能商事登记系统上线
    • 全区商事主体达29.27万户
    • “腾云计划”印发涵盖27项重点工程
    • 区内120个项目获市机器人专项资金

    第A11版:廿四味

    • 处暑易患肺部疾病饮食重在养阴润燥
    • 处暑
    • 早秋曲江感怀

    第A12版:有睇野

    • 8月文化资讯
    • 南海衣冠:崇文尚学的历史传承
    • p62

    第01版:封面

    • 习近平总书记七月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汇编
    • 学习园地

    第02版:大家事

    • 率先打造百公里乡村振兴示范带
    •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定不移举全省之力强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三龙湾南海片区开启 5G新时代

    第03版:党旗红

    • “新”祝学子创佳绩“正”赞家长好家风
    • 让党组织在农村“唱主角”
    • 每月一学

    第04版:大家事

    • 南商教育基金领奖代表名单
    • 打造教育品牌南海推出这些新举措
    • p37

    第05版:大家事

    • 市民关注
    • 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 推进“截污到户、雨污分流”是件大好事

    第06版:大家事

    • 十年百万图:全区超七成项目完成整治
    • 工业设计巨头洛可可为南企打造“爆款”产品

    第07版:搵偈倾

    • 南海政协好声音 九大建议助振兴
    • 大沥加强整治 提升城市颜值
    • 西樵儒溪村:绘就绿色生态画卷

    第08版:大声公

    • 查治零漏网 “两违”零增长
    • 整治涉黑涉恶三类突出问题严打“套路贷”等新型犯罪
    • 若发现下列行为或线索要及时举报!
    • 退役军人可享十项公证服务

    第09版:大声公

    • 快打开这个安全锦囊 快乐过暑假
    • 2019年 1-6月南海区安全生产严重违法行为公告

    第10版:有着数

    • 南海区启动评选第二批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
    • 港科大创业大赛南海企业夺冠
    • 企业可申请专利快速预审
    • 佛山 PC端24小时智能商事登记系统上线
    • 全区商事主体达29.27万户
    • “腾云计划”印发涵盖27项重点工程
    • 区内120个项目获市机器人专项资金

    第11版:廿四味

    • 处暑易患肺部疾病饮食重在养阴润燥
    • 处暑
    • 早秋曲江感怀

    第12版:有睇野

    • 8月文化资讯
    • 南海衣冠:崇文尚学的历史传承
    • p62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3:党旗红

南海区领导连续四年家访优秀高中毕业生,传递弘扬“崇文重教”社会风尚

“新”祝学子创佳绩“正”赞家长好家风

2019年08月04日

南海部分优秀高中毕业生档案 刘祺 毕业学校:石门中学录取学校:北京大学法学系

尹鹏 毕业学校:石门中学录取学校:清华大学机械航 空动力类

汤建浩 毕业学校:石门中学录取学校:北京大学信息 管理系

李芊谊 毕业学校:石门中学录取学校:香港大学经济 与金融系

陈伟琪 毕业学校:石门中学录取学校:北京大学医学院 口腔医学

陈悦心 毕业学校:石门中学录取学校:北京大学法学系

肖韵怡 毕业学校:石门中学录取学校:香港科技大学 商学院

区成铸 毕业学校:石门中学录取学校:清华大学协和 医学院

陈可欣 毕业学校:石门中学录取学校:香港科技大学 商学院

今年高考,南海教育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5人被屏蔽分数,高分屏蔽生人数占全市一半以上;12名学子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名校录取;全区有5491人上高分优先投档线;共有13229人上本科线。

“今天我们登门道贺,想听听家长们是怎样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孩子,学校又是如何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学生,把好的家风、好的学习经验、好的教学模式传递给所有南海学子。”22日上午,在高分考生尹鹏家中,冼富兰道出此番家访的目的。

家访现场,学子们获赠的贺卡上,写有“踏上新征程,创造新成绩”字样;而家长收到的,则是“身正为范,正子正己”的高度评价。贺卡的封面设计也别出心裁,根据学生录取院校、地点不同,有清华、北大、香港等多种字样和图案。

今年高考,石门中学的刘祺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法学系录取。在这个家庭里,“言传身教”体现得淋漓尽致。“孩子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一来要感谢南海区委区政府提供的良好环境,

二是石门中学为孩子提供的学习氛围,以及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我们作为家长的,就只能正己,给予孩子满满的正能量,让她自己决定要走的路。”刘祺的父亲说。

在高分考生陈伟琪家中,陈伟琪妈妈分享自家的“放养式”育儿经验:“孩子从小是乖乖女,学习上很自觉,我们也不会给她过多压力,相处起来就像朋友一样。”良好的家庭氛围,让陈伟琪养成了极强的心理素质,面对老师、同学,她总是面带微笑,遇到困难时,她也能坚强应对。

7月22日,今年考上清华、北大、香港大学等名校的9位南海优秀高中毕业生,收到了来自区委区政府的一份特别祝福——副区长冼富兰等领导登门家访。冼富兰向他们送上贺卡,祝贺他们取得好成绩,赠予学生的是一个“新”字,赠予家长的是一个“正”字,希望以此祝愿学子前程似锦,表彰勤学有为的学风。

从2016年开始,南海区领导已经连续四年家访南海优秀高中毕业生,而且都会送上写有关键字的贺卡。比如前年是“勤”与“爱”,去年是“志”与“道”,今年则是“新”与“正”。寄语虽有不同,但表达的期盼和传递的信号却是一致的,即弘扬“崇文重教”的社会风尚。

家长分享育儿经验

品牌教育建设结硕果

“据我所知,每年南海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是非常大的,这给了我们学生很好的学习条件,在此我十分感谢区委区政府的关心。”高分考生汤建浩说。和他一样,这次走访的过程中,许多家长和学子都表达了对南海区良好教育环境的信任和感激。

南海教育辉煌成果的背后,是南海区对发展教育事业一以贯之的重视。主要领导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把关心重视教育落到实处。“区领导家访优秀学子”这一传统持续至今已有四年,风雨无阻;参加校园开学典礼、多次深入到学校调研,召开教育座谈会更属常见……

2016年8月8日,南商教育发展促进会成立并设立“南商教育基金”。超过10000名优秀师生和500多个优秀家庭获得奖励。每年,有四分之一的政府财政支出投入教育,2018年教育财政资金总投入约47.5亿元。近三年来,全区建成及在建项目70个,新增义务教育优质学位约3.3万个。

此外,南海还以系统化、标准化的要求,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以去年出台的“南海区品牌教育创新行动计划”为契机,全区启动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打造“大城名校”“大城良师”“大城英才”等具有南海特色的十大教育品牌。

在过去的一年里,南海教育改革不断推陈出新,十大教育品牌建设结出丰硕成果。接下来,南海将秉承“崇文重教”传统,继续在教育事业上不断创新,推动南海教育从品质走向品牌。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 罗炽娴 通迅员 罗远仪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