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4年05月13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二十三号卫星
    • 换新车最高补贴8000元 换家电最高补贴500元
    • 坚定信心锚定目标 全力拼经济抓发展
    • 白衣天使 感谢你们的全力以“护”
    • 各地各部门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教活动
    • 推进绿美卫健建设打造特色医院IP

    第A02版:要闻

    • 用心呵护病患用爱传递温暖

    第A03版:要闻

    • “大管家”守住重症患者“生命线”
    • “临时妈妈”做患儿坚强“医”靠
    • “六边形战士”撑起患者“幸福伞”
    • 危 房 整 改 通 知 书

    第A04版:教育

    • 学生秀出拿手技术 家长看见职教前景
    • 农行南海分行金融服务“组合拳” 助力市民消费提质升级
    • 佛山市南海公有资产流转服务有限公司公告(物业招租)
  • 数字报首页

A02:要闻

一起聆听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优秀护士/护理集体的故事

用心呵护病患用爱传递温暖

2024年05月13日

优秀护士 周丽明 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称“呼吸内科”),总能看到周丽明迈着坚定的步伐、风风火火地奔波于各个病房中,说话快速、做事干练。 周丽明在2000年进入医院工作,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于2012年成为了呼吸内科护士长。“护理面对的是生命,一点都不能马虎!”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对自我的严格要求,让她练就满身本领:熟练掌握呼吸科危重症抢救、慢性肺部疾病的康复等专科技术,作为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的她,精通自血疗法、刮痧、艾法、罐法、耳穴治疗等数十种中医适宜技术,个人还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护士;对于团队她严格要求,带出了一个高素质的护理队伍,获评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用优质专业的护理助力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不断发展。

优秀护士 高见枝 重症医学科(简称“ICU”)是危重症患者聚集之地,是医护救死扶伤的战场。自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高见枝便在这条“生死线”上努力奔跑了十多年,从一名年轻护士成长为副主任护师。 “急诊送来一个重伤患者!”高见枝立即冲了上去,和医护团队一起参与现场抢救,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采集动脉血标本、吸痰、戴呼吸机……一套动作娴熟、迅速。就是在这样快节奏的工作中,她累计护理重症患者千余人次。 凭借扎实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她曾获评广东省综合病例站点式护理技能大赛三等奖、佛山市职工(危重症护理)技能竞赛优秀选手、南海区优秀护士等多项荣誉。作为科室护理组长,她协助护士长进行科室质控管理、医护沟通协调,做好教学培训等工作。

优秀护士 谭肖贞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是谭肖贞刻在心里的一句话,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工作12年,她时刻都在践行这一理念。 面对肿瘤患者,在治疗其身体疾病的同时,谭肖贞也在尽力疗愈他们的心灵。作为肿瘤专科护士,她熟练掌握肿瘤患者放疗、化疗、术后的各项护理,可开展多种中医适宜技术。用有质量、有温度的护理治疗疾病、缓解病痛、疗愈心灵。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她曾获评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系统优秀护士等荣誉。 谭肖贞说,她体验过患者面对病痛的无奈,目睹过无数悲欢离合的场景,也会因此而惋惜、难过,“但每次看到治疗结束后病人满心欢喜地出院,伴随着真诚的感谢,以前的迷雾就会立即消散,心里无比欣慰。”

优秀护士 唐小四 “以前以为护理工作就是简单的打针、发药,当自己从事这一职业后,才知道护理有多繁杂,肩上的责任有多大。”2012年,唐小四怀着满腔热血,进入到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 在肾病风湿科,除了打针发药等基础工作,唐小四还需要掌握各种管道的置入和维护,疾病的观察和护理,协助医生进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专科治疗。作为一名中医专科护士,她积极在科室开展并带教多种中医适宜技术。 为了加速患者康复,唐小四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新发明。如艾灸握力器,在进行握力训练的同时还能做艾灸治疗,从而缓解患者血运较差、四肢发冷等情况;其创作的“护肾消肿”养生操广泛在科室推广,并荣获首届广东省中医养生操大赛二等奖。

优秀护士 潘璐 今年是潘璐参加护士工作的第16个年头。作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普通外科专业护士,她熟练掌握科室各项疾病的护理技能,擅长危重病人的观察及护理,曾获南海区优秀护士等荣誉。 同时她也是科室护理组长,负责协助护士长做好科室管理,对责任病人进行常规护理工作等。 护理工作虽然辛苦,但潘璐累并快乐着。她曾负责过一名42岁的胃癌患者的护理工作。术后,该患者出现了极其少见的并发症输入袢梗阻。为此,潘璐和同事们通过循证,查阅大量文献,运用红炉拨筋循经疗法缓解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避免了严重水电解质紊乱等后果的发生,帮助其康复出院。

优秀护士 邓博 “临床护理需要过硬的能力,也需要科研与创新,二者结合才能持续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2023年,邓博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了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她先后在重症医学科、产科和护理部进行轮转。这几段轮科经历,让她的个人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目前,她正在护理部轮科,“护理部的工作有所不同,日常跟随主任到临床查房,让我学到如何发现临床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这为我以后的临床工作起到警醒作用:严格执行制度,才能确保患者安全、防止出现差错。” 作为医院护理科研小组组长,邓博希望在立足于坚实的临床基础上,通过科研助力临床进一步发展。

优秀护理集体 创伤骨科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创伤骨科成立于1997年,是广东省“十三五”重点专科、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省巾帼文明岗,佛山市“十四五”重点专科。这里的患者以创伤、骨折、复合伤、截瘫及老年病人骨折等为主,因疼痛和制动限制等因素,病人们的要求与问题并不少,做好住院病人的日常护理并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是护理团队工作的重中之重。 科室现有护理人员17名,曾获评“岭南特色护理优秀科室”。在护士长郑亮葵的严格要求下,护士们具备高度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熟练掌握骨折护理、疼痛管理、康复锻炼等专科知识,可开展近20种中医特色技术。 不久前,科室接诊了一位因车祸致全身多处骨折患者,送来时并没有明显出血迹象。但经验丰富的护士王静敏发现,患者脸色苍白、懒言懒语,可能是大出血失血过多导致。她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道,果然患者血压降至休克状态。随后,创伤骨科立即联合各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全科护理人员合作协同作战。在高素质医护团队的配合下,及时挽救了患者生命。

优秀护理集体 内分泌科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是国家中医优势重点专科培育建设单位、省中医药局“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佛山市“十四五”高水平重点专科、南海区“十四五”高水平重点专科。 科室坚持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在护士长关务洁的带领下,打造出一支强有力的护理团队,共有护理人员15名,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团队曾获省中医药管理局护理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护理人员获南海区名护士、区优秀护士等荣誉。 护理团队突出内分泌专科护理发展特色,丰富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营造安全、舒适、优质的护理体验。护士们积极发挥中医护理服务特色与技术,开展穴位贴敷、中药热奄包、耳尖放血等中医特色技术20余项,年均服务患者近4000人次,并开展相关课题论文数篇,不断提高对内分泌疾病、糖尿病以及疑难杂症的护理治疗水平。

优秀护理集体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走进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称呼吸内科),护士们脚步匆匆、讲话迅速。 护士长周丽明告诉记者,呼吸内科是收治呼吸道传播疾病的主要科室,除此之外还有慢阻肺、大咳血等方面的病患,患者年龄分布广泛、病情较为复杂、收治人数多。因此,护理人员的工作繁琐、量大,尤其在季节或气候变化较大的时候,加班加点对于她们来说更是常事。 科室共有护理人员30名,主要负责呼吸诊疗中心、呼吸内镜中心、呼吸科病房及呼吸重症监护室(8张床)等区域的护理工作。护理团队始终坚持以“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专业技术、温度护理做好日常护理、康复训练、健康管理与宣教等工作。

优秀护理集体 胸外乳腺科 “阿姨,你今天感觉如何呀?”病房里,护士们忙碌地穿梭在各个病房,询问完患者身体情况后,又耐心地引导进行呼吸训练、叮嘱病人和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胸外乳腺科,护士们在完成打针、换药等常规性护理工作外,还需要做一些琐碎但繁重的日常事务。 护理团队负责胸外乳腺科和眼科两个专科的护理工作,病区共开放床位64张。护士长关楚华表示,护理工作并没有他人看起来的简单,科室大部分是择期手术与定期进行肿瘤综合治疗的患者,最多一天收治过40人。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术前评估、宣教,术后护理、心理疏导等诸多工作,“患者身心健康都要保护好,肩负责任重大”。 科室曾收治一位年轻的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了她一侧乳房。关楚华在术后查房中发现,患者情绪低落,也不大配合治疗。随后,护士们一方面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拉近距离,另一方面做通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其接受患者的变化。在护士的心理疏导与家庭支持下,患者慢慢走出阴霾,并在医护齐心照顾下恢复出院。

一路芳华,护梦前行。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今年我国护士节的主题是“发展护士队伍,优化护理服务”,白衣天使们对护理事业有哪些理解和思考?让我们一起聆听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优秀护士/护理集体的故事。

统筹/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许可可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许可可方婷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