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3年09月01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审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
    • 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 全力迎战“苏拉”南海开放441个应急场所
    • 欢迎老兵回家
    • 成为“南海雄师”一分子为美好未来而奋斗
    • 推进城中村改造为高质量发展探寻新路径
    • 璀璨夜南海越夜越精彩

    第A02版:要闻

    • 力争今年底全面消除发展相对薄弱村
    • 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 每年捐赠20万元支持家乡慈善事业
    • 智慧阅读“南海探索”登上央媒头版头条
    • 爱心书包送到家温暖困境儿童

    第A03版:映像

    • 璀璨夜南海 越夜越精彩

    第A04版:镇街

    • 推进重点民生项目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 讲好退役军人故事 展现退役军人风采
    • 推进城中村改造 为高质量发展探寻新路径
    • 利用保全证据公证餐饮公司成功维权

    第A05版:经济

    • 把芯片植入大脑 监测病人颅内病情
    • 苦练一口“气” 靠创新打破国外垄断

    第A06版:镇街

    • 千亩土地“大挪移” 腾出发展新空间

    第A07版:教育

    • 坐上新校车 走进新课堂 开启新学期
    • 佛山市南海公有资产流转服务有限公司公告(物业招租)

    第A08版:网红

    • 睇得又打得 活力南海文武双全
    • 一周网闻
  • 数字报首页

A06:镇街

狮山镇华涌社区

千亩土地“大挪移” 腾出发展新空间

2023年09月01日

    ■华涌社区三约村牌坊。

    ■墙绘为社区增添了不少韵味。

    ■华涌社区三约村里的“四小园”种满了素菜和花卉,整洁美观。

    ■经过“三清三拆三整治”,华涌社区变得整洁有序。

    ▲小朋友在华涌文化体育公园玩耍。

    ▲“四小园”管护牌。

    什么叫城乡融合?在许多村民看来,或许是“村变居、人住楼”。对毗邻博爱新城的“近城村”华涌社区而言,是发挥自身优势承接溢出效应,是补齐短板加快城乡“无缝衔接”,让村民拥有既能在乡村居住又能享受城市便利的生活圈,在家门口享受城乡一体化带来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抓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机遇,华涌社区“不等不靠”,通过“大腾挪”式的土地置换,解决发展用地碎片化且性质单一的难题,并发挥比较优势,强化要素支撑,补齐设施服务短板,与博爱新城错位互补发展。

    城与乡的“握手”,在华涌社区写下生动篇章。

    面向未来,博爱新城加速崛起,华涌社区将乘博爱新城建设之势,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驶上乡村

    振兴“快车道”。

    千亩土地“大挪移”解社区发展后顾之忧

    “村里有公园,再走十分钟,还能逛大公园。”盛夏傍晚,租住在华涌社区的刘金玉抱着孙子,悠然地穿过社区,走到博爱湖公园。能享受到狮山城区和博爱新城建设的辐射效应,全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城乡融合。如何融合?土地是关键要素之一。

    摊开地图,更能清晰地感受到华涌社区面临的发展困境:位于狮山镇中心城区旁,典型的城乡接合部,没有规整清晰的边界,“飞地”多。

    华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陶振活分析,从早期的狮山城区项目,再到博爱湖筹建,从高压线迁改,到村级工业园改造,华涌社区都参与见证。但不同项目、不同时期的土地征收,也加剧了土地利用的碎片化,土地关系难以理顺,排水、环保等问题争议不断。新城发展与社区发展互为掣肘。

    “虽然临近中心城区,却没有享受到中心城区带来的辐射效应、带动效应、溢出效应,村民心中有不满。”陶振活说。

    不破不立!要解决发展问题,就必须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面“杀出一条血路”。

    由于土地问题多是历史遗留问题,要推动这项工作顺利进行,当务之急是凝聚民心。

    乡村要振兴,“领头雁”是关键。2011年,华涌社区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由“领头雁”带队,敢于担当作为的干部,通过不间断的宣讲、入户做工作,终于赢得村民对政府的信任,大家也愿意共商社区发展大计。

    2019年,南海成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也是广东省唯一以县域为实施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

    乘着政策东风,华涌社区顺势而为,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落实博爱湖周边控规调整,运用新开发的产业用地、原有低效的返租地和闲置储备地,整合置换效益较低的留用地,特别注重商服用地与工业用地的均衡置换。在归并土地后,依托博爱湖生态资源进一步推动开发建设,优化了公共资源共建共享,达到多方共赢。

    如今,华涌社区博爱城市核心区千亩土地的置换整合的“大挪移”基本完成,商服用地与工业用地比例基本均衡,既解决了发展用地性质单一的问题,又解决了社区发展的后顾之忧。

    “不等不靠,先做社区能做的。”陶振活说,加大公共服务资源投入和统筹配置力度,提高社区综合承载能力,既是与博爱新城发展互相补位,更是积蓄发展的潜力,待3年后“大展拳脚”,与中心城区更好地联动发展。他也畅想着:今后,在广三高速公路以北,将着力发展工业产业;在博爱湖片区,将发展以综合性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 加快城乡“无缝衔接”

    紧邻博爱湖片区,是华涌社区最大的优势,“近而不美”又是华涌社区最大的劣势。

    几年前,人居环境差是华涌社区的“老大难”问题。“闲置地基本都是垃圾堆。”华涌社区三约经济社就在博爱湖边上,村民看着周边的现代小区,再看看脏乱差的村居,就足够闹心。不断涌入的外来人口,更加剧了这个“人口倒挂社区”的资源环境压力,造成公共服务和公共配套严重不足。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城乡功能互补是要素流动和交换的基础。“我们挨着城区,不能变成融不进城区的‘封闭’社区。”陶振活直言,华涌社区必须努力在功能品质上与博爱新城深度融合、错位发展,才能避免被“边缘化”,才能更好地承接城市辐射效应。

    “优”环境,是华涌社区迈出的第一步。在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过程中,华涌社区精打“铁算盘”,花钱向村民购买房前屋后的闲置柴火、建筑用料等杂物,带动村民“变卖”、清理杂物,社区再把建筑用料拿去建设种花、种菜、休闲娱乐的“四小园”,做到了“花小钱、办大事”。

    “这比专门请人清理、花钱买材料划算多了。”陶振活说,这既能提升村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又能提高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成效,一举多得。

    在推进“厕所革命”时,社区对老旧公共厕所进行提质升级,并充分利用公厕的有限空间,合理规划垃圾收集房等区域,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

    华涌社区因此获得2021年第四季度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检查明检村(社区)第二名,南海区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先进单位等荣誉。

    人居环境好了,“硬服务”也持续提升,“软服务”逐渐接轨。

    近5年来,华涌社区把群众需求作为公共空间治理的工作导向,投入超七千万元,高标准做好规划衔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社区品质、提高宜居水平。

    具体而言,在大力投入实施统一“三线”下地等风貌整治“四个统一”工程的同时,推进道路建设、社区公园建设,努力推动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发展与博爱新城的“无缝衔接”与有机联动。

    走进社区,足球场、文化体育公园、综合市场、幼儿园、中小学校等丰富的公共资源配套已然齐全,并以科技北路、兴华路联通博爱湖。华涌社区还规划了党建公园、社区公园,让公共空间回归本位、高效利用、造福于民。

    在探索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道路上,华涌社区正努力推动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结合融合,产业、住房等多要素“聚合升级”,让社区更宜居、宜业、宜商,让城乡边界越来越模糊。

    统筹/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程虹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杨慧程虹通讯员南农宣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贝娜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