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4年04月19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广东登记在册企业突破800万户
    •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给景海鹏颁发“特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朱杨柱、桂海潮“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
    • 锻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生力军”
    • 全市第一场!南海举行专题动员大会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 超 7000客商南海相“玉”
    • 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完成进驻
    • 打造大湾区的生态岛美术岛休闲岛
    • 解锁新乐子玩家请上车

    第A02版:经济

    • 迈向万象更新加快以旧换新

    第A03版:经济

    • 平洲玉器街,湾区文商旅消费新高地的弄潮儿
    • 佛山制造首次“家门口”搭火车外运
    • 以赛促学促练培育能工巧匠
    • 多家南企榜上有名

    第A04版:要闻

    • 解锁新乐子玩家请上车

    第A05版:大沥观察·

    • 是“吃螃蟹”者更是行业引领者

    第A06版:镇街

    • 基层书记“打擂台”晒出成果比担当
    • 上门做普查登记 还助企业解了招聘难题
    • 已完成1.7公里轨道铺设
    • 公司施工致民房受损屋主却到居委会堵门
    • 佛山市南海公有资产流转服务有限公司公告(物业招租)
    • 佛山市中盈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公告

    第A07版:网红

    • 积厚成势向新图强
    • p70

    第A08版:文化

    • 留住乡韵乡情深挖乡土文化
  • 数字报首页

A08:文化

西樵简村

留住乡韵乡情深挖乡土文化

2024年04月19日

■北帝令旗巡游方队中的仙子方队。

■继昌隆引入的第一台机械缫丝机模型。

■陈启沅纪念馆。 ■简村傍水而建简村傍水而建,,小桥小桥、、流水流水、、埠头埠头、、小舟随处可见小舟随处可见。。

■陈启沅出资重修吉水窦,保护一方水土。

4月的西樵简村,春风微拂,粉红的簕杜鹃挂满了树梢。午后的村口,百年榕树仿佛随风伸了个“懒腰”,与树下乘凉的老人一样,静默地凝视着这座村庄。1873年,民族资本家陈启沅在家乡西樵简村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开创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机器缫丝业的先河,也缔造了简村“一船缫丝出,一船白银入”的繁华盛景。虽然多年过去,工业商贸盛况不再,但简村深挖人文资源,依托陈启沅、冼玉清等历史名人资源,紧靠5A旅游景区西樵山的优越位置,持续擦亮属于自己的文旅名片。小桥流水、古民居、石板巷子……对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都是烙在心头的乡愁印记。这样底蕴深厚的古村,也吸引着市民游客前往。4月19日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雨生百谷、润泽万物,让我们走进简村,一起感受那一份乡村的古韵朴雅、桑梓乡愁。

乡韵 古建琳琅桥水人家

小桥流水、处处祠堂、古庙遍布、古树葱葱……在西樵山西北侧,顺德水道与西江间肥沃的冲积平原上,拥有800多年文献记载史的简村,是典型的岭南水乡。

迈着轻盈的步伐,踏上狭窄的村道,一湾碧水顺着村道延伸。“村内河涌纵横,池塘密布,丁字涌穿村而过,蜿蜒秀美,贯穿西江和北江两大水系。”村内的老人介绍,简村傍水而建,小桥、流水、埠头、小舟随处可见,曾经这里丝织业发达、商贾云集。

淳朴的民风、优美的自然生态、厚重的历史底蕴,构成了简村乡村振兴的底色。村内遍布祠堂、村庙、古旧街巷等特色建筑,以及富有岭南特色的木雕、砖雕、灰塑、石雕、墙绘等,构成一幅幅古朴静谧的乡村画卷。

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简村不仅牢牢抓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传家宝”,更通过创新文化表达,铸造乡村文旅新IP。在简村中游走,如同走进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涂鸦世界,染制香云纱、粤式茶楼的一盅两件、旧时的岭南生活方式等都在房屋墙体上呈现。近年来,简村依托独有的岭南水乡环境和缫丝文化、北帝文化等,聘请文创旅游专家为古村增添手绘画、青苔画、公仔场景复原等特色文创旅游元素,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地”。

自古以来,简村这片土地就是人杰地灵,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一大批人才。在科举时代,出过2位进士、15位举人;在近代,从这里更走出过广东才女冼玉清、民族工业先驱陈启沅。

饮水思源,不忘桑梓。1872年,陈启沅从安南(越南)回到家乡,次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掀起了中国纺织业的第一轮工业革命。近年来,简村深入挖掘名人文化资源,修葺陈启沅纪念馆,修复陈启沅银仓,复原陈启沅时代的缫丝工具及“一船缫丝出,一船白银入”等景观,还原当时的生产生活场景,让市民游客感受古村魅力。

乡情 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醒狮贺诞、北帝令旗巡游、“天姬送子”仪式、粤剧大戏观赏……每逢农历三月初三,简村都热闹非凡,“北帝诞”民俗活动在这里举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在简村,不仅有名人、古建,还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如农历新年舞龙舞狮、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赏月等,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乡村文化的内涵,让村民更有归属感,也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体验乡村文化的机会。

简村北帝诞历史悠久,按简村族谱记载,简村北帝庙始建于南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是简村开村始祖简侨仁后代所建,每年都有数万人前来祈福。2012年,简村北帝庙会被列入南海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帝诞是简村一个隆重的节日,虽然我从2010年就旅居美国,但几乎每年的北帝诞都会回来参加,这个活动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小时候延续至今的记忆。”简村乡贤陈光成说。

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是维系乡情的精神根脉。4月11日,2024年简村“北帝诞”民俗文化活动如约而至,旅居海外的乡亲父老都回到简村一同参与,活动也成为凝聚乡情的重要纽带。

北帝令旗巡游,令旗开路,醒狮方队、舞龙方队、仙子方队等紧随其后,浩浩荡荡、红红火火;在祝寿宴席,全村筵开千席,超万名村民、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庆祝北帝的诞辰。

“活动从白天一直延续到晚上,内容十分丰富,不仅举村同庆,有的村民还邀请亲戚好友来‘凑热闹’。”陈成光感慨道,自己快60岁了,不管多远都会回来家乡,看看这里的变化,每一次回来都倍感亲切。“一方面,村里发展变化很大,很多景物都变了;另一方面,尽管人的相貌变了,但乡音未改,村里的传统民俗也延续下来,那种亲切感还是和从前一模一样。”

乡貌 活化升级繁荣人文经济

南海人依水而生,城市依水而兴,发展依水得势,文化依水扬名。以此为基,南海先后提出打造“水上南海”,构筑“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新格局,发布并全面实施“水上南海”城产人文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面激活城市发展中的“水因子”。

其中,“三带三区”中的环樵山水乡活力区,以西樵山为核,以桑园围水系为脉,连接翰林湖、听音湖、平沙岛、海寿岛等生态资源,激活仙岗村、松塘村、简村、烟桥村、民乐窦、太平墟等古村、历史文化街区人文资源,营造全生态的生境公园,最岭南的水乡生活。

位于西樵的简村,以“水上南海”为切口,乘着近年乡村振兴的东风,不断强化人居环境整治,改善河涌水质,完善村内主要道路、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起村史馆、文化馆,修葺陈启沅纪念馆,活化“北帝庙会”等非遗项目,持续推动古村活化升级,为发展文旅新业态奠定基础。

坚持以文化赋能,人文经济也逐渐在简村繁荣起来。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带动越来越多游客特别是年轻人走进古村游古迹、赏风景、住民宿,随着人气升温,近年来简村也慢慢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村”。

接下来,简村将继续以文化赋能为抓手,坚持传承民俗文化,把每年村内的民俗盛宴“北帝诞”打造成庙会活动的文化名片,以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提高村民参与村居建设的积极性,奋进“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晓诗通讯员蒋素媚熊奏凯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张宝翔张志成黄永程拥忠拉姆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