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4年09月23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 规模超1.6万亿元!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活力强劲
    • 吸引文艺人才回乡 加力发展人文经济
    • 氢能龙头总部进驻 百辆氢车驶上“高速”
    • 南海公交周启动惊喜多多益乘客
    • 西樵山致力创建省考古遗址公园
    • 南海首个官方认证研学游小程序上线

    第A02版:要闻

    • 打造南方影视中心核心区
    • 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 聚才引智 为高质量发展添活力

    第A03版:要闻

    • 舞火龙 赏古建 在古村邂逅乡愁
    • 抓塘底 数鱼花 丰收节好﹃丰﹄光

    第A04版:要闻

    • 首批4条线路邀学子共赴“行走的课堂”
    • 国庆来九江玩转龙舟嘉年华
    • 学生在校摔倒受伤学校要担责吗?
    • 华南藤编产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信息公示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3:要闻

舞火龙 赏古建 在古村邂逅乡愁

2024年09月23日

■夏北社区中秋舞火龙民俗活动。

■黎氏宗祠里,传统与现代建筑遥相呼应。

扫码看视频

桂城街道夏北社区保护和活化古建筑,创新民俗活动传承方式和场景

位于桂城街道夏北社区的洲表村,距离城市会客厅千灯湖约3公里。但比起前者,这里少了游人如织的喧嚣和浓郁的商业气息,独享闹市中的一隅静谧。

洲表村地处北江水道冲积平原,永聚宝涌从村北流过。漫步村内,你可以看到大人在村口河涌劳作,老人在树头闲话家常,孩子欢快奔跑在街巷里弄……仿佛岁月并没有在这座古村过多流转。一幢幢岭南古建,错落有致地倒映在半亩方塘间,像一个个历史见证者,诉说着村子的点点滴滴。

9月22日,迎来二十四节气的秋分,跟着《写在大地上的历史·水上南海》摄制组一起走进洲表村,探寻水上南海的韵味,领略有颜值、有内涵的诗意岭南风光。

用新的﹃打开方式﹄让百年古建焕发新生

洲表村原名洲溪村。明初,何姓先祖南迁至此开辟临江河滩水田,后有黎、郭、植、陈等姓先祖陆续到此聚居形成村落。因村落建于沙洲上,后越来越多的村民通婚,相互间多有亲戚关系,见面时常以“老表”互称;另一种说法为过去把江边称为表,故名洲表村。

繁荣悠久的历史,赋予洲表村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底蕴,村内现存传统广府民居约50座。古老的建筑如何迎来新生机?近年来,夏北社区不断加大文物古建保护力度,努力让文化遗产有尊严地复活、有价值地存在。

走进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的三光堂,映入眼帘的是“洲溪乡约”和“明德荐馨”两块碑刻。每至农历二月初三、三月二十三、九月二十八神诞日以及中秋节,庙内总是热闹非凡。村民备好水果、鸡、烧肉,携家带口到此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家人健康。不仅如此,如今,三光堂有了新的“打开方式”,成为中秋节宴请亲朋好友,搭台演粤剧及舞火龙等庆贺活动的重要场地。

转角遇见惊喜。临溪何公祠,安静中透着典雅。该祠作为南海区不可移动文物、佛山市优秀历史建筑,始建于明代。青砖清水墙、镬耳山墙、硬山顶、龙船脊,标志性的岭南建筑风格在它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梁架上的镂空木雕动物、花卉等图案惟妙惟肖,无一不带着岁月的痕迹。2010年,该村在保护古祠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将其改造为文化传承的实践场所。

近年,乘着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洲表村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得到优化提升。2022年,桂城洲表旧村居改造项目动工,不仅完善商业、幼儿园、车库、社区服务中心等配套,提升村民的居住品质,还注重保护和活化古建筑,采取原址保留,或因地制宜采用迁移和更迭建设等方式为其赋新升级。未来,洲表村将融合“新时间”与“旧时间”,打造出古今同潮的千灯湖生活新地标。

创新民俗活动场景现代生活与历史文脉和谐共存

微风拂面,漫步古巷,一座座打开大门的古建筑,让“凝固的艺术”再次惊艳时光,也为人们的乡愁提供了寄托之地。

除了积极挖掘古建筑这座巨大的文化“富矿”,洲表村还着力创新民俗活动传承的方式和场景,努力让民俗文化遗产可观、可感、可用。

9月17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龙耀洲表璀璨夏北”2024年夏北社区中秋舞火龙民俗活动在洲表村举行。蜿蜒起伏的火龙在大街小巷穿行,随后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现场,舞龙的村民时而高举手臂,时而俯身急行“游”入下一条街巷,男女老少手持朱砂、香火,齐齐“火龙追月祈愿”,共享文化盛宴;醒狮、咏春等一大批民俗项目聚集,乐队表演、潮玩市集轮番上演,非遗技艺与现代文创交融扎根……

舞火龙的起源可追溯到300年前,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起龙、八月十五舞龙、八月十六化龙(把龙焚烧)。火龙一般长70多米,用稻草或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点燃的长寿香。今年,洲表各里共有10条火龙参与活动。大龙长度超20米,小龙则超过10米,均在活动当天分别从东、中、西里各自的宗祠出发。

舞火龙是展现文化自信的窗口,更是凝聚人心的平台。村民何永焯说,从火龙的材料准备火龙制作、到巡游路线策划,处处都有热心村民出谋划策。在他看来,只要全村人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洲表村未来一定会更好。

水脉连着文脉。永聚宝涌依村而过,过去,村民在涌内划船、游泳。然而,永聚宝涌一度因污染严重而成为当地人的“心头之痛”。近年来,夏北社区以“水上南海”为切入点,实施综合整治工程,对永聚宝涌进行水环境改造,将永聚宝涌赛龙舟河道拓宽,最宽处将达到50米,逐步重塑1500米的龙舟水道。这不仅让永聚宝涌恢复生机,成为流光溢彩的“碧玉带”,还为夏北社区龙舟锦标赛出圈打下坚实基础。

洲表村演绎了历史文化与优美生态的交相辉映,更用文化之光点亮美好生活。它的未来,还有更多惊喜值得期待。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慧恩 通讯员蒋素媚熊奏凯 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吕颜郑钧元章佳琳仇嘉辉陈启邦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