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最大的奢侈品就是乡村”
桂城街道组织领导干部走访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示范村镇经验

■桂城基层干部到小古城村学习。

■桂城基层干部在东梓关村现场教学点考察。
初春江南,烟雨朦胧,但阻挡不了桂城一众基层干部的匆匆脚步。走进农村农户,来到田间地头,他们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从“百千万工程”建设现场到“千万工程”起源地,连日来,桂城街道“百千万工程”推进高质量发展(浙江)专题培训班在如火如荼进行,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农村社区书记等70名领导干部,马不停蹄地走访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示范村镇经验。
这是桂城本年度组织举办的首个省外专题培训班,聚焦“百千万工程”,对标先进拓思路,带着问题寻对策,把真经学到手、用得好。
学好用好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初,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早在20年前,浙江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成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建设的重要成果。
一年多前,广东在过去打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把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2023年,桂城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组织领导干部去江浙学习共同富裕、去河南学习基层治理、去四川学习打造城市品牌,收获颇丰。今年,桂城聚焦“百千万工程”,深入浙江下姜村、小古城村、径山村、东梓关村、横山坞村、大竹园村、汪家源村、刘家塘村、千岛湖等地学习。
“一是要学习先进地方的理念;二是要学习示范村居善于谋划的能力;三是要学习村居干部与群众打交道的方式方法;四是要学习经营管理的思维模式。”带队学习的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陆文勇要求,干部要带着对自身岗位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遇到的难题、堵点,以求解思维去学习,以发展目标去研究,通过交流借鉴、对标提升,开创工作新局面。
环境就是生产力打造“潮美乡村”
“太美了,宛如世外桃源!”走进小古城村,茶山连绵、稻田成片,形态各异的老树与水面上的民房倒影相映成趣。这里是出了名的“网红村”,拥有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生态村等多项荣誉。小古城村还与4个邻村联合成立“乡村新社区”,共同出资组建了一体化的运营实体“古城控股”,并组建经营性子公司,开展文旅、农业、研学、营销策划等业务,实现市场化运作。
借“千万工程”东风,浙江省安吉县横山坞村从村道硬化、垃圾收集、卫生改厕、河沟清淤开始了蝶变之路。环境美了,田园嘉乐比乐园、山水灵峰农业观光园、高式熊艺术馆、美术营地等旅游休闲新兴产业红火起来,集体经济也吃上了“旅游饭”。更通过荒地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民宿、村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等一系列全域富美新举措,打造出了全国首个民宿集群村落——“小瘾·半日村”。
“环境就是生产力!”陆文勇在走访完横山坞村后感叹道,未来最大的奢侈品就是乡村,桂城将以“潮美乡村”为切入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村居的生活质量与品质。
“桂城街道启动了建设‘潮美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在每条村居挖掘历史文化,设定一个文化主题、打造一个文化标识,做到村村有特色。”桂城街道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缪希源表示,将结合此次学习所得,以美学赋能乡村振兴,精心打磨2条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打造一批高标准、高品位、宜居宜业的“潮美乡村”。
聚合资源发展优势谋划村居未来蓝图
“‘千万工程’示范村镇通过党建引领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积极性,参与融入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尤其是党支部主动谋划村庄的未来蓝图并逐步落实,这个让我触动很大。”叠北社区党委副书记黄家志有感而发。
桂城街道叠北社区入选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叠北社区以“龙船漂移水韵叠北”为主题,规划村庄整体风貌,改造一河两岸景观,发掘历史文化故事,引入运营常态化活动,努力将叠北打造成具有岭南特色的研学水文化旅游基地。“我们正发动家家户户种绿植绿,并组织乡贤企业为‘潮美乡村’建设建言献策,继续扩大自身优势发展旅游产业。”黄家志说。
“小古城村以‘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工作方式,让村务工作公开,集思广益,听取各方意见,达到共商共建共治共享促共富的目标。”林岳社区党委书记何智健说,“千万工程”每一个成功案例都离不开久久为功的坚持,离不开党群一心的合力。
何智健表示,接下来林岳社区将继续打基础保民生,清违拆违为四小园和停车场腾出空间;加快雨污分流,打造水清岸绿的宜居环境。此外,林岳计划聚合各种优势资源,将享誉广佛的“吊丝丹”竹笋打造成美食名片,带动更多的人流到林岳消费,增加集体收益,促进村民就业,让村民更有幸福感。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曾蓉通讯员蒋望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