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同声社区
在职党员“报到”小区治理同声同气

■同声社区在职党员链接资源,组织社区居民赴广州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佛山工厂开展亲子研学活动。

■同声社区在职党员报到党委发动多元力量共建“同声先锋林”。
“妈妈你看,我们喝的益力多动起来啦……”8月20日,里水同声社区近50个亲子家庭前往广州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佛山工厂研学参观,不仅在科普课堂、益力多曼剧场中收获了许多知识,还开启了一场乳品生产探秘之旅。
这次亲子研学不仅丰富了儿童的课余生活,还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更增进了亲子感情,得到众多家长的好评,让该活动的组织策划者之一、同声社区在职党员报到党委书记甘兰施感到“累但值得”。与甘兰施一样,各级机关单位党组织、大批在职党员陆续回乡“报到”,把小区需求和在职党员掌握的资源进行对接,推动在职党员在小区治理中发挥作用,破解难题、服务居民,赋能社区发展。
共绘住宅小区治理“同心圆”
“到名企参观,孩子学到了许多知识,作为家长的我也大开眼界。”同声社区居民李小姐为这次亲子研学活动点赞。
而早前同声社区策划开展的一场讲座,也让李小姐赞不绝口。原来,佛山市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同声社区在职党员报到党委委员查斌回到社区,为学子们带来了一场初中语文学习讲座,不仅让李小姐临近中考的大女儿学到了备考技巧,还让李小姐进一步了解到教育改革动态、教育政策背景等。
在小区治理过程中,在职党员既是坚韧的一线力量,更是“政企社家”链接的重要桥梁。在职党员不仅熟悉政策,了解治理机制,还能在一线准确了解小区需求,与相关部门、机构精准对接,实现资源的“上下联动”。
下沉一线、立足解决小区治理难题,里水镇积极贯彻落实南海区关于创建在职党员报到党组织的工作要求,通过整合资源、联动多元,推动在职党员“回家”报到,发挥在职党员的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形成小区治理发展资源互通、优势互补的新格局。为此,里水创新党组织设置,以同声社区为试点,成立了在职党员报到党委、组建在职党员志愿服务队,以“1+2+5+11”让在职党员力量实现社区全覆盖,鼓励党员发挥资源优势,链接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小区治理,汇聚各领域党建力量,共绘住宅小区治理“同心圆”。
近年来,里水以解决小区实际问题为导向,以“1+N”“点带面”不断凝聚多元治理力量,推动小区治理从“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入户、驻点、线上线下答疑解惑……从矛盾纠纷调解、政策宣讲、家庭教育辅导,到服务阵地建设、电动车外移、义务医疗等,在职党员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为社区居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目前,同声社区在职党员志愿服务队已发展至16人,先后开展各类有益于小区治理的志愿服务80多场次,矛盾纠纷调解10多次,服务居民约4000人次。
形成“同声同气”党建工作格局
在同声社区,在职党员报到党委针对性地设计和落实一系列共建项目。例如,党委书记甘兰施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活动,覆盖社区内7所学校及幼儿园,服务超1000人次,为20余名困境儿童进行心理健康兜底;党委副书记丘佐针对居民身体健康共性问题,开设正骨、养生等专题义诊,惠及500名群众;党委委员罗荣继深入开展民生调研,积极推进森林防火、违章建筑拆除工作……
为破解基层治理存在的种种难题,同声社区将在职党员报到党委等纳入社区“大党委”,党员覆盖小区工作、公安、医院、教育等领域,持续扩大基层治理协调议事队伍,组建起一个上下联动的党建组织实体,搭建起一个提质增效的常态交流平台,共同研究小区治理的难点和痛点。
在职党员报到机制,推动的是社区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的联建共建,这既是党员先锋模范的个人行动,也是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党员战斗力的一种体现。
例如,同声社区党总支与在职党员报到党委坚持亮点共创,以社区文化节的启动为契机,联合发布“同声聚力‘百千万’·党群共建‘绿美家’”党建工作文化品牌,广泛动员在职党员、企业、师生、群众等力量积极参与绿化建设。在职党员报到党委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发动多元力量参与,凝聚强大合力,落实组织保障,联合20多个单位、党支部共同种植“党群林”“社校企林”“廉洁林”等。
此外,同声社区党总支与在职党员报到党委坚持以服务赋能治理,有效组织在职党员“亮身份”参与小区治理,组建成立了党群先锋本土讲师团等15支治理队伍,鼓励在职党员积极联系服务群众、解决治理难题,扩充社区的“智囊团”和“资源库”。
同声社区党总支书记林月新表示,社区将在职党员的业余资源化零为整,与社区日常工作错位匹配,以突破服务群众的时空限制,探索“有位有为”的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体系。同时,同声将立足“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收集小区治理难题、推动解决群众问题”,有效提升对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组织动员水平,推动社区各党组织联建共建,形成“同声同气”党建工作格局。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伟鹏 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伟鹏邓清华通讯员邝玉莹胡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