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清明烟气淡 文明假期出行热

▲清明假期,不少市民选择到公园露营。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袁夏璐摄

▲市民到南海影视城打卡。 (受访者供图)

▲市民买鲜花代替香火文明拜祭。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黄英文 摄
4月4日至6日,清明三天假期,南海各墓园接待了近80万人次的祭扫群众,鲜花代替香火蔚然成风,这个清明少了撩人的“烟气”。另一边,也有不少市民趁着假期外出踏青赏景,尽享春日时光。
三天近80万人次行清
清明祭扫,是中国人血脉中流淌的文化基因。4月6日,记者从南海区民政局获悉,清明假期三天,区内殡仪馆和各公墓共接待祭扫群众近80万人次,车辆超16万辆次。各级投入各类力量超1万人次,确保清明祭扫安全平稳有序。
在南海区绿色清明、文明祭扫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市民用鲜花代替香烛纸钱,“烟火气”淡了。
清明节不仅是扫墓、祭祀传统节日,更是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的自然节气。今年清明,南海菩提园以“心祭明礼·生态共融”为主题,打造了一场兼具文化温度与生态关怀的清明游园会,不仅摆放了民俗文化展板,还设置了有趣的互动摊位,让前来祭扫的市民感受清明深厚悠远的文化内涵。
市民安全行清的背后,有着各方力量的保驾护航。例如,在南海华侨墓园,南海区红十字519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携带AED等急救设备,参与到墓园应急保障,而菠萝救援队参与协助墓园周边应急保障工作。各镇街也启动清明祭扫安全保障工作,确保清明祭扫平安、和谐、文明、有序。
科技力量也在默默护航。南海依托“空天地一体化”社会治理平台,整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巡飞及地面监控资源,对墓园及周边20公里区域实施全天候动态监测,实时捕捉烟火隐患,预警信息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5分钟,让市民祭扫更从容。
清明祭扫高峰具有“短时间、小空间、高密度”的特点,结合往年情况,预计4月12日、13日仍有一波祭扫小高峰。
市民用多种方式赏春
清明时节也正是踏青赏景好时机。记者走访发现,有不少市民趁着清明小长假,或举家出游踏青,或参与文化体验活动,或挑战户外运动,用多种方式感受春日时光。
清明假期,南海各大公园成为市民亲近自然的热门选择。桂城 岗公园延续佛山50公里徒步的热潮,新增的“登高勇士线”在假期迎来挑战者,市民登顶魁星阁可俯瞰城市中轴线与绿美生态交织的胜景。
川流不息的西江边,落日余晖给西樵太平墟增添了一份岁月的温情。游客漫步其中,一边探索旧日墟市的繁华,一边沉浸式体验大地艺术的美妙。据悉,4月2日至5月5日,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进入春时展期,期间将有55个艺术项目在西樵山、听音湖、平沙岛、太平墟、儒溪村、渔耕粤韵六个艺术区域展出。
清明假期的文旅热潮,正是南海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的生动注脚。这个春天,市民用脚步丈量绿美山水,用体验感知城市脉动,文旅融合的画卷正随着“人文经济引领区”的创建徐徐展开。
(相关报道详见2~3版)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戴欢婷柯凌娜袁夏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