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占全市近半,获专项资助技改项目总数全市第一,以旧换新补贴拉动比全市最高……
多项数据领跑全市 南海经济凸显澎湃活力
2024年11月27日,星源材质华南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在丹灶投产,从开工到投产仅用20个月,速度超过之前预期。百亿级项目的落地投产,将极大提升南海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能力。
重磅项目蜂拥而至,充分彰显了企业家们对南海发展的坚定信心。2024年,南海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31个,总投资突破1100亿元。清溢光电、先导等重量级项目纷至沓来,星源材质、瑞浦能源等百亿级项目建成投产。
南海的信心源于实干,多项数据领跑全市,在全市经济中挑起大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达318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48家,占全市44%;获专项资助的技改项目总数量、扶持总金额位居五区第一;两轮补贴期间,汽车(不含报废更新)、家电、家装厨卫(含智能家居)和电动自行车等四大类销售额达到40.77亿,补贴拉动比全市最高。
南海,这片聚人气、聚财气的热土,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大趋势坚如磐石。南海正以全速向“新”的姿态,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全速向“新”签约投资再超1100亿元
在风云变幻的外部环境中,企业的签约投资如同一剂强心针,不仅传递出坚定的支持信号,更为区域发展注入了信心与动力。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4年,南海引进1亿元或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31个,签约投资总额1100.76亿元,连续三年突破千亿大关。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31个,涉及投资额531.72亿元,展现了南海在吸引大项目、好项目上的强大磁力。
这一年,南海精准招商的步伐更加坚定,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基建、半导体、机器人、光伏八大产业招商地图基础上,编制“3+3”特色产业集群招商地图,让招商引资工作有的放矢。
推动企业增资扩产,是南海招商的“最强武器”。这一年,南海坚守制造业当家,将宝贵的土地资源真正交到实业家的手中。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摸查企业增资扩产的用地需求,为每家企业量身定制供地方案。2024年,全区签约增资扩产项目达57个,签约投资额超过320亿元,已供土地近2000亩。
在资本招商方面,南海也是下足了功夫。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南海区产业发展基金,落实国资参与招商引资联动机制,及时收集项目融资需求,相继举办融资对接座谈会、银企对接会,为实体经济源源不断地注入金融“活水”。
除了保障项目“有地可落”,南海还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审批的“加速度”,让项目尽快落地生根。南海落实重大产业项目审批代办服务,每月发布项目落地红黄榜,联合区行政服务中心深入各镇街实地走访服务超过20个项目,有力推动了项目的开工投产。
目前,全区32个项目纳入市级审批代办,27个已开工项目开工时间平均提前了6个月,为企业赢得了发展的宝贵时间,也为南海的发展创造了优质的增量。
真金白银的投入,就是对南海信心的体现。企业家的信心,就是南海发展最坚实的基石。
实施“人工智能+”完成数字化工厂倍增目标
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产业的忽视或放弃。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与工业的深度融合被视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而南海,凭借独特的优势正崭露头角,成为这一融合过程的最佳试验田。
2024年,南海以树立转型标杆为引领,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南海区已荣获包括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等在内的12个国家级数字化相关示范认定及相关荣誉,东方精工等9家企业斩获市级数字化工厂称号,圆满实现年度数字化工厂倍增的目标。
在南海,人工智能与工业的融合已经结出累累硕果。2024年,南海积极拓展数据交易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与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携手并进,共同推动建立了“AI+治理”“AI+玉石”“AI+门窗”“AI+建筑”“AI+工业”等多条具有本地特色的赛道及应用场景,部分场景已蓄势待发,即将投入市场进行试用,为南海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的活力。
在资金扶持方面,南海用足“数字贷”政策,助力企业跨越数字化转型的资金门槛。截至目前,超过448个项目成功获得数字贷备案,备案金额高达74亿元,无论是备案金额还是项目数量,均位居全市前列。截至2024年12月底,南海已有3188家规上工业企业踏上了数字化转型的征程,转型比例高达72.36%,展现了南海区数字化转型的广度和深度。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