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 降息又降准发力稳增长
央行推出多项重磅政策,包括降准0.5个百分点、降低政策利率20个基点
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连发多个重磅消息。其中,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降低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下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0.2个百分点,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创设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的新工具。
有专家表示,一揽子宽货币、稳地产、稳经济的增量政策,力度超出市场预期,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激发主体活力、稳定信用水平、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等将起到重要作用,释放了强化政策协同、着力推动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实现的积极信号。
降准降息同日宣布背后有何考量?
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按规定需要准备相应资金缴纳给中央银行,而缴纳的这笔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商业银行被央行依法锁定的钱减少了,可以自由使用的钱相应增加了。
今年2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已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4日宣布的降准是年内第二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这两次调整累计降准1个百分点,共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
此次“降息”降的是政策利率,将带动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这意味着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将减少,利息负担会变轻。
今年以来,我国利率水平保持在历史低位。8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57%,比上年同期低28个基点;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为4.48%,比上年同期低34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
潘功胜24日宣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将进一步降至1.5%。这意味着政策利率将下降20个基点,预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存款利率等将随之下行0.2个至0.25个百分点。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还面临不少困难挑战,国内有效需求不足。
“此时降准降息,有助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扩大内需,释放消费和投资潜力。”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说。
9月是季末月份,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资金成本压力有所上升,中国人民银行选择此时出招,有助于缓解金融机构、企业、居民等多方压力,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已多次表示,我国货币总量已足够多,一味追求总量增长难度较大,金融总量增长处于“减速提质”阶段。
8月末,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252.02万亿元,同比增长8.5%;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8.56万亿元,同比增长8.1%。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增大,为信贷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可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流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力支持经济结构加快优化。
8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3.69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4%;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09万亿元,同比增长21.2%;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4.18万亿元,同比增长14.4%。这些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降存量房贷利率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
在发布会上,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将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贷款利率的附近,预计平均降幅大约在0.5个百分点左右;统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将全国层面的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当前的25%下调到15%。
“受今年2月5年期以上LPR大幅下降20个基点、‘5.17’房地产新政取消全国层面房贷利率下限等影响,今年7月新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降到了3.4%,较此前调降后的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低87个基点。受存量房贷利率偏高影响,现阶段提前还贷现象比较明显,对居民消费构成较大影响。居民较大规模提前偿还房贷,会对银行利润形成影响,并且会向房地产市场传递信号,不利于扭转市场预期、推动楼市企稳回暖。”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记者表示,当下的存量房贷利率水平对房地产业、银行业发展以及居民消费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王青认为,人民银行宣布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将有效遏制提前还贷现象,缓解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同时也释放出稳楼市的积极信号,有助于推动楼市企稳回暖。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此次人民银行的政策呼应了市场期盼,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将实实在在为每个已经购房的居民家庭减轻月供负担。“叠加最近几年LPR下降和去年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实际上居民月供压力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若考虑到2020年以来五年期以上LPR已经累计下降了95个基点,叠加此次约50个基点的平均降幅,最近4年存量房贷利率大约已累计下调145个基点。存量房贷利率降低50个基点后,根据简单测算,对于100万贷款本金、30年等额本息的还贷方式,其月供可以减少300元。”
对于统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最低首付比例政策,严跃进认为,此次对于二套房或改善型住房落实了宽松的首付比例导向。过去二套房的首付比例虽然有所下调,但仍略高于首套房,此次下调为15%有助于促进二套房或改善型住房的首付比例和购房门槛降低。如果是认购一套总价200万元的二套房,过去50万元的首付款将降为30万元,有助于激活改善型住房需求。
潘功胜指出,银行下调存量房贷利率,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借款人房贷利息支出,预计这一项政策将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平均每年减少家庭的利息支出总数大概1500亿元左右,这有助于促进扩大消费和投资,也有利于减少提前还贷行为,同时还可以压缩违规置换存量房贷的空间,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潘功胜提到,人民银行近期会正式发布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的文件,因为涉及的借款人很多,银行也需要时间进行必要的技术准备,目前很难立即开展相关业务。下一步,人民银行考虑指导商业银行完善按揭贷款的定价机制,由银行、客户双方基于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进行动态调整。
专家观点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刘涛
货币政策有必要有条件进一步“适度宽松”
从宏观经济金融的表现和市场需要来看,当前货币政策有必要也有条件进一步向“适度宽松”调整,相关政策举措的出台可谓是“及时雨”。一是从国内环境看,宏观经济和金融指标较为疲弱,亟需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支持。如制造业PMI已连续多月低于荣枯线,狭义货币(M1)余额持续负增长,居民和企业的短期、中长期贷款规模明显下滑,物价、房地产、消费等指标也处于低迷状态;二是现有“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与市场感受及心理预期之间存在明显落差;三是从政策协同的角度看,为增强逆周期调节效果,货币政策有必要更好地配合财政政策,实施“双松”组合。四是近期美联储大幅降息50个基点,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整提供了较好的时间窗口。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
经济有望加快进入良性循环
央行通过降准、降息配合,合理投放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中枢下移,可以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刺激消费和投资活动;同时,市场利率中枢下移,有助于降低银行融资成本,拓展银行让利实体经济同时,保持银行净息差整体稳定。宏观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随着政策效果释放,市场信心有望逐步回暖,经济有望加快进入良性循环。
延伸阅读
中国人民银行创设新工具 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2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创设两项新工具:一项是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另一项是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
据介绍,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旨在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可以使用他们持有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份股等资产作为抵押,从中央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此举可大幅提升相关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
潘功胜表示,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由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按照一定的规则来确定。按照目前计划,该互换便利首期操作规模是5000亿元,未来可视情况扩大规模,这项工具所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
“只要这个事儿做得好,第一期5000亿元,还可以再来5000亿元,甚至可以搞第三个5000亿元,我觉得都是可以的,是开放的。”潘功胜说。
当日,潘功胜还宣布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此举旨在引导商业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用于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据介绍,该再贷款的首期额度是3000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将向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提供的资金支持比例为100%,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再贷款资金利率是1.75%。
潘功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与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密切合作,如果该再贷款工具用得好,还可以再增加额度。
(综合新华社、央广网、大众日报)整理/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