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每周有课上 南海画家学艺忙
南海画院、区美协促培训、办展览、搞创作,主动融入南海文化高质量发展大局

■南海区美协组织优秀会员到黔东南采风创作。

■南海画院画家郑现峰为学员们带来“青绿山水画法”主题课。

■南海画院画家郑现峰为学员展示工笔重彩长卷《八百里沂蒙》。

■“情艺两相知”广佛美术家写生活动。
过去的周日,由南海画院、南海区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艺术赋能丹青薪传”中国传统绘画传承活动培训班十分热闹,课堂上导师把技法与经验倾囊相授,50多位学员们学习、临摹、交流,不断提升审美意识和技法技能。据了解,本系列培训班今年2月24日开班,课程涵盖“山水画临摹”“山水画写生方式技法及意匠加工”“青绿山水画法”“中国山水画发展史”“美术欣赏课”等,逢周日上课,课程贯穿全年,至今已上课21场,参加学员超1000人次。
这个培训班仅是南海画院、区美协2023年换届以来,主动融入南海区文化高质量发展大局、积极进取创新的一个案例。2024年,南海区的美术交流活动不断,美术展览接连不断,为美术爱好者提供展示交流平台的同时,也为市民献上文化生活大餐,成为南海文化艺术的一道风景。在新一届南海画院和区美协班子的努力下,促培训、办展览、搞创作,忙得不亦乐乎。
成效显著
找准切入点促水平提升
如何才能画好传统山水国画?前人强调从临摹名家作品入手,基础技法、构图技巧、笔墨运用是关键。南海画院和区美协联合举办的“艺术赋能丹青薪传”中国传统绘画传承活动培训班,邀请到陈营锋、冼群星、江显蛟、郑现峰、陈延骄等一批来自南海画院、区美协的高水平创作骨干作为培训班的导师,将经验倾囊相授,带领学员们在笔端“畅游山水”。
“这是我画的,老师您帮忙指点指点,看看哪里还可以更完善一点?”学员们主动请导师指点。周日早上九时,离正式上课时间还有半小时,课室里已经热闹起来。学员们都提早到课室,争取与导师多沟通交流。
当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海区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南海画院画家郑现峰为学员们带来了“青绿山水画法”的主题课。2022年,他受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启发,花两年时间创作了15米绢本工笔重彩长卷《八百里沂蒙》,这次培训班,他将长卷带到课堂上供学员们观摩学习。
“青绿山水创作有难度,上课前还与丹青薪传班委们讨论,如何才能让学员们更好地接受知识点。”郑现峰说。在课堂上,他选取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山头作为样本讲解,将线稿画出来复印给学员临摹练习。
“鉴就是甄别、归类、分析、判断等,要弄明白一件美术作品的作者、创作年代、材料、手段、语言形式和内容,以及这件作品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意义。”在“美术欣赏课”上,另一位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海画院画家陈延骄从欣赏作品的气韵、分析作品的笔墨、理解作品的构图和色彩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讲授,教学员们如何欣赏作品。
经过系统而深入的学习,学员们的绘画基本功得到了很大提高,培训效果显著。“从意境表现到笔墨变化,线条的浓淡、粗细、疏密,到丛树处理、山石结体和形态的把控,现在感觉游刃有余了。”学员关颖沛主攻工笔画创作,此前她一直觉得自己的基础不扎实,经过这次系统的学习,笔墨能力得到了提高。
“本次培训一推出就非常火爆,每期都有五六十人报名,他们来自南海各镇街,年龄不同、基础不同,但都热爱国画艺术。”南海区美协主席曹钟兴表示,与以往一天半天的临时培训不同,本培训班时间跨度长、而且邀请了南海画院和区美协10余位美术骨干授课,时间更充裕、课程设计更系统化、专业化,有利于南海区基层美术创作整体水平提升。培训班结束后,还计划举行汇报作品展,将学员们的优秀学习成果进行巡回展览。据了解,自2023年以来,南海区美协和南海画院已组织举办27场面向基层会员和美术爱好者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影响力大的学习培训活动,得到广大协会会员和市民一致好评。
主动融入
助力南海文化高质量发展
目前,南海区美协共有会员502人,其中,中国美协会员有19人,广东省美协会员超60人,比例位居佛山五区前列;南海画院拥有专业画家62人,是南海区美术阵地中坚力量。近年,南海区委、区政府大力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水上南海”“南海大地艺术节”等中心工作,新南海文化中心工程加快推进,这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激发了全区文化艺术工作者激情,全身心投入南海这片文化热土。区美协和南海画院抓住机遇,积极撬动社会各方资源支持协会和画院开展工作,持续开展讲座培训、展览与创作交流,鼓励画院专业画家、协会会员创作高质量美术作品。
为全力配合南海区“水上南海”战略推进,南海画院、区美术家协会专门组织协会会员和画家们深入南海水乡,用手中笔墨描绘今日南海美丽乡村新面貌。2024年5月1日,区美协与广州荔湾区美协联合在狮山镇璜溪古村举行广佛美术家写生联谊活动,两地超100名画家参加,用画笔记录南海水乡古韵风貌;2024年5月13日,“叠滘印记”——南海2024叠滘水乡写生活动在桂城叠滘村举行,逾百位会员参加;6月2日,南海区美协与顺德区美协联合组织100多名会员到桂城叠滘举办“水乡新韵——南海叠滘写生联谊活动”,用画笔记录叠滘的龙船飘移盛事。
首届南海大地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同样吸引传统美术爱好者的高度关注和参与。2023年2月12日,“热土生辉·活力南海”南海区美术家大地艺术节写生活动在儒溪村举行。区美协150多名画家在村中采风,感受南海大地艺术节艺术家的作品与儒溪村的小桥流水、祠堂小巷、一草一木,手持画笔进行写生,用艺术之美为乡村赋能。欣闻第二届南海大地艺术节将举办“大湾区创作营”活动,通过区美协积极发动,有十多位协会会员报名。
为响应南海区“东西协作”对口帮扶黔东南四县工作,2023年6月13日至6月16日,区美协组织15位优秀会员,随“南南心连心·畅游黔东南”2023南海万人游黔东南首发团出发,到黔东南开展采风创作活动。
2023年,区文广旅体局通过“南海旅游”公众号策划举办“爱上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文学艺术作品征集活动,区美协主席曹钟兴,陈营峰、曹毅强、何次联、江显蛟、莫松年、张明基等一众画家积极投稿,主办单位累计收到42幅投稿作品。
在积极支持画院画家、协会会员扎根本土创作、提升技术水平同时,南海画院和区美协还积极筹集资金,利用南海区文化馆、南海画院展厅以及区内民办美术馆的场地资源,举办丰富多彩的美术展览,供广大市民、美术爱好者免费观摩。自2023年以来,南海画院和区美协在南海画院展厅、区文化馆,以及天雄艺术馆、悦艺美术馆等民办美术馆等场地,组织举办了14场美术作品展览和交流活动,如正在叠滘老街举行的“水乡新韵——南海区桂城叠滘写生作品展”,以及刚结束的,在南海区文化馆举行的梁光泽油画展等,吸引众多市民参观。
以赛带训
冲击全国美展收获丰富
区美协与南海画院坚持深耕南海文化土壤,坚持创作优秀作品常抓不懈,从主题策划、创作引导、培训提高等方面,全方位展现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风范及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风貌。
2023年,恰逢五年一届的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启动,南海画院联手区美协及早谋划,客观分析,科学拟定冲击全国美展的实施方案。组织骨干画家召开创作动员会,邀请中国美协会员常慧霞、窦建波,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朱松青、南海画院画家胡声畅等到南海授课,向学员分享了第十三届美展入选作品的创作体会,对冲击国展的作品创作,从立意命题、创作构思、技法应用等多方面进行详细解读,引导学员开展作品创作。南海画院和区美协组织多场名师写生指导与进京提升班,助力学员综合水平快速提升。
经过不懈努力,南海佳音频传。南海区有7位画家作品入选广东省美术作品展(第十四届全国美展选拔),其中4名画家作品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分别是佘艺中国画作品《生生不息》入选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并评为进京作品;左群冰油画作品《基石》入选全国美展油画展区;南海画院画家游清波作品《荆楚春晓》入选全国美展综合材料展区;冯秀清作品《颂我华夏》入选全国美展港澳台海外华人展区,入选人次与画种,都打破了南海画家入选单次全国美展之纪录。
美术生态的蓬勃是南海创意能力和美感能力的体现,也是南海文化软实力的体现。谈及如何推动南海美术事业繁荣发展,曹钟兴表示,未来除了做好培训、展览、创作等基础工作外,还将号召更多美术工作者投身到南海乡村文化振兴的工作中,有序推进艺术家驻村工作,培养基层文化素养,带动美术发展的新动向。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晓诗通讯员李宏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