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以争当标兵的姿态奋力打造人文经济示范区牵引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取得新突破
顾耀辉代表区委常委会作报告 王勇就经济工作作具体部署

■1月10日,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穆纪武摄
珠江时报讯记者柯凌娜通讯员南宣报道1月10日,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工作。区委常委会主持会议。区委书记顾耀辉代表区委常委会作报告,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就经济工作作具体部署。
会议审议了区委常委会2024年传达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况、抓党建工作情况的书面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佛山市南海区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决议(草案)》。
会议指出,2024年,南海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工作要求,深化落实“1114”工作体系,人文经济蓬勃发展、改革攻坚走向深入、城产人文互促共进、党建引领坚强有力,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展现新气象。
会议指出,2024年以来,为应对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影响,南海区把人文经济作为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全面激发人文之力,抓纲带目驱动各项事业发展,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完全符合南海实际。区委提出打造人文经济示范区,就是要利用人文力量推动发展逻辑之变、模式之变,让经济活动更多围绕高品质供给、个性化需求、精神文化、环境改善等方面展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区上下要乘势而上、聚势而强,以争当标兵的姿态奋力打造人文经济示范区,牵引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取得新突破。
会议强调,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关键之年,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建设更具人文特质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要深化集成式改革,抓好10大方面重点改革任务落实,持续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大国企混改力度,加大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文化文明等领域改革力度,让更多改革成果转化为惠民成效。要提升国际化水平,以桂城、西樵为先导打造国际化示范区域,深度参与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五外联动”,完善“1+4+4”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海外企业采购服务基地。要推动城市建设出新,推进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系统推进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古建筑保护利用,深入践行城市美学。要加快乡村振兴提质,更大范围推广“分润模式”,深入推进“种业+”“企校+”计划,大力培育乡村研学、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多元业态,推动典型镇、典型村建设在扩面基础上实现整体提质。要促进绿美建设见效,推动绿美建设与文化艺术融合,提前启动第三届大地艺术节筹备工作,以西樵山、听音湖为中心,串联平沙岛、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璜矶鹭鸟天堂、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有为水道等重要节点,打造3条覆盖桑园围、彰显岭南水乡特色的乡村示范带。要千方百计扩内需,加力落实“两新”政策,大力发展夜间经济、赛事经济、银发经济、甜蜜经济,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持之以恒优存量,大力推进“一山一园一院两平台”建设,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探索以“五代”模式建设小微科创企业园,更好满足小微企业用地需求。要靶向招商扩增量,强化产业链招商、展会招商、资本招商、以商引商,推动“3+3”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加速南商回归,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能网联等新兴产业。要建强生态提质量,深化18个重点产业链常态化服务机制,多措并举降低企业综合运营成本,持续扶持企业做大做强。要建设成果转化高地,积极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和共性技术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要激活企业创新动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激发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内驱力”。要打造人才创业乐土,完善海外引才机制,推广柔性引才用才,打造文翰湖国际科创合作区、佛山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仙湖科创社区三核科创引擎。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全面推广柔性治理模式,实施新一轮全域“创熟”三年行动,大力开展“联新暖新强新”行动,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高水平办好10件民生实事,让群众幸福更加可感可及。要放大文化文明发展优势,实施“1123”文化工程,构建“三带三区”文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让文化因城市而更强大,让城市因文化而更美好。
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引领南海各项事业行稳致远。要筑牢政治建设“生命线”,当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在南海落地见效;打造基层党建“强堡垒”,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深化联合党委模式,突出抓好新兴领域党建,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激活干事创业“源动力”,推进“苗圃计划”,在一线关键岗位锤炼干部能力,打造敢为人先、敢于担当、敢打必胜的南海雄师;拧紧廉洁自律“安全阀”,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为建设更具人文特质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提供坚强保证。
会议研究部署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强调要兴文旅、促消费,以人文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丰富“街、馆、院、线”多层次文化场景供给,培育场景体验、文化创意、特色美食等融合式业态,加力推进“西樵山文化”“龙超”“墟游记”三大品牌打造。要稳集群、促升级,以固本兴新巩固制造业当家,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统筹招商引资,坚持“以投促引”。要聚人才、促转化,以科技创新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成果转化,构建校企常态对接、全面战略合作机制,加强招才引智,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要抓统筹、促融合,以集成改革提速“百千万工程”,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支持外贸新业态,推进农村集成改革,推动民生资源优质均衡。要守底线、促增效,以科学管理确保财政高效率,用好用足政策资源,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提升土地、载体等资源效益,落实常态化过“紧日子”要求,强化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财力保障。
会议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决定递补十四届区委候补委员陈敬英、罗淮东、冼留胜、梁海波为十四届区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