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里水龙舟那些事


■下沙龙舟队员冯友荣千里归队参与训练。 ■在阵阵鼓声的催动下,龙舟像离弦的箭冲向终点。 ■里水龙舟训练基地分布图。 ■大大小小的龙舟训练基地,点燃了里水龙舟运动的激情。

■蜿蜒曲折的里水河,成了传承龙舟精神的桥梁和纽带。

扫码看视频
里水以水得名、因水而美。这里纵横交错的河网,让龙舟运动因水而兴。水的灵气已融入里水的文化基因,蜿蜒曲折的里水河更成了传承龙舟精神的桥梁和纽带,让我们沿河而索,探寻一些不一样的龙舟故事。
村民千里归队只因一份龙舟情
“各位注意,预备,走!”随着鼓手冯友荣发令声一响,下沙龙舟队的全体队员奋力划桨。队员们一边划桨,一边计算桨频,掌握着扒龙舟的节奏和速度。在阵阵鼓声的催动下,龙舟像离弦的箭冲向终点。
每到中午12时,在珠江西航道,这种“速度与激烈”每天都会准时上演。据介绍,下沙龙舟队鼓手冯友荣还是不远千里,专程从菲律宾赶回来参加里水锦龙盛会的村民。早几年,他与朋友一起在菲律宾开发海岛旅游项目。尽管每年九月到十月是海岛游的旺季,但为了集体荣耀,热爱龙舟运动的冯友荣已连续两年回乡参加龙舟训练和比赛。
“由于工作关系,我在菲律宾已大半年没有回国了。这次特地回来参赛,是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以及体现下沙队‘齐心、齐桡、齐力’的冠军精神。”冯友荣说。
组建凤舟队展现巾帼力量
“加油!加油!”在沙涌湖洲龙舟训练基地,彭绮明不停地为河道上参与龙舟训练的父母呐喊鼓劲。看到女儿兴奋的表情,代表湖洲龙舟队、沙涌凤舟队参赛的彭伟安、蒲淑敏夫妇扒得更加起劲。
为了备战“周六福杯”2024年第一届F3龙舟超级联赛,今年沙涌社区组建了凤舟队。组队消息一经发布,湖洲经济社的不少妇女就积极报名参赛。报名的人员中,她们的丈夫大多为湖洲龙舟队的队员。
在日常训练中,他们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丈夫手把手传授技法和要领,妻子送水、送毛巾传递温情,子女现场助威鼓劲。这一组组动人的画面,让原本充满激情的龙舟运动,又增添了几分亲情和柔情。
“平时看到丈夫激情划水的画面,我们都跃跃欲试。如今村里组建凤舟队,我们当然要展现出巾帼力量。”沙涌社区凤舟队队员蒲淑敏说。
龙舟基地串珠成链里水河成友谊水道
里水河是里水人的母亲河。沿河而下,各村、社区建起了大大小小的龙舟训练基地,并组织了龙舟队。这些基地串珠成链,点燃了里水龙舟运动的激情。
各村(社区)龙舟队以河为纽带,一起训练、一起竞技、一起交流,这条母亲河更成了一条友谊的水道。
在众多码头中,北沙龙舟训练基地是个热闹的地方,因它地处多条河涌的交汇点,十分方便训练。不少村、社区、后勤单位的龙舟队经常来这里借龙舟、学技术、赛龙舟。北沙龙舟队每次都提供场地和技术支持,让各队共同学习进步。为备战将于今年9月28日举行的里水锦龙盛会,里水各村(社区)龙舟队厉兵秣马、加紧训练,他们顶烈日、暴风雨、战夜幕,展现出里水人力争上游、勇争第一的精神风貌。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谭兆良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伟鹏谭少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