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5年05月19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全国12支“战队”齐聚逐梦绿茵
    • 593岁盐步老龙“重出江湖”
    • 南海中考志愿填报咨询会5月24日~25日举行
    • 端午来桂城棉二水塔街让龙舟流量帮你“带货”

    第A02版:要闻

    • “趣”探博物馆 开南海“宝藏盲盒”
    • 了解健康产业前沿 共探合作新机遇
    • 南海招10名博士有编制待遇优
    • 科普防灾减灾知识提升应急避险能力
    • 分类信息

    第A03版:品读狮山

    • “瓜”分善意 苦瓜种出“甜日子”

    第A04版:要闻

    • 值! 参加开笔礼 送研学体验课
    • 观摩汽车智造 感受科技魅力
    • 19项精彩活动持续至年底
    • 西安延安研学营招募学员啦
    • 南海“小小艺术家”斩获2金5银6铜
    • 中国平安在深启动“风险减量社区安全季”行动
  • 数字报首页

A03:品读狮山

“瓜”分善意 苦瓜种出“甜日子”

狮山大顶苦瓜变成“慈善造血”与产业振兴同频共振的发展密码

2025年05月19日

■大顶苦瓜带来的变化让村民露出笑容。

■瓜王。

■狮山加立幼儿园孩子们表演舞蹈《苦瓜熟了》。

■苦瓜集市热闹非凡。

清晨五点的薄雾还未散去,狮山谭边社区的瓜田里已晃动着农户们的身影。沾满露水的大顶苦瓜被小心翼翼摘下,带着泥土芬芳送往活动现场——这是5月17日“慈善十年行奋进百千万”狮山笋嘢谭边第五届“顶瓜瓜”嘉年华的前奏,也是新一年公益的起点。

慈善十年行,奋进百千万。当第一缕阳光掠过现场“瓜王”评选区,在围观群众的热情关注下,颗颗带着晨露的大顶苦瓜被小心翼翼放上称量台,启动了一轮轮善意的拍卖“加码”,不断为社区“奖学助学池”添砖加瓦。这场由苦瓜藤蔓编织的十年慈善长卷,也徐徐展开它兼具泥土气息与时代温度的扉页。

在“百千万工程”的春风里,这场以瓜为媒的嘉年华,让苦瓜变成了“慈善造血”与“产业振兴”同频共振的发展密码,将“苦瓜经济”从田间延伸至文旅繁荣,舒展成狮山大地最动人的振兴图景。

藤蔓上的“百千万”叙事

从一个苦瓜到乡村振兴的生态链

狮山谭边社区,有着80多年的大顶苦瓜种植历史,是著名的大顶苦瓜出产龙头村,早在2002年就被南海区评定为“大顶苦瓜品牌村”。区别于传统长细的苦瓜,这里产出的大顶苦瓜体型硕大,瓜大嘴尖,外表光滑翠绿宛若翠绿色的宝石,吃起来苦中带甜,让人回味不绝,因而闻名于外。

活动现场,入口处的苦瓜集市热闹非凡,充分彰显了这一特色农产品的市场魅力。然这只是其中一角,在狮山镇和谭边社区的精心运营下,大顶苦瓜成了“狮山笋嘢顶瓜瓜”的金字招牌之一。

在今年“顶瓜瓜”嘉年华上,“瓜王”评选参赛人数是历年最多,65户种植户带着精心培育的苦瓜参与其中,评委们从瓜重、瓜色、顺直度等多维度严格评选,最终决出前15名,其中前10名种植大户和前五等奖“苦瓜王”获颁荣誉。

“今年新春刚过,就有乡亲们热切询问今年的苦瓜节还办不办。”谭边社区党委书记谭敏贤说,这份期待,这份热情,正是他们前行的动力。而这也道出了谭边苦瓜发展的成长史。

一直以来,谭边社区对特色产业发展极为重视。为帮助农户解决种瓜的“疑难杂症”,谭边社区党委联合直联团队连续三年开展助产增收志愿服务计划,围绕社区“大顶苦瓜”的特色

品牌农业开展每月一次的助农惠农服务。

去年,社区还邀请了佛山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崔竣杰博士作专家顾问,为农户提供最前沿的种植技术,在狮山镇、谭边社区助力下,崔竣杰还在谭边兴建了大顶苦瓜种植基地,与其他农户毗邻,形成了双方良性互动的便捷平台。农户们纷纷表示,日后有问题要咨询崔博士就很方便了,走几步就到了。

不仅如此,谭边社区通过打造大顶苦瓜“顶瓜瓜”品牌,成功提升了其知名度。狮山笋嘢谭边第五届“顶瓜瓜”嘉年华活动,正是这一努力的生动体现。从最初的苦瓜评选探索,到2023年创新推出嘉年华活动,再到2024年“瓜王”以5288元的高价拍卖成功,并且百道苦瓜宴亮相央视,直至今年65户农户积极参与比赛,这一切都凝聚了谭边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坚持。

谭敏贤表示,谭边社区将以“百千万工程”为指引,全面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战略:一是用科技赋能苦瓜产业,提升产品品质;二是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三是加强人才培养,锻造创新队伍;四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发展活力。

拍卖槌声里的慈善光阴

十年汇聚近百万元善意共振

当大顶苦瓜这一农产品变成文化IP,其背后也就有了文化精神价值,而苦瓜藤蔓上结出的也不仅是翡翠般的果实,更是打开“农业+公益”探索之门的钥匙。在谭边社区“顶瓜瓜”嘉年华现场,由苦瓜串联的慈善叙事,正以独特的方式丈量着乡村善治的深度。

一等奖“瓜王中王”以1888元起拍,现场竞价声浪此起彼伏,最终成交价39888元定格,这不仅是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认可,更是社会对“慈善经济”的价值投票。

本届嘉年华延续“农业+文旅+公益”模式,将顶瓜瓜品牌价值转化为助学基金,实现“慈善造血”,在众多慈善人士的支持下,本次拍卖筹集善款超18万元,相较2024年增长5倍。

据悉,自2015年启动奖学助学工程以来,谭边社区依托社会力量募集将近百万元善款,凝聚着100多家企业和热心乡亲的赤子之心,其中2023年成立的谭边慈善基金会,当年募资达27万元,超20家企业及乡亲慷慨解囊。10年间,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发动企业、热心人士与村民,将社会善意转化为奖学助学基金,惠及数百学子。

这些数字背后,是社区工作者叩门募捐的深夜足迹,是爱心企业家“反哺桑梓”的拳拳之心,更是数百名学子因善款资助而绽放的人生新篇。活动现场播放的《十年慈善路》影像中,募捐者的默默支持与奖助学金获得者的笑容交织成光,照亮了“今日受助,明日反哺”的精神传承之路。

正如拍下“瓜王中王”的爱心企业家代表、狮山加立幼儿园理事代表甘倩雯所言:“拍下的苦瓜是荣誉,更是意义。希望拉动更多人支持公益、支持大顶苦瓜,为乡村发展接力。”

舌尖上的文旅破圈

从田间珍馐到文化担当

在嘉年华的舞台上,狮山加立幼儿园孩子们的舞蹈《苦瓜熟了》为大顶苦瓜编织了一段最柔软的文化注脚。当旋律响起,身着嫩绿舞衣的孩童化身幼瓜,在舞台上演绎不一样的憨态可掬,让台下种植户们眼角笑出皱纹,为苦瓜赋予文化温度。

以嘉年华为载体,当天嘉年华举办地所在的谭边梦家园中心广场还成为“群众娱乐大舞台”,这里不仅有超40个摊位的苦瓜集市,更有60多个狮+好货、饮品美食组成的好物集市持续至夜晚。

跳出嘉年华的舞台,跟着大顶苦瓜还能打开“田间到文旅”的密码盒,游赏、品味不一样的美食南海。大顶苦瓜以其含糖量高出10%、吃起来更加厚肉、爽口和甘甜的优势赢得食客们的心。

在狮山,苦瓜能做出超140多种菜式,刺身、煎、炒、焖、炖、蒸、煮样样齐。如苦瓜刺身是大顶苦瓜的经典吃法,一盘切得薄而透光的瓜片,搭配不同的食材,变幻出数种风味,多次登上央视镜头。

而这些菜品大多数出自以谭边社区居民范永成为核心的苦瓜创作团队。在他们的创作下,不少菜式成为爆品。“比如之前创新制作的苦瓜奶茶,一开始大家都不看好,但我知道年轻人喜欢,创造了一晚卖出超万元的销售记录,农户的苦瓜供不应求。”范永成说。创新菜式刺激了苦瓜销量,去年,央视财经频道还聚焦大顶苦瓜产销情况并重点报道。

狮山还和社区联手围绕“大顶苦瓜”加速形成“研发+种植+产销+文旅+示范”发展新体系,谋划一二三产有效结合,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链,从苦瓜种植,到苦瓜加工产品的开发,再到联合多方力量开展研学游、亲子游等特色农业旅游,逐步构建起完整产业体系,推动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为让大顶苦瓜“走”得更远,助力狮山“农文旅”融合发展,南海区专门出台“谭边大顶苦瓜”团体标准,从种植环境、土壤、水分、栽培流程、感官指标、理化指标等,到对检验、包装、运输、存储等都作了详细规定,让每一个苦瓜都成为标准化生产的“文旅代言品”,讲述标准化的品质故事、文旅的体验故事。

藤蔓上悬挂的,是土地的馈赠;拍卖槌下传递的,是人间的温情;文旅浪潮中奔涌的,是乡村的未来。从央视镜头里的“翡翠瓜”到活色生香的味觉盛宴和科学严谨的团体标准,狮山镇以一个苦瓜为支点,撬动起乡村善治的无限可能,也悄然形成文旅经济的新脉络。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彭燕燕(部分通讯员供图)通讯员詹柱华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