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国资国企在文旅融合、金融赋能、人文经济、以投促引等多领域取得“开门红”
资产总额增至2662亿元 完成项目投资近10亿元

■1月8日,南海举行“国资引领,共创未来”国资国企招商推介大会,促成多个合作意向项目落地。(资料图片)

■南海国资打造的颐康里项目在狮山启动。图为项目效果图。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2025年第一季度,南海国资国企紧抓政策红利带来的机遇,以奋勇向前的姿态乘势而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区监管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实现2662亿元,同比增长超15%;一季度完成重点项目投资近10亿元;成功竞得4宗共近250亩意向项目地块,涉及总投资超20亿元;顺应产业潮流,积极布局新能源、低空经济、环保科技等新赛道。
这些亮眼数据,是南海国资国企开年之际拼搏奋进的生动写照。今年,南海国资国企紧紧围绕全区发展战略,以敢为人先的拼劲、开拓创新的闯劲、真抓实干的韧劲,在改革创新、项目推进、投资并购、人文经济等多个领域持续发力,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资产规模攀新高 综合实力再升级
第一季度,南海国资国企顺应政策形势,乘势而上,实现了资产规模的增长。全区监管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实现2662亿元,同比增长超15%,营收总额超100亿元。
其中,广东南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功跻身“千亿集团”行列,成为佛山首家资产突破千亿的区级国企。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不仅彰显了南控集团的发展实力,更标志着南海国资国企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在“千亿”国企的标杆带动下,全区国有监管企业信心倍增,围绕优化产业布局、提升运营效率、强化成本管控等多个维度,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显著增强了抗风险能力,为南海国资国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月8日,南海区国资系统举办“国资引领,共创未来”国资国企招商推介大会,并成立南海产业发展研究院,促成多个合作意向项目落地,为未来发展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一季度,南海国资国企在战略协同层面实现三大突破,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是龙头企业强强联合,南控集团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中建西南咨询顾问公司签署全域建设开发战略协议,重点推进城市更新与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这一合作将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助力城市面貌焕新。
二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南海资产公司与山高新能源集团创新“绿色资产+数字运营”合作模式,打造新能源基础设施投资标杆,将为南海的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
三是区域协同纵深推进,城建集团与佛山工贸集团深化环两江水资源开发,围绕东风水库生态建设、环水经济带智慧物流体系建设等开展全链条合作,创新打造“水利+文旅+商贸”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将加速“环两江示范区”建设。
布局新质生产力赛道 壮大“三高四新”集群
新质生产力,是城市竞争的关键要素。南海国资国企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聚焦新质生产力赛道,在新能源、低空经济、环保科技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
南控集团积极投身新能源产业建设,与区农业农村局签约乡村振兴光伏集群项目,并联动各镇街签订电网侧储能框架协议,为南海储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南控集团还同步布局固态电池前沿赛道,携手浙江安高特电科技,抢占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先机。
与此同时,富电公司积极参与搭建“华南电力产业集采平台”,与多家知名企业签署电网侧储能项目协议,总投资达16.5亿元。这一举措将提升南海在新能源领域的产业集聚效应,为区域经济的绿色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低空经济成为南海国企的重点发力方向。城建集团携手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区交通局和狮山镇等共同推进南海区“环两江先行区”低空观光廊道项目,积极探索低空经济发展新模式。
瀚蓝环境在环保科技领域表现出色,牵手清华大学等单位,成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粤港澳产城融合多源固废协同利用技术及集成示范”,助力“无废湾区”建设。瀚蓝环境还积极布局绿色环境权益相关业务,开展多项绿色权益交易及节能管理服务,助力南海构建“环保-能源-金融”协同发展新生态。
瀚和公司在氢能产业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和广东清能新能源技术公司签署南海区氢能物流车运营平台协议,与广东易运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氢能车辆综合运营示范平台。
此外,兴业控股与广东省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呼研所医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持有呼研所51%股权,合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呼吸疾病医药创新转化标杆平台。同时,旗下的桃苑福利中心被纳入“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服务机构,为打造“湾区一流康养融合品牌”迈出关键性一步。
在人工智能领域,南海数投公司自主研发的“磐石AI”智能平台完成本地化部署并上线运营。作为佛山首个基于DeepSeek-R1(671B)国产大模型的政务级AI系统,该平台成功实现政府算力资源与前沿AI技术的深度融合,开启了佛山国资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全新篇章。
重点项目齐开工 激活发展新引擎
实干争先,项目为王。南海国资国企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全力推进一系列重点项目的建设。
仙湖实验室二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南海文化中心、南海艺术中心、三龙湾制造产业园、“无废南海”新型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等49个省、市、区重点项目,一季度完成投资近10亿元。
同时,多个项目集中启建——2月22日,总投资1.89亿元的广东南海一汽大众铁路专用线项目配套用房一期工程动工,将建设成为佛山业态高端、功能齐全的智慧仓储中心和集拼分拨中心;
3月7日,作为灯塔产业园年度重点项目之一的佛山半导体科技园动工,致力打造成佛山市半导体发展的主阵地。同日,投资总额4248万元的九江中学新建学生宿舍工程项目(AB栋)动工。
3月13日,总投资约7亿元的220千伏新虫雷岗变电站迁建工程开工,为千亿级金融产业集群提供智慧能源保障。
3月28日,总投资额1.86亿元的颐康里项目在狮山启动,将构建“医疗+康养+消费”一体化服务体系。
一系列重点项目的密集开工,不仅夯实了区域发展的基底,更为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南海国资国企还聚焦城市发展重点区域实施精准投资,掀起优质土地竞拍热潮。
截至4月2日,南海区国资系统成功竞得4宗共近250亩意向项目地块,涉及总投资超20亿元。
园创公司竞得狮山镇桃园路南侧、广佛肇城际铁路东侧(之四)地段地块;南海奔达模具有限公司竞得狮山镇的工业地块;园建投公司竞得丹灶镇桂丹路南侧地块,打造湾区新能源中试产业园;南资创赢公司竞得桂城街道宝翠北路以东、夏平西路以北地段地块(千灯湖商业地块)……这些地块的竞得不仅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也为南海国资国企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以投促引 赋能产业腾飞
在新形势下,南海的招商模式正经历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今年的南海区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大力推动以投促引,支持国资国企在招商引资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季度,总规模超100亿元的南海区产业发展基金、南海区蓝海科创天使投资基金成立,成立以来积极协同区招商局、区科技局累计接触超亿元项目近20个,展现了其在产业投资领域的敏锐洞察力。
在资本运作层面,南控集团和产业集团有序推进公司债券注册申报工作,目前已向交易所递交合计75亿元的申报资料。城建集团、资产公司的信用评级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南控集团与中证数智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助力提升南海区金融机构数字化建设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在引入金融活水方面,产业集团积极联合南海农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华润银行五家银行,共启超百亿战略合作,整合银行与国资国企的优势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
通过产业投资与基金合作、创新投贷联动、数字化平台赋能等核心板块建设,南海国资国企正逐步构建起一个全链条的金融生态体系。这个体系涵盖了从项目孵化、资金支持到产业升级的各个环节,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