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沥沥苑社区汇聚多元“创熟”力量,助老旧小区实现“逆生长”
居民自治自管 小区旧貌焕新

■改造后的单车棚成为居民议事和开展“创熟”活动的阵地。
“看到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心情都舒畅了许多。”最近,家住大沥镇沥苑社区省铝小区的兰姨忍不住发出感慨。省铝小区是位于大沥城区中心的一个老旧小区,存在设施老、环境差、停车难、管理差等“顽疾”,曾让不少居民感到烦心。
得益于沥苑社区在省铝小区创新的“创熟”实践,不仅让单车棚成为“创熟”议事平台,还在辖区内打造了大沥镇首个创熟“共享小屋”,更激发起居民的自治意识,汇聚越来越多“创熟”力量,让老小区实现“逆生长”。
旧改+创熟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省铝小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总户数168户,住宅楼4栋,人口约482人。由于建成时间久远,小区存在设施老化、缺损、出行难和环境差等问题。而像省铝小区这样的老旧小区,在沥苑社区有近20个。
为摸清这些老旧小区的“疑难杂症”,沥苑社区党委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和专业社工调研、走访群众,多渠道收集意见建议。2020年,社区党委决定以省铝小区为试点,申报大沥镇小区治理创新社区微更新项目。
自微改项目在省铝小区推进以来,小区居民对于推进工作一呼百应。社区“动员令”发出后,短短3日内,小区居民已自筹资金12700元,自筹户数共110户,自筹率达65%,使得微改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居民齐心,好事一桩接一桩。省铝小区还成了沥苑社区第一批老旧小区改造的对象之一。此外,小区还成功改造了单车棚,不仅为小区营造了一个公共空间,更成为日后小区议事和开展“创熟”活动的阵地。
新铺的路面、新刷的外墙、新换的地下管网、新栽的绿植、新规划的停车位、新装的充电桩……如今,改造完成的省铝小区有了新面貌。“没想到在这里住了几十年,我们这些老居民还能过上‘新’生活!”看到小区的变化,兰姨内心暖意融融。
党员+群众唱响创熟“协奏曲”
“三分改、七分管”。改造完成,小区环境变好,后期又该如何维护?
为破解省铝小区后期维护难题,2022年,社区以党支部为牵引,通过小区业主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了兰姨等5名小区自管小组成员,对小区进行管理。
沥苑社区在省铝小区组建小区自管小组的举措,有迹可循。此前,社区党委已通过整合小区内外资源,把“创熟”力量下沉到各小区。同时通过设置“关怀点”和“邻里互助会”,开展各类小区共融、关爱互助等活动,强化小区居民的责任意识,营造“熟人治理”氛围。
除了建队伍,社区党委和小区自管小组还借居民喜欢聚集在单车棚聊天、娱乐的契机,开起了小区“议事会”。如今,借助这一平台,小区党支部和自管小组会定时收集小区公共事务意见,同时定时处理、解决相关矛盾纠纷。
此外,在自管小组的发动下,经居民议事协商,2023年,社区党委把小区门口一间近10平方米的破旧小屋,改造成大沥镇首个创熟“共享小屋”。小屋内不仅设置“微心愿”征集箱,收集居民的意见诉求,还为居民提供临时休息、爱心帮扶、义诊义剪等贴心服务,并实现小区邻里间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技能共享。
省铝小区的蝶变,是社区通过汇聚多元“创熟”力量,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沥苑社区还想让更多“从众者”转换为“主人翁”。因此,社区将继续以党建赋能,汇聚更多元力量参与到小区治理的“创熟”模式中,不断用集体智慧解决居民的难题,形成“党掌舵,众划桨”的基层治理理念。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晴雯图片由社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