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飞 无人机送血到医院!
南海医疗物资运输进入低空物流全新时代
珠江时报讯记者周钊泷通讯员梁翠珊报道1月13日下午3点,两架搭载了新鲜血液的无人机从南海桂城起飞,分别飞往10公里以外的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黄岐医院)和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盐步医院)。10分钟后,无人机降落,血液被医院接收,比路面运输节省了20到25分钟。至此,全市首个医疗物资运输任务圆满完成。
2024年12月,南海与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牵手”,双方在低空应用场景推广、医疗物资低空运输等领域展开合作。1个月不到,3条“10公里10分钟”低空医疗物资配送航线上线,分别是:区血站—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盐步医院)、区血站—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黄岐医院)、区血站—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平洲医院)。
负责医疗物资运输的专用无人机单次飞行最大载重可达9公斤,满载最大飞行距离18.5千米,相当于无人机适飞空域范围内医院均可实现15分钟的物资速配。此外,无人机配送还同时具备全自动飞行、24小时全天待命等优势。
“无人机的精准送达,为抢救危急重患提供有力保障。”区卫健局局长邱宇翔介绍,南海用血需求较大。部分血站与医院距离20公里以上,若用血时段恰逢运输高峰期,运输时长或将超过1个小时,有可能影响抢救效率。
首飞成功,标志着南海区医疗物资运输进入了低空物流新时代。接下来,医疗物资运输专用无人机将承担运输生物样本、检测试剂和疫苗等医疗物资等任务,为南海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低空经济被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新赛道。近期,南海区正在研究制定《南海区低空经济“蓝天计划”工作方案》,加快布局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
活动当天,南海区低空经济“蓝天计划”联盟成立。联盟将致力于推动南海低空经济技术创新、制定产业行业标准、促进低空经济相关企业交流合作、促进商业项目落地、加强资源共享与合作,不断壮大南海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圈,强化低空经济产业整体竞争力。
南海区区长王勇表示,南海发展低空经济要有战略高度、市场机制、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才能察风力、有定力、强动力、聚合力。接下来,南海将与企业共同发力,推动更多低空经济场景在南海落地,推动新质生产力高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