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召开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
树好三种思维 抓好五大工作 把握四对关系 把“百千万”美好图景变成幸福实景

▲桂城儿童公园,展现一幅城乡共美的画卷。(资料图片)

▲九江烟南村的古木桥吸引市民游玩。(资料图片)

■罗行艺术墟让丹灶罗行社区得到活化。(资料图片)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1月13日,南海区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召开。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这次现场会既是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的学习会,也是比学赶超、以学促干的动员会,更是传导压力、强化示范的部署会。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一年。在岁末年初的节点上,检视过去、总结经验、谋划未来,意义深远。
南海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岑灼雄参加会议。
落一子而全盘活 南海拼出新亮点
面对“头号工程”的号召,南海以“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责任担当,坚持全区“一盘棋”,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并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富民兴村是“百千万工程”的必由之路,南海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村旺起来、农民富起来。一方面,村居主动结合资源禀赋,通过文化赋能、艺术乡建、风貌提升等推动环境风貌和发展面貌焕然一新,打造56个强村公司、15个“分润模式”项目;另一方面,持续攻坚13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区共3188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数智化转型。
农村美则全域美,绿美南海生态建设,“一个都不能少”。在“颜值”上,南海以“七个一”“十个一”标准推进典型镇村建设,“美丽经济”“庭院经济”多点开花。在“实力”上,全区六镇进入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100名、全国镇域投资竞争力前30名,首批12个典型村有6个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第二批30个典型村项目建设总体进度超65%。
人心进一步凝聚,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号召力不断提升。志愿者、群众等真心实意付出、真金白银投入、真抓实干攻坚,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累计投入超4.89亿元社会资金支援“百千万工程”。
“大家齐心协力,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有信心。”顾耀辉认为,落一子而全盘活,走好南海城乡区域高质量融合发展这步棋,“百千万工程”就有了坚实底气。
争相发力 干出南海特色
坚实的底气,源于各镇街、村居、企业等协同发力,干出南海的特色章法,更干出南海干部的精气神。
会上,西樵镇、九江烟南村等9个单位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各专班、各镇街和罗行社区、农业银行南海分行作了书面发言,既总结经验、亮出成绩,又检视问题、提出对策。
做优做美特色镇村,他们有方法。“一座山带动一座城,一场演出带旺一座城,一批古村带活一座城!”西樵镇代表分享道,全力践行人文经济学,西樵2024年上榜镇域投资竞争力第13位,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创先级),入选佛山口碑“百千万工程”示范案例。
作为“文化赋能”典型村,九江烟南村借第二届南海大地艺术节的东风,积极盘活旧屋,将旧小学、炮楼、何晃钊故居等变为艺术创作载体,引进游船项目、特色餐饮、文创工作室等业态,焕新古村活力。
打造共治共享新格局,他们有思考。“参与社区活动的新市民极为有限,效果不明显。”狮山镇朗沙社区代表直言,因此,社区推出“笋乡创熟”小程序的“朗沙卫士”模块,新市民除了可上报监督、求助、关爱及应急信息,还能获得积分。至今已有近500人加入小程序,成为基层治理监督的“吹哨人”。
作为新市民流入的大镇,里水新市民占常住人口比重超六成。面向“广佛候鸟”,里水设立镇党群服务中心,开展“错时”跨城通办服务;面向外来务工人员,里水设立临时救助制度;面向快递、外卖、网约车等群体,里水成立首家“小哥”驿站,开展服务培训活动32场、惠及人群3200人。
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他们有路子。2023年,丹灶镇荷村社区成立“荷村公共服务运营公司”,积极引进“乡村CEO”,逐渐打响“村保”品牌。荷村社区负责人认为,创办强村公司的背后,是一场惠民与发展的“相向奔赴”,除了节约保洁成本,解决村内部分低收入人群就业问题外,还拓展保洁、物业管理业务,预计增收213万元。
大沥镇河东社区则以“分润”模式促进专业市场高质量发展。社区成立物业管理公司与盐步家具城投资方共同核算每年物业的收益,产生的溢价收益按5:5分成。“租金+分成”模式让村民在保障保底收益的同时还能享受物业升值红利。
桂城街道叠北社区代表介绍,社区紧抓城市更新机遇,引入社会资本共建,将原来业态单一、布局杂乱的华南汽车城,改造升级为爱车小镇,实现集体地块年租金从1375万元升至6434万元,走出了“产文融合”的强村富民之路。
在场代表的一句句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转化为推进工作的新思路、好方法,更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显见成效、出圈出彩的靓丽答卷。
答好必答题 南海再绘作战图
2025年,南海区落实“百千万工程”即将再次迎来一年一度的大考,同时迈入省委定下的“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节点。新一年工作如何谋划布局?现场会亮出“实招”。
顾耀辉强调,要重点树好三种思维,确保推进“百千万工程”思路清、方向明;聚力抓好五大工作,做到推进“百千万工程”措施实、特色显;辩证把握四对关系,全力促进“百千万工程”开繁花、结硕果。
“我们要深刻认识‘百千万工程’是牵动发展全局的关键之举、关系长治久安的战略之举、促进固本强基的务实之举,总结提炼经验,转变思维观念,不断把‘百千万工程’推向深入。”顾耀辉的话铿锵有力。
凝聚各方力量深度参与,用心用情回答好这道“必答题”,南海思路明确,要从运营思维、人文动力、主人翁意识方面发力。
“进入存量时代,谁善于盘活利用资源,谁就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顾耀辉指出,要建立运营思维,善于利用存量资源谋划项目、推进工
作,通过招才引智、文化赋
能等方式加快把城乡各类资源盘活起来,转变为资本、转化为资金。
“总结分析区内外典型镇村的发展,背后都离不开人文动力的驱动。”顾耀辉说,要将人文思维、人文美学、人文景观、人文情怀贯穿到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功能、撬动作用、放大效应。
释放基层干部群众的智慧力量,顾耀辉指出,“百千万工程”是造福群众的事业,也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必须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切实把蕴藏在群众中的改革动力和创新智慧激发出来,充分凝聚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
瞄准生态、产业、社会治理、改革、文化等重点领域,南海将在关键环节再提速。
推动城乡从“一域美、一时美”向“处处美、持续美”转变,南海将围绕“精”“特”“净”三个字下功夫;走好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发展之路,区的层面,要做大做强园区平台,镇的层面,要加快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村的层面,要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条件持续改善,还要推动文明实践与社会治理同频共振。顾耀辉强调,要做好“资源整合”“治理融合”“创新结合”三篇文章,用文明实践之光照亮基层治理之路。
抓改革,促转型,南海将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更好塑造优势、调整结构、增强动力、实现价值。抓人文,活经济,南海要推动传统民俗IP创新性发展,推进“水上南海”第二批重点项目建设,抢抓全市打造“百千万工程”环两江示范区机遇,春节后即提前启动第三届大地艺术节筹备工作。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推进“百千万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顾耀辉强调,要处理好上下贯通和左右协同、示范引领和整体推进、对口帮扶和协作共赢、党建引领与社会参与的四对关系,把工作一项项抓实、一件件办好,努力交出一份过硬的“期中答卷”。
使命呼唤担当,奋斗铸就辉煌。新一年“百千万工程”的作战图、路线图既定,顾耀辉信心坚定地激励与会人员:“让我们携手努力、苦干实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百千万工程’的美好图景变成幸福实景,为‘再造一个新佛山’作出更大贡献。”
南海“百千万”拼出哪些亮点
1
闯出了新路
●村居发展勃发新
气象,集体经济转型步伐加快,打造56个强村公司、15个“分润模式”项目。村居通过文化赋能、艺术乡建、风貌提升等,推动环境风貌和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产业发展激发新动能,持续攻坚13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区共3188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数智化转型。
2
干出了成效
●在“颜值”上,南海以“七个一”“十个一”标准推进典型镇村建设,“美丽经济”“庭院经济”多点开花。
●在“实力”上,全区六镇进入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100名、全国镇域投资竞争力前30名,首批12个典型村有6个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第二批30个典型村项目建设总体进度超65%。
3
凝聚了人心
●志愿者、青年、群众等以真心实意付出、真金白银投入、真抓实干攻坚,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
●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累计投入超4.89亿元社会资金参与“百千万工程”。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慧恩通讯员南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