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沥镇黄岐中心小学在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斩获佳绩
学生真情演绎 《马兰花开》全国夺魁

■学生表演朗诵节目《马兰花开》。(学校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麻丽丽通讯员邓福军刘佩诗梁鸿兴报道近日,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来自南海区大沥镇黄岐中心小学的朗诵节目《马兰花开》一举夺魁,荣获朗诵类全国一等奖(最高奖项),并斩获优秀创作奖,成为佛山市艺术表演类唯一获奖作品,也成为广东省仅有的六个优秀创作奖之一!
在这届展演活动中,大沥镇黄岐中学的书法作品亦斩获全国二等奖,大沥镇以“一金一银”的亮眼成绩,成为本届赛事中佛山市获奖数量最多、含金量最高的镇街。
太行山脚下的马兰村,那里有一段跨越18年的热泪盈眶的故事——原型人物邓小岚用音乐修补生命的裂缝。
2004年,退休干部邓小岚第一次走进太行山深处的马兰村。她发现,这里的孩子甚至不会唱一首完整的歌。从此,她18年往返北京与山区200余
次,自费建音乐教室、组建“马兰小乐队”。即便身患重病,她仍坚持教学,最终带着孩子们登上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然而,这位“种花人”却倒在了音乐节筹备现场,为“教育的灯盏”写下了最深情的注脚。
当孩子们齐声念出“走出大山,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时,台下许多观众红了眼眶。
黄岐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以清澈的童声、极具张力的表演,将邓小岚与马兰村孩子们的故事搬上全国舞台。从邓小岚筹
资建教室的艰辛,到冬奥舞台上孩子们的璀璨绽放,每一个细节都令人动容。
“我们演的不是剧本,是一代人的精神图腾!”指导老师陈惜英说。《马兰花开》完全依靠本土教师,既无高价外聘团队,又无专业排练厅,利用操场角落、榕树下,教师们用智慧和汗水精心打磨课程,为孩子们打造梦想课堂。
学生为贴近角色,连续两周观看纪录片,深入了解马兰村的故事,自发收集太行山童谣。“我
想成为像邓老师那样的人,种下更多‘马兰花’,让更多孩子的梦想开花。”一名参演的学生讲。
《马兰花开》是教育公平的生动注脚,从太行山到珠三角,邓小岚与黄岐中心小学的老师,用不同的方式做着同一件事——让每个孩子都有权利被
光照亮。
这份对教育本真的执着,最终汇聚成超越奖项的精神力量。这不仅是一次舞台上的凯旋,更是大沥镇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铿锵作答,以“五好教育”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