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举行政策宣讲会,介绍来自香港的两项扶持资金政策
手把手教港资企业拆政策“大礼包”
珠江时报讯记者李年智通讯员许楚蘅孙晓娟报道11月20日,南海区经济促进局携手清洁生产伙伴计划秘书处举办了一场扶持资金政策宣讲会,重点介绍来自香港的两项政策,帮助落户南海的港资企业充分用好政策“大礼包”。
宣讲两项政策利好
本次宣讲的两项扶持政策中,第一项是“清洁生产伙伴计划”,该计划主要针对计划或已实际开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制造业港企。香港特区政府将为其分担一半费用,每个示范项目(I)的资助上限港币450000元,每个示范项目(II)的资助上限为港币650000元。
另一项为BUD(Brand-ing,UpgradingandDo-mesticSales)专项基金,主要面向非上市的港资企业,对其申请项目进行1:1的配对补贴,补贴范围涵盖发展品牌、升级转型、拓展营销等多个方面。每个项目的资助上限为港币100万元,每个企业的累计资助上限为港币700万元。
目前,南海区登记在册的香港企业共有1450家,其中制造业港企440家。此次宣讲会主要面向中小型港企,通过区镇两级通知进行筛选,同时欢迎更多符合条件的港企了解政策后加入咨询和申报行列。
南海区经济促进局党组成员、区贸促会会长梁桂雄表示,目前南海外资企业总数已超过2600家,港资企业占比超过一半。港资企业不仅在南海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是粤港两地合作的纽带和桥梁,希望通过此次宣讲会,切实为港资企业提供帮助。
分享成功申请案例
清洁生产伙伴计划秘书处代表详细介绍了“清洁生产伙伴计划”的申请流程和要求,同时还分享了两个已成功申请并获批资助的示范项目,分别是佛山市南海合丰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和佛山市田昌灯饰有限公司。
佛山市南海合丰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获资助的项目是“硫化机加装高效移动式发热板以节省能源”,项目投入后每年可减少用电74.2万千瓦时,节省费用83.6万元,投资回报期为1.6年。而佛山市田昌灯饰有限公司获资助的项目是“采用沸石吸附转轮浓缩及催化燃烧组合工艺设施以减少喷涂工序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项目实施后,每年VOCs减排量达到12吨,去除率高达81%,排放量大幅降低。这些具体案例不仅展示了计划实施的实际效果,也为参会企业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此外,宣讲会还着重介绍了申请BUD专项基金的成功经验,旨在让更多港企通过不同专项基金的资助,推行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和拓展内销的项目,从而提升竞争力,促进内地业务的发展。
宣讲会结束后,参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收获满满。他们一致认为,此次活动不仅让他们对“清洁生产伙伴计划”和BUD专项基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为他们提供了与同行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不少企业代表表示将积极对接相关政策,争取获得更多支持和帮助,推动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
展望未来,南海区将继续深化与香港等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推广各类扶持资金政策及其他有利于港企发展的资源,为港企提供更多元化、更精准的服务和支持,助力港企在南海实现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